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区实施产业集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9:54 红网

  产业集聚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上的优化,是各种要素在一定地域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加快产业集聚是优化资源配置、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的工作平台。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边陲,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湘西地区开发县。近年来,城步立足实际,把产业集聚作为创新体系的核心和支柱,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有力促进了民族经济的迅速发展。2006年,全县完成GDP13.7亿元,同比增长11.3%;完成财政总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18.1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6亿元,同比增长44.7%。这一实践,对其它山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城步产业集聚发展的现实基础

  

  1、有利条件。一是发展的资源有优势。城步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拥有草山、森林、电力、矿产、旅游五大优势资源。草山面积138万亩,其中集中连片开发的草山62万亩,有被誉为“呼伦贝尔”的南方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南山牧场。森林面积3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活立木蓄积量749万立方米,活立竹4050万根,竹木蓄积量居全省第六位,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也是国家速生丰产林基地县。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水能、风能理论蕴藏量达60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达50多万千瓦。矿藏资源有矿点、矿化点119处,探明储量的有31种,其中硫铁矿储量1320万吨,锌镉储量1218万吨。境内有南山草原风光、长安营民俗风情、白云洞和白云湖休闲、十万古田和两江峡谷原始生态、沙角洞银杉森林公园五大特色景区。城步多山,有“山城”之称,70%的稻田分布在7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有发展延季蔬菜独特的高山气候优势。二是发展的条件有改善。加大了以公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施农村通达、通畅工程,全力推进竹城公路扩改升级,形成了以S219为骨架、以乡村公路为支干的公路网,全县100%的乡镇和96%的村居实现通公路,交通“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大力加强城镇建设,全面完成了《城镇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修编》,突出加快了县城城北新区建设,推进城南旧城改造,特别是县行政中心的建成运行,极大地改变了县城面貌。城乡电网改造不断升级,输、供电能力不断加强;通讯建设步伐加快,通过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全县程控电话普及率达34%,广播电视覆盖率不断扩大,光纤电视实现40%的乡镇联网,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改善。同时,由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升级换代,很多产业加速内移,这为城步进一步加快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外部机遇。三是发展的政策有支持。加大对奶业、竹木业、延季蔬菜业等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县委、县政府先后制订出台了《奶业发展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兴奶的意见》、《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高山延季蔬菜开发建设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城步将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这使城步在享受国家重点扶持县和少数民族自治县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将会得到国家更多项目、更多资金的支持。

  2、不利因素。一是经济结构没有大的改善。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产业比重仍然过大,二、三产业发展较慢,二产业比重只占32.3%,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其比重远远低于全省水平,更加突出的是缺乏骨干企业,除亚华南山分公司和县电力公司外,其它企业规模偏小,效益不高。二是财政压力还很大。财源结构较为单一,全县财政依然过分依赖于奶业,没有形成很好的递次财源,而且收入规模较少,可用财力严重不足。三是发展环境还不够好。硬环境方面,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软环境方面,还普遍存在思想不够解放的问题,全局意识、长远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环境、诚信环境还不够优化,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仍然不少。

  二、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举措

  

  1、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推动龙头企业建立产品标准、质量检测等中心,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01年,支持亚华南山分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县城城北开发区建成了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亚华南山乳品科技园暨万吨奶粉生产线,使企业年加工能力快速提高到4.5万吨,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为拉长延季蔬菜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城步积极培育龙头企业。2004年成功引进北京学而乐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延季蔬菜项目,创办了“十万古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计划五年投资1.5亿元,在县工业园区征地100亩,建立科技园,建成一座800吨产品冷藏保鲜库,一座年产值2000万元的产品包装加工厂,一条年生产一万吨番茄酱等农副产品加工生产线,形成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科研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实现了农户与龙头企业对接,形成了产业链,有力地带动了全县延季蔬菜的集聚发展。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11个,种植面积达2.5万亩,实现产值1.35亿元。

