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耒阳市着力实现市域文化“大口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11:09 红网

  近年来,衡阳耒阳市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健全网络,夯实基础,使市域文化呈现出“大口径”、“大框架”大繁荣态势。

  一、注重基础投入“大口径”

  

  一个地方的实力展示靠经济,魄力展示靠文化,文化兴则经济兴,经济发展最终是以文化来衡量。耒阳把发展文化事业、振兴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作为发展市域经济的助推器,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大胆探索和创新文化融资机制。近三年,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每年按5%的幅度递增,2004年至2007年共投入资金3.6亿元;引导民间资金投入文化事业,黄金书屋、蔡伦书城等文化企业,为举办读书文化艺术节、建农家书屋等活动投入资金2.5亿元;积极发动知名企业、个体老板、外地耒阳籍企业家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2004年我市举办农耕文化节,新建神农广场、古县衙等基础文化设施,他们就捐入资金1.5亿元。全市基本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融资投资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多元化投入体系。

  二、构建公共体系“大框架”

  

  为满足全体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耒阳市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框架”,为发展和繁荣市域文化搭建平台。

  一是城区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形成“五五”布局。即“五中心”,文体会展中心、体育运动中心、文化艺术培训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五馆”,农耕文化博物馆、科技纸博物馆、党史馆、图书馆、美术馆;“五广场”,科技发明家广场、五一广场、神农广场、张飞广场、车站广场;“五园”,蔡伦纪念园、东洲公园、烈士陵园、鹿歧峰公园、狮子岭公园。“五电视频道”,综合频道、经济频道、影视频道、教育频道、娱乐频道。

  二是完善社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近年来,耒阳市以创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等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社区、村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创建市文明社区30个,文明村镇200个,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农家书屋300个。蔡子池聂洲社区有阅览室、娱乐室、健身室、秧歌队、腰鼓队、管乐队,文化生活丰富多彩,2005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社区。灶市居委会坚持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有线电视“村村通”覆盖面达到90%,电影“2131”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城乡远程教育网络全面开通,一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三是健全城乡公益文化机构与队伍。为培养和吸收优秀人才,壮大文化工作队伍。耒阳市大力推进文化体制创新,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使用等方式,配齐配强了城区文化网点和乡镇文化站管理人员;依托文体协会和文艺表演等,凝聚优秀文艺人才5000多人。今年,通过公开选拔艺术人才,成功地组建了市艺术团。为推介、发展民间艺术,加强对民间艺术的指导,培育了红枫艺术团、水东江红太阳艺术团、汤泉业余剧团等120多个,书法协会、摄影协会、创作协会、交谊舞协会等30余个,歌厅240多家,文化网站100余个,文化书城12个,乡镇小剧团200余个。全市形成了以市文化单位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依托、文化团体协会为支撑,覆盖城乡、专兼结合的文化人才队伍。

  三、促进市域文化大繁荣

  

  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耒阳市坚持“百花齐放”,多形式地开展文化活动,使市域文化出现了大繁荣。

  一是精心组织节庆文化。为挖掘耒阳文化底蕴,弘扬蔡伦、神农创新精神,近年来,以举办“蔡伦科技发明节”、“国际农耕文化节”为契机,成功地举办了“同一首歌”、毛阿敏、宋祖英等大型歌舞晚会12场,每年利用“五一”、“七一”、“十一”、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举行大型文艺晚会10余场,年均观众达10万人次。既宣传了耒阳,扩大耒阳的知名度、美誉度,又让市民饱享了“精神文化大餐”。

  二是开展多形式的“大群众文化”活动。为让市民都能观赏和参与文化活动,共享文化资源。每年3至10月在发明家广场、神农广场举行“广场月月乐”活动5场,每场的观众达1万人次。举行“蔡伦文化艺术成果展”、“神农文化书画展”、“建市二十周年成果展”、“青少年书画展”等20余场。送戏剧、送电影下乡年均150余场,观看的群众达30万人次。广场文化、社区文化、集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更是丰富多彩。科技发明家广场,每逢夜幕降临,自娱自乐的舞蹈队、管乐队、交谊舞队、腰鼓队连同观众1万余人活跃在广场,成了一套靓丽的风景,2005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文化广场。大唐耒阳电厂每年举行的“企业文化节”大型歌舞晚会备受群众欢迎。

  三是积极引导民间艺术活动。为培育、整合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耒阳市对民间艺术团体进行培训、包装,提供演出机会,解决疑难问题,使他们唤发出青春活力。耒阳红枫艺术团、水东江业余剧团,长期活动在全市城乡大街广场,既有“阳春白雪”式的高雅文化,又有“下里巴人”式的民俗文化,深受群众喜爱。水东江业余剧团2003年跨入了省“百佳业余剧团”,2006年各类演出达1392场。

  四是积极开展文艺创作与文体赛事活动。通过建立文艺创作激励机制,一大批反映时代变化、弘扬时代精神,形式风格多样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近三年来,出版《蔡伦传奇》等专著50余部,全市年均250多个作品在市级以上文化赛事、展演中获奖。其中,《竹林大嫂》等8个作品获国家级奖,《刘海进社区》、《九州山歌》等32个获省部级奖,各类体育赛事也蓬勃兴起。先后举行了国际舞龙精英赛、高空定点跳水国际挑战赛、高空蹦极国际挑战赛、国家男篮甲B联赛、耒阳市农民趣味运动会。今年为迎接奥运,将于9月举行全市首届运动会。该会有98个大项,5000多名运动员,届时成为我市规模空前的体运盛会。

稿源:红网 作者:齐成顺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