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危琳:打工后“奢侈”一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9:00 红网-湖南日报

  通讯员 陈浩军 本报记者 廖宏成

  8月7日,胡危琳领到2个月的工资900元,决定“奢侈”一回。他骑上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朝新开张的超市驰去。

  18岁的胡危琳家住桃江县三堂街镇铁泸湾村。当他的同学抛开书本,尽情享受高考后难得的假日时光时,他已经来到了县城庆华园酒店打工———包吃包住,每月450元———他要为自己挣点上大学的学费。

  2004年中考,他以总分857分的优异成绩被桃江一中录取。做泥水匠的父亲却无奈地对他说:“我的身体出了点问题,以后的生活主要靠你自己……”胡危琳听后,便主动选择到能免除他学费的生辉中学读书。因为成绩好,他还能得到学校每期500元的奖学金。

  不久,父亲因肝癌去世,母亲只身南下打工,每个月寄回一二百元供胡危琳学习生活开支。想着母亲的艰难,胡危琳便每月买回2箱简装的方便面放在寝室里当早晚餐,只有中午才去食堂挑最便宜的饭菜吃。即使这样,他在英语等级考试报名时,还是差了80多元,只好找同学借。

  9时至14时、16时至20时,是胡危琳这2个月每天的工作时间。他和其他两个同事一起负责整个酒店的传菜工作;客人用完餐后,再负责清理餐桌,打扫大厅卫生。一天下来,就只一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累。

  但再累,他每天早晨仍然坚持半小时锻炼身体,然后开始学习英语,背记大学英语四级的单词。

  “今年高考发挥不理想,只考了522分,被录取到南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我想先学一点与专业有关的东西,培养一下兴趣。”中午休息时,他就练练建筑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徒手画。

  过了1个小时,胡危琳才从超市出来。他手中拿着一只锃亮的烟斗,说是要送给外公。拎的一双休闲鞋,是送给外婆的。患风湿病的外婆一直穿胶鞋,湿气很重,他很早就想给外婆换种清爽舒适的鞋。胡危琳还给自己买了一支特价的钢笔,花了4.8元。“那次数学竞赛我得了一等奖,学校奖的钢笔已经用了2年多,有点漏墨了。”

  说起送给妈妈的礼物,胡危琳拿出一枚发夹,显得有点激动:“妈妈有一头漂亮的长发,但她剪了卖钱,卖的160元都给我买复习资料———等妈妈头发重新长起来后,我要亲手给她别上这枚发夹。”

  所有的东西加起来,胡危琳用去了67.2元。他把剩下的800多元钱用手帕包好,小心地放入贴身的口袋中。

  “大学一年要花6000多元,你已经准备了多少钱?”记者的这个问题让胡危琳变得沉默起来。他低头想着,末了挤出一句话来:“家里还有些竹子,也许能卖几个钱……”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