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路与希特勒何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9:13 世界新闻报

  中国社科院学者程巍

  英国人大概早忘了他们的同胞斯泰宾1939年出版的《有效思维》。他写此书,是为反对当时英国人不讲逻辑甚至以不讲逻辑为荣的风气,如鲍尔温伯爵在《泰晤士报》上称:“为什么我们民族能够兴旺发达,能够避免降临在不如我们幸运的国家身上的许多困难,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们在过去任何一件事情上都没有受逻辑的指导。”

  不要以为鲍尔温是在讽刺他的同胞,据称此人“是一个公认为典型英国人的人,不耐烦讲逻辑,也许有点儿迟钝,但是十分诚实”。但某些十分机灵的英国人也不讲逻辑,因为他们不诚实。此尤见于当今英国国际时评家的文章,如《星期日泰晤士报》12日刊登的《希特勒建筑师的儿子重新设计北京》。

  中国聘请德国人施佩尔为北京设计一条纵贯南北的大道,是因为他本人是建筑师,而不是因为他父亲是希特勒的建筑师。给他的任务也不是“重新设计北京”,而是北京的一条街道。但该文却不怀好意地说:“中国的这一决定勾起了人们对往事的回忆。七十多年前,施佩尔的父亲曾承担类似任务,受命把柏林建造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大都市。这座城市将被称为‘德国的世界之都’,比其他任何一座城市都更庞大、更雄伟、更醒目,因为希特勒一心要修建一座现代罗马城作为其帝国的首都。批评人士称,施佩尔设计改造的北京中轴线与当年他父亲为柏林规划的中轴线有着诡异的相似之处。”

  即便让小施佩尔为北京设计几条街道,他也断无可能把北京变成“一座现代罗马城”。北京城中心是不能动一砖一瓦的紫禁城,而皇城外的新北京的建筑风格样式繁多,来自世界各地且风格迥异的设计师在这里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笔者不知道为何这样一个风格多得难以协调的北京城仅因为多了一条小施佩尔设计的街道,就立刻变成了老施佩尔风格的柏林城,而来自英国、法国或美国的建筑师设计的那些建筑却未能将北京变成伦敦、巴黎或纽约。难道仅因为小施佩尔是老施佩尔的儿子?

  英国人崇拜德国音乐家卡拉扬,并请他长期执棒于英国爱乐乐团。考虑到卡拉扬曾是纳粹党人,是否可以说“希特勒的音乐家征服了英国人的心”?但英国人会说:“尊敬的先生,艺术是艺术,政治是政治,不要把不相干的东西扯在一起。”

  但英国人却把两个施佩尔扯在一起,为的是把希特勒的柏林和即将举办奥运会的北京扯在一起。这样做,难道是想让读者产生一种没有逻辑关系的联想,来“抵制北京奥运”?这等没有逻辑的搬弄是非,其实与冷战逻辑密合,其目标是诋毁别国的国际声誉。难怪鲍尔温当初曾将英国的兴旺发达部分归功于英国人不受逻辑的指导。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