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葡萄酒日子不好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10:03 世界新闻报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秘小胜

  提起葡萄酒,你会想到什么?是法国的香槟、白兰地,还是莱茵河畔葡萄园里的旖旎风光?作为葡萄酒行业无可争议的老大,欧盟的葡萄酒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的2/3以上。然而,欧盟的葡萄酒行业正逐步走向危机。

  

欧洲葡萄酒日子不好过

  莱茵河畔的葡萄种植园

  计划减少葡萄种植面积

  在国际市场上,欧盟葡萄酒的份额正在被澳大利亚、美国、智利等“新世界”国家不断蚕食。在欧盟内部市场上,尽管高档酒的销量在上升,但低档酒生产过剩的局面越来越突出,而进口自“新世界”国家的中低档葡萄酒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每年,欧盟为了把过剩的廉价葡萄酒蒸馏成工业酒精,要支付8亿欧元的补贴。

  为了应对危机,最近,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项大胆的改革计划。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将葡萄种植面积减少20万公顷,缓解生产过剩的局面;取消葡萄酒储存和出口等补贴,引导厂商按市场需求生产葡萄酒;取消对酿酒用葡萄种植权的限制,有竞争力的葡萄种植园可以扩大生产;禁止在葡萄酒中添加糖以提高酒的浓度;适当放宽葡萄酒酿造强制标准以及针对葡萄酒标签的限制,允许混合欧盟不同国家生产的同种葡萄来酿酒。此外,欧盟委员会还将拨专款,加强欧盟葡萄酒在世界范围的宣传攻势。

  然而,计划公布以后,法、意、西、德等国的行业负责人和生产商纷纷对此计划表示强烈反对。不久前召开的欧盟农业部长会议也没有就改革计划达成共识。

  改革计划引来分歧

  与会者一致认为,为了应对“新世界”的竞争,欧盟必须进行行业改革。但是如何改革,各国分歧巨大。以法国为首的生产国认为,欧委会的改革计划过于激进,一味追求商业利益会危及欧洲数百年的酿酒传统。此外,一些葡萄酒生产商认为,过于自由的竞争将导致大量欧洲小葡萄酒厂家在与国际大企业的竞争中自生自灭。

  据记者了解,长期以来,欧盟每年都要拨款13亿欧元,补贴葡萄酒产业、调节市场供需。其中大部分补贴都流向了法国、西班牙及意大利,他们作为世界三大葡萄酒生产商,葡萄酒产量占欧盟总产量的80%。而法国每年出口的葡萄酒带来的贸易盈余高达60亿欧元,相当于售出120架A-320型空中客车。因此,法国强烈反对欧盟削减对葡萄酒行业的补贴。

  法国、德国、卢森堡、匈牙利等国的部分产区需要在葡萄酒中加糖,来弥补阳光光照的不足。但如果按照改革计划,只允许通过添加浓缩葡萄汁的方法来提高酒精含量的话,生产成本将大幅提高。因此,这些国家的葡萄酒生产商极力反对计划中提到的禁止在酒中加糖的条款。

  另一方面,欧委会希望效法“新世界”国家,允许没有产地保护标志的葡萄酒在标签上标明葡萄产地和生产年代,允许把不同国家的同种葡萄混合酿酒,允许在葡萄酒中加入橡木片来制造出与众不同的口味等措施也招致了强烈批评。

  反对者认为,这将降低欧洲葡萄酒的产地特色,混淆欧洲高质量葡萄酒与廉价葡萄酒的差别,把酿酒文化等同于生产工业酒精。

  欧盟委员会的改革计划要实施必须经过欧盟部长理事会的批准,而目前欧盟内部葡萄酒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不同生产国之间都对如何改革存在较大分歧。因此改革计划将作如何修改、何时实施都是未知之数。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