发展性指标可喜
约束性指标可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9:00 解放日报

  一位数的投资增长换来了经济总量的两位数攀升,单位产值能耗继续下降,工业企业的利润却增长逾四成;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了,用于民生保障的公共支出更多了……

  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今年以来在进与退、升与降、取与予的嬗变之间,经济运行呈现出“发展性指标可喜,约束性指标可控,民生保障可期”的新亮点。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企业盈利能力等多项指标的强劲增长,为近年来少有。

  发展性指标可喜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1月至7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6%,1月至6月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也高达25.9%。而上半年上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及全国的一半,为9.6%;同期,上海全市生产总值却增长了13%。

  一位数的投资增速支撑两位数的经济增长,这是相当少见的。“低投资”何以换来“高回报”?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背后的“密码”是经济结构趋优、效益质量向好,“上海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正在明显增强”。

  比GDP过万亿元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的优化,而产业结构优化是基础。上半年,上海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过半,增长14.1%,比第二产业12.1%的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三产增加值增幅同比也提高2.4个百分点,自2001年以来同期首次超过二产。这透露出,上海现代服务业“短腿”现象正在改变。

  需求结构优化是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上半年,上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2%,增幅创10年来同期新高。

  经济发展是否“又好又快”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是否同步协调。而体现效益的重要指标,微观层面即企业利润,宏观而言乃财政收入。上半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9%的投资增速取得了40.7%的大幅利润增加,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继续在高位稳步上行,创3年来新高。与此同时,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逾千亿元,大增26.6%。

  一系列发展性指标显示,上海经济增长正在逐步远离粗放型的投资驱动模式。

  约束性指标可控

  与经济增长曲线的平稳上行不同,上海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曲线继续“低头”向下。上半年,上海市明确提出:“节能减排是刚性的、铁的任务”,2007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2%的既定指标必须完成。

  多种调控组合由此推出:从源头淘汰落后产能,上半年已排出调整淘汰劣势企业、劣势产品和落后工艺600多个;盯紧重点耗能企业,上半年年耗能5万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已实行能源月报制度,下半年,年用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能耗都得每月一报。同时,政府加大了对企业节能技改的投入,一手抓节能装备、产品、产业的技术创新,一手抓上海“十大节能重点工程”。此外,上海将形成不少于100个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专业从事商业化的能源管理业务。

  生产运行结果显示,上半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六个主要高耗能行业,生产增幅已呈现平稳回落态势,工业总产值增幅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要低3个百分点。

  民生保障可期

  体现经济成果分享的指标大体有两项,一是老百姓的钱袋子,一是公共财政的列支。在财政之“取”越来越丰厚的同时,“多予”百姓的实惠也在不断丰富。今年以来,上海在“取”与“予”上的调整,是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的实质性体现。

  上半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达12278元,同比增14.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417元,增幅创5年来同期最高,达9.6%。百姓的钱袋日益殷实。

  近年来,高房价一直是困扰上海普通百姓的难题。今年以来,随着廉租房的进一步推开,这个难题开始有了新解法。日前,上海市政府明确,对廉租对象的收入认定标准不再与低保线挂钩,而是根据市民收入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与此同时,上海还着手提高租金补贴标准;扩大实物配租对象范围,逐步使实物配租家庭占廉租对象家庭的比例达到10%左右;多渠道筹措廉租房源,使廉租房受益面扩大到3万户。

  随着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的政策导向日益明显,民生保障的受益范围更广了。上半年,上海陆续出台了一批民生保障政策,包括支援外省市建设退休回沪人员生活帮困政策、城镇重残人员医疗保障政策、普通高校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等;下半年,正在陆续上调一系列民生保障标准,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譬如最低月工资标准提高到840元,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350元,城保月养老金增加150元、镇保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增加60元左右,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年2560元提高到2800元。

  喜人的局面是迈向辉煌的第一步,但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难题亟待破解,实现又好又快的任务依然艰巨。对此,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指出,要把解放思想同当前正在做的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破解难题。他强调,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鼓励敢闯敢试,转变观念、更新思路,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应对、解决前进道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面对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筹办世博会和长三角区域规划纲要编制等历史性机遇,上海干部群众正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向着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新高度冲刺。

  (新华社上海8月21日电)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