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医生”的论文写在田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14:58 新民晚报

  南汇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严秀琴总是自嘲“和隔壁邻居阿姨没什么两样”;可在同事眼里,她是一位好领导、好专家;在农民眼里,她是带领他们致富的好干部。

  3年推广“伊丽莎白”

  严秀琴1982年从上海农学院毕业至今,已在最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岗位干了整整25年。从技术员一直做到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她说自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严秀琴的勤奋是出了名的。20世纪90年代初,南汇把优质“伊丽莎白”甜瓜技术推广星火计划交给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那段时间,严秀琴翻阅大量书籍,仔细研究上海的温度变化规律、年降雨量和土壤情况,最终把目光锁定在南汇东南沿海的沙田上。那几个月,她的鞋磨烂了几双,人瘦了一圈。经过3年试验、示范和推广,“伊丽莎白”在南汇安家落户,仅这个优质品种就推广了1.25万亩,平均亩产1965.3公斤。严秀琴也因此荣获市星火科技三等奖。

  常上门家访年轻人

  2001年,严秀琴提拔了一批年轻人担任部门负责人。在她的带领下,这些年轻人扑在工作上,先后4人获部级先进,5人获市级先进。技术推广中心每年都引进人才,严秀琴给12名年轻农技人员每人配一位市、区级高级农技专家当带教老师。有课题、有导师指导,年轻人觉得有奔头。

  新同志进单位半年,严秀琴会来家访。“了解他们家里情况,和他们的父母说说话,心就拉近了。”哪个年轻人没对象,严秀琴就帮他留心,如果实在抽不出时间,她就安排中心的其他领导代她上门家访。

  手机笔记本随身带

  严秀琴有两件东西不离身:一是手机,二是笔记本。方圆几十里的农民都知道这位“瓜医生”的手机号码。只要接到农民的电话,她会马上回电。电话里不能解决的,她立即赶到现场。

  她的笔记本上分门别类记载着许多瓜农的住址、电话和种瓜情况,以便随时联系。严秀琴写了许多论文,但她说,最重要的论文写在田头。在西瓜、甜瓜种植和生产的繁忙季节,她这位“瓜医生”每天要为几十户瓜农开处方。本报记者鲁哲

  

“瓜医生”的论文写在田头
严秀琴说,每棵瓜苗都像自己的孩子,要用心浇灌雍榕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