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革命偶像”迷人一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9:54 南方日报

  师永刚出版《切·格瓦拉语录》

  还原“革命偶像”迷人一面

  本报记者 郭珊 实习生 邓碧波

  《凤凰周刊》执行主编师永刚去年出版了《雷锋》、《红军1934-1936》等书,凭借颠覆性解读“红色人物”的方式引起出版界瞩目,在新闻出版总署刚刚公布的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中,《红军:1934-1936》名列其中。近日,这位总是走在潮流前方的先锋人物断然抽身,转而将目光投向具有传奇色彩的共产主义战士切·格瓦拉身上,在上海书展上推出新作《切·格瓦拉语录》。

  国内曾有杂志将切·格瓦拉列为“中国人最容易误解的文化偶像”之一。而在师永刚看来,“那些永远孤独地看着切·格瓦拉流泪的人需要一部《切语录》”。通过这部语录,师永刚说,他希望向人们展示一个真实的切·格瓦拉:他抽雪茄、玩棒球、戴名牌手表,革命路途上始终与艳遇相伴。对于已经成为时尚符号和“革命模特”的切·格瓦拉,师永刚试图展示他比革命领袖身份更加迷人的精神特质,借此探寻并捕捉到“后革命时期”中国年轻一代正在经历的敏感而微妙的思维律动。

  寻找切·格瓦拉精神的造型

  记者:您用一年多时间推出这部《切·格瓦拉语录》去反映其精神与气质,请问编选的来源和标准是什么?

  师永刚:我们从将近百万字的切·格瓦拉的著作与演讲、信札中,选出了上千条切·格瓦拉语录,编选原则是根据中国当下的精神背景,以切·格瓦拉的精神线索与他所创造的牺牲之美,全方位地展示一个真实的革命偶像,体察他对爱情、政治、死亡、友情的思想。这种搜索带着艰难的想象力与制造力,甚至偏离于切·格瓦拉精神高度的判断力,但却是一次东方语系内最重要的纪念行动。

  记者: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在大街上可以看到很多青年穿着印有格瓦拉大胡子头像的T恤,争相去看关于他的先锋话剧和展览,与其说他是青年人的精神导师,不如说他更像是某种标榜的口号和形象。您如何评价切·格瓦拉精神以及他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他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是什么?

  师永刚:虽然格瓦拉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和时代,但40年以来,他的影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世界,他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他对生活的意见和他的精神气质都是很多人所欣赏的。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烦躁的社会氛围之中,切·格瓦拉代表的是一种反抗和呐喊。作为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他以一种幼稚的激进游击战,成为这个红色世纪独一无二的自由冒险家,成为当代最伟大的乌托邦战士。切·格瓦拉就是革命、乌托邦和青春的同义词。在今天,他成为酷感、时尚、思想、自由、想象力的象征。

  记者:国内曾有杂志将切·格瓦拉列为“中国人最容易误解的文化偶像”之一,现在我们在理解和传播切·格瓦拉时是否存在一些误解?比如简单理解为叛逆?

  师永刚:叛逆是切精神中不可掩盖的光辉特质,也是很多年轻人迷恋他的重要原因。他出生在上流社会家庭,却选择了共产主义,到世界各国进行革命。作为无产阶级的领袖,他出乎意料地时尚,而且非常风流,革命路上艳遇无数。但是我一点都不担心年轻人会太受其影响而变得离经叛道,因为叛逆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是一个坏词。在人们的理解中,他已经被分割成无数碎片式的影像,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切·格瓦拉精神中与自己的生活和精神最为贴近的那部分。今天我们所知道和理解的切·格瓦拉并不是全部,所以对其存在误解是很正常的,而且这种误解还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这本《切语录》就是试图以最大想象力寻找切·格瓦拉在40年后的形状、精神造型以及青年一代所能接受的关于他的启示。

  赋予经典形象人性化色彩

  记者:您在之前的作品中曾披露过雷锋的一些生活细节,将他还原成一个现代的人,对大众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形象进行一些颠覆性的解读。您如何看待这种对经典形象、经典作品的“人性化”新解读?

  师永刚:对经典形象赋以人性化色彩,让他走下神坛,还原成大众的解读方式是时代的进步。我始终相信那些真实生动、有触摸感的人物更具有流传价值。我眼中的雷锋是一个上进的青年,他心地善良,喜爱文学,谈恋爱,爱美,还在天安门前开拖拉机飙车,那个时代年轻人爱玩的一切雷锋都很喜欢;格瓦拉则更酷,他抽雪茄、玩棒球、戴名牌手表,还会给女朋友写情诗,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成为时尚潮流的引领者,这才是真实鲜活的切·格瓦拉,人性化的回归赋予了这些经典人物更为生动的一面。

  记者:如今红色旅游、红歌会、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重拍和改编蔚然成风,有评价说您的《雷锋》、《红军》两本书开创了“红色阅读”的新风暴,您如何看待这一评价?

  师永刚:首先我想纠正这样一种说法,我不赞成将历史涂上红色或者黑色的颜色,我们只是在写一部分历史,或许是从某种新的维度。

  记者:出版《切·格瓦拉语录》、《雷锋》、《红军》系列的初衷是什么?接下来这一系列还会推出什么人物?

  师永刚:出版这套革命系列的出发点是希望对整个社会和时代有益,但主要的针对人群是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后的年轻人。我们希望用一种生动的方式让他们接近经典人物,获得更有触摸感的历史感观。我们挑选的人物都是一些经典的革命人物形象,而且不仅仅单纯用文字来表达,还要寻找到一个新的立意和表达方式作为突破口,创造出与众不同又极具吸引力的阅读期待,引领当下的阅读风潮。但由于现在人物画传已经被跟风、模仿到庸俗、泛滥的地步,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不断地提出新想法。到年底我们还将出版3个人物的画传,这些人物同样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经典形象,但是现在出版界跟风太厉害,目前还不能透露。

  ■人物档案

  切·格瓦拉

  出生于阿根廷,著名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1959年,他追随卡斯特罗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解放了古巴。1965年,他离开古巴,在刚果、玻利维亚等国继续策动共产革命。1967年10月8日,在玻利维亚被敌人杀害。死后,他成为了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

  师永刚

  《世纪华人画传丛书》的策划与发起者,策划编著的《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三毛私家相册》、《邓丽君私家相册》、《雷锋1940-1962》、《红军1934-1936》等丛书在中国掀起画传热潮,发行总量达上百万套。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执行主编。

  图:

  《切·格瓦拉语录》封面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