  2、创造区域品牌,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各类产品,全县形成了南山奶粉、绿色食品二大特色品牌。亚华南山分公司生产的南山牌奶粉顺利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目前,包装奶粉销量已跃居全国第五位。2003年,城步县聘请国家农业部专家对城步地理环境和产品进行检验检测,确认了生产的西红柿符合AA级绿色食品标准,并注册了“绿色南山”牌商标。同年,城步被湖南省蔬菜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为“湖南省放心菜生产基地”,2004年,黄瓜、苦瓜、菜豆、红茄、辣椒等5个品种被认定为无公害产品,使城步县高山延季蔬菜获得一张过硬的市场“准入证”。同时,对产品进行规范化包装,使用彩色纸包装箱,实行产品分级制,带商标上市,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延季蔬菜产业的大发展。

  3、创办工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自2004年创办工业园区以来,坚持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大力完善工业园区的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优化企业之间生产协作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之成为企业集聚的有效载体。到2006年底,园区已投入生产的企业3家,正在建设的5家,其中亚华南山分公司和三禾木业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林宏木业有限公司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投资1600余万元,建好钢架厂房7000余平方米,其他辅助设施3000平方米,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去年,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00万元,合同引资6700万元,实现工业产值9437万元。

  4、努力扩大开放,推进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打破所有制限制,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大力推行以股份制为主的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引导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改进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全县有15家国有集体企业和44家乡镇企业改制到位,一些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随着改革和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大力推行“招商活县”战略,积极参加各类招商活动和举办节庆招商活动,2006—2007年相继参加了邵阳市(东莞)招商洽谈会和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和首届中国中部地区贸易博览会,都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2006年,举办了中国•城步全国风筝精英赛和县五十大庆庆典活动,并举办县五十大庆经贸洽谈会,签约项目达16个,合同利用资金4.6亿元,其中贸易成交额8000万元,取得了丰硕成果,进一步扩大了城步的对外开放。

  5、加快项目建设,拉动产业集聚发展。近四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项目兴县”发展战略,坚持以项目兴产业,以项目促发展,认真筹划了产业建设、城镇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通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了产业的集聚发展。奶业发展通过奶牛基地扩建、天然草山恢复与改良,奶业产业化工程等项目建设,实现年加工产值12亿元,年创税收5000多万元,全县奶牛基地发展到10个乡镇、108个村(居),奶牛存栏17250头。竹业开发建成6个基地乡镇,总面积达32万亩,并通过三禾木业、鼎盛竹业等项目建设,竹木加工产值达1.5亿元。近三年来,共建设项目87个,项目建设总投资6.3亿元,项目投资强劲地撬动了经济发展,全县形成了以奶业为主的食品工业、以竹木加工为主的林产工业、以水电开发为主的能源工业和以规模冶炼为主的矿产工业四大工业体系。

   三、城步实施产业集聚发展的体会

  

  1、选好主导产业,是产业集聚发展的前提。一种或几种产业的大量集聚和快速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因素,需要认真分析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其发展的经济规律。山区不可能在所有的产业领域与其它地区展开竞争,因而,必须寻找自己的特色,把地方特色产业,把地方的比较优势,转变为产业比较优势,找准适宜当地发展的主导产业。山区在选择主导产业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本地的资源状况、区位特点、产业结构、文化底蕴等多方面的特点,从大范围、多角度地去认真谋划当地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选择、规划、布局好主导产业,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扶持主导产业的发展,努力提升产业的集中度和集聚度,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

  2、政府有效参与,是产业集聚发展的保障。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地方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产业集聚的培育和发展中,政府最核心的作用在于以科学发展观,用“看得见的手”制定政策支持措施、营造产业发展环境,通过产业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企业集聚和配套,实现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和产业链的延伸。并通过招商引资、培植产业龙头企业等措施,引导本地产业升级,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根本实现政府职能“从微观管理企业到宏观管理产业、从微观经营企业到宏观经营城市”的战略转变。

  3、发挥比较优势,是产业集聚发展的关键。我国沿海及发达地区,产业集聚相对发展较快,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区域,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产业集聚区,对我国经济发展,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山区相对于沿海及发达地区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人才分布、创业环境等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但在矿产资源、劳力资源、土地电力资源及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等方面,又具有相对的优势和潜力。山区可以通过实施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并重的战略,一方面优化组合、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形成区域内的特色经济,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规避发达地区在发展产业集聚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选择适合在本地发展的产业,加以扶持和引导,促使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

  作者系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稿源:红网 作者:辛建平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