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管员不该成为一道风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9:38 南方日报

  直言

  潮 白

  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把“协管员”问题端上了台面。笔者原本以为协管员只有交通一项,而《瞭望》记者“粗略统计”,发现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乌鲁木齐等大中城市普遍设立的协管员队伍有:治安协管员、交通协管员、税收协管员、工商协管员、劳动监察协管员、城管(市容)协管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出租屋协管员、计生协管员等。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协管员队伍已成燎原之势,摇身一变为一种用滥了的模式;原来有些部门的协管员有“机关”大楼,配置车辆,俨然在行使“二政府”职能;原来品种繁多的协管员也有“肥”与“瘦”之别……这么眼花缭乱,研究协管员说不定有朝一日会成为“显学”。雇用成本是不是比正式的公务员低,当事部门是不是觉得好用,诸如此类的成因问题不在本人讨论范围;在我看来,协管员的存在,理论上虽属多余,现实中却又必然需要,终究由国民性来决定。别的协管员咱不懂,每天耳目所及的交通协管员可以说一下。

  交通协管员的存在,实际上折射了国人素质的极端低下。交通协管员负责什么?当红灯亮了的时候,如果还有人想过或在过马路,就把他拦住。然而,交通信号灯的红、黄、绿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含义,难道国人不知道吗?去年底我在北京的长安街上,看到许多路口在红灯亮起时居然用一根粗粗的绳子拦住行人,那真是一道怪异得不能怪异的风景!这种做法我很能理解,一定是倘非如此,不足以制止行人的随意穿行了。长安街号称“中国第一街”,该是我们国家街道的颜面所在,那里尚且如此,别的地方可想而知。而同样怪异的是,我们针对国民素质搞了那么多的针对性行动,当时无不号称取得了何种成效,怎么搞来搞去居然连国人恪守最基本的文明行为还成了奢求呢?究竟是国人积习难改,还是宣布成效的时候原本就是掩耳盗铃?

  明初诗人杨梦载自取别号曰“眉庵”,用他自己的话解释说,叫做“如人眉在面前不可少而实无用”。当然,这是杨梦载的自谦之辞。但在今天,许多机构的设置,许多机构内的人员设置,却完全可以用杨梦载“实无用”来定性。如果说,交通协管员的存在折射了国人文明素质的低下,那么,其他协管员的存在,大抵折射了行政素质的什么,低效、不作为,或者其他。白居易诗云:“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香山居士的自嘲,不幸也成了现实的一种真实写照。

  《瞭望》的报道还提到,广州市总警力3万人,现有治安员8000人、交通协管员900人,计划三年内治安员扩展到1万人、交通协管员扩展到3000人。这是明的,那些我们刚刚弄清眉目的协管员如何扩充,还是个未知数。这样看来,协管员方兴未艾,正未有穷期。不过,无论如何,协管员不该成为一道风景。当其成为一道中国特色的风景之时,不能不让我们思考协管员之外的各种因素。最后,反用那句用滥了的俗话:这道风景并不亮丽!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