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城:丝绸路上的华美绝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9:55 南方日报

  □文/王学东

  车到高昌城时,灼热的正午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在辽阔的蓝天白云之下,高昌那一片苍茫无际的黄色占领了整个视野,这里没有一株草、没有一棵树、更没有一朵花,只有漫无边际的、剥蚀得奇形怪状的黄土堆、黄土墙、黄土台……我心中直怀疑:这就是高昌吗?这就是那个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西域最大的国际商会、宗教中心和丝绸之路重镇高昌?

  然而这确实是高昌,它那古城呈长方形,外城、内城和宫城布局,类似于唐代长安,全城有九个城门,其中南面有三个城门,东、西、北面各有两个城门。内城周长约3600米,主要是宫城和寺院建造。

  宫城在全城最北部,它在人们眼前呈现的一片片断壁残垣叫人迷惑,这些断壁残垣中,哪里是当年的民居、哪里是当年的寺院、哪里是当年的王宫、哪里是当年的街道、哪里是当年的集市、哪里是当年的作坊呢?

  ○大佛寺和讲经堂

  岁月模糊了历史的面目,它只剩下一些隐隐约约的轮廓。不过眼下的大佛寺和讲经堂,还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这大佛寺呈庭院式布局,有明确的中轴线,全寺由山门、大殿、配殿、讲经堂和僧房等组成。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左右,大殿建在土台上呈中心塔形制,殿中央是土坯砌筑的高大方塔。塔柱侧面开有一层层拱形佛龛。佛龛中原有塑像,但它早被外国探险考古者盗走,正面的大佛佛像亦已缺失,仔细看,才若隐若现地分辨出佛像当年的形状。

  大殿前部还有一个穹窿顶的土坯建筑,据说这就是讲经堂,相传当年玄奘大师就在这里讲过经:那是唐太宗初年,为了取得真经,年轻的玄奘离开长安西行印度,行至伊吾(今哈密),高昌王麹文泰即派使者把玄奘接到了高昌国。每次讲经,高昌王都亲自执香入帐,跪地当凳子让法师踩着他的背登上讲坛讲经。听者云集讲堂,每场皆达300之众。过了十几天,唐玄奘执意西行,高昌王苦苦挽留不成,便要求法师取经归来之时在高昌古城住上一年,继续讲经传道。临行那天上至君主、下至士庶都出城相送,可是当唐玄奘历经艰辛西去取经归来之时,高昌王麹文泰已于640年在唐军攻击下忧郁而亡。

  ○高昌古城曲折历史

  高昌王麹文泰的命运,昭示了高昌古城曲折多难的历史。古代高昌城一直处于金戈铁马、腥风血雨中,再说这座古城诞生本来就与战争关联:史载汉武帝刘彻派大将军李广利率兵远征大宛以求汗血宝马,然军队疲惫不堪大败而退,汉武帝大怒,下令不许汉军东返,进玉门关者杀,于是这支队伍来到吐鲁番,他们见这里气候宜人,又有天山雪水,李广利当即决定将军中病弱疲惫的伤员们集中起来在这里屯田。从此,他们便在这里定居下来。此后,高昌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日益发展繁荣,公元640年唐统一高昌,在此置西州,下辖五县,高昌自此进入了繁华昌盛的最佳时期。9世纪中叶以后,回鹘人在此建立了回鹘高昌王国,13世纪中叶以后,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的蒙古游牧贵族发动叛乱,多次侵犯高昌国,战争持续达数十年之久,高昌终于在战乱中被毁,自此便逐渐被废弃。

  往昔胡姬压酒、胡乐当筵的高昌,在尔后的岁月里就像沙漠里的一滴水,被时间吸干了,它那无数活生生的历史变成一个个谜藏在黄土里,让如今的旅游者对它不断地寻寻觅觅……

  旅游提醒

  1.前往高昌故城交通便利,道路平坦,可根据需要采取公交车或出租车等不同方式前往。出租车方面,单程约50元/人。

  2.关于高昌故城:高昌城初称“高昌壁”,为“丝路”重镇。后历经高昌郡、高昌王国、西州、回鹘高昌、火洲等长达1300余年之变迁,于公元14世纪毁弃于战火。1961年,这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

  高昌城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新华社发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