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这14处低洼地最易淹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15:12 厦门网-厦门晚报

  大雨过后,吕厝路口路难行。刘东华 摄

  去年筼筜湖水曾淹没路面的情景。陈进容 摄

  一下雨,黄土路面积水更严重。陈进容 摄

  厦门有句俗话:不怕七月鬼,只怕七月水。尽管台风“圣帕”没有给我市带来多少影响,但持续降雨后我市一些低洼地带又会“水漫金山”。

  每到台风暴雨季节,我市岛内有不少地方都会被水淹,家住湖滨南路的张老太太一见台风就发怵,她不是怕台风,而是怕台风过后的大雨。去年台风过后的持续降雨,整个湖滨南路路面积水很深,她从中山医院站下车后,在没膝的浑水里趟了半天才走到家里。比张老太太遭遇更大惊吓的是高殿的冯先生,他的车在浑水里忽然整个前轮陷下去,积水漫进了车前盖。

  记者从市市政园林局获悉,一旦遭遇持续暴雨,厦门岛内容易出现水淹的地方共有三十多处,其中最严重的有14处:高殿和寨上、机场与水利大厦一带、古龙公寓-三航-湖里大道一带、海天路-湖里社区一带、仙阁里-侨建西里-松岳里、吕厝、莲坂、湖光路-湖滨三里、中山医院-电子城、中山公园一带、西林-瑞景新村一带、何厝、厦门大学、曾厝垵。

  这几处地方的确定,是市政园林局组织有关单位收集了市政、气象、水文等多方数据资料,并进行了实地调查而确认的。今日凌晨一场暴雨,这些地方是不是又跟行人过不去了?

  调查A

  这些地方大多地处低洼

  一积水就怕灌进屋里

  管网排水成问题,积水消退时间从几个小时到数十小时不等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几处最易遭受水淹的地方,发现有多处都处在比较特殊的地理位置。

  记者站在殿前路的“殿前路口站”位置,往南看去,包括翔鹭大酒店和东方家园在内的一大片平坦地势与殿前路的地势落差几乎有三四层楼高。沿着翔鹭花城往疏港路方向走,是一大片民宅,几天前下雨的积水至今未干,到处坑坑洼洼。今天早上暴雨过后,积水更深了。

  一位居民说,由于地处洼地,加上排涝设施不畅,今年前几个月遇到持续暴雨,疏港路高架桥下蓄积的浑浊泥水起码有40厘米,很多车辆进来了出不去,有的就卡在半路。

  寨上一户民房的居民告诉记者,每年台风季节,这片居民区靠疏港路一侧就会严重积水。“如果是住在市区的比较无所谓,因为他们都住在高楼大厦,水淹过来基本不会受影响,顶多就是出门路上不方便。我们这里一积水,大家就担心水会灌进屋里。”

  从湖滨南路的中山医院到电子城一带,临近筼筜湖,风景优美,但一旦遇到持续暴雨,湖滨南路两侧就积水严重。沿街店家说,遇到暴雨,市政部门都会组织工人把覆盖下水道的箅子掀起来,以便让积水排得更畅通。他们最担心筼筜湖里的水会漫过堤坝,去年台风“珍珠”来袭,筼筜湖涨水漫上路面,住在筼筜湖边上的居民都胆战心惊。

  蔡小姐是本地人,在她印象中,只要厦门稍微下大一点的雨,厦大一条街就会流水哗哗,遇到持续强降雨,积水最深处将近腰部,她自己就曾遇到过。

  市政园林局的人士说,除了地势较低的原因,这14个地方内涝积水也是问题。主要是因为高潮顶托降低了市政管网的排水能力,还有部分地段是被施工破坏了,个别位置的市政管网排水能力偏低。多数路段、小区的内涝积水只是暂时性的,积水消退时间从几个小时到数十小时不等。积水时间较长的地段管道排水能力较弱,有的是因为管道老化或者管道敷设不够。

  据相关人士说,随着排洪系统的改善,这14个易被水淹的地方也许不会再积水,但也可能会在其他路段发生积水,希望居民及时提供信息,发现积水严重反映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进行防护和改造。

  调查B

  看紧筼筜湖防洪堤

  筼筜湖“胃口”不大“排泄”不畅

  暴雨降临时周边汇水区域的水顺着30余条沟渠汇集到筼筜湖

  针对防洪排涝系统不畅导致积水的问题,我市今年初启动了岛内防洪排涝系统改造工程,但记者昨日从相关部门获悉,改造工程启动后,虽然对一些地方进行了疏通改造,但诸如筼筜湖、鼻子沟(源于仙洞山北侧,属机场二号路排洪沟-埭辽水库排水区,汇水面积12平方公里,全长9.5公里,是岛内重要的排洪干渠)和殿前排洪系统改造仍未完成,最近暴雨天气,这些地方防洪任务依然艰巨。

  “一下暴雨,筼筜湖就像一个人过节时暴饮暴食结果又排泄不畅一样,很容易水漫出来。”这是一位人士对筼筜湖积水的形象比喻。据记者从相关调查资料获悉,筼筜湖区的水淹主要为内涝。筼筜湖其实“胃口”不大,水域面积相对较小,暴雨降临时周边汇水区域的水顺着30余条沟渠汇集到筼筜湖,由于洪水汇流时间短,特别是受海潮顶托作用,湖区水位上升很快。另一方面,有些沟渠存在淤积现象,有一些沟渠在湖区的出口位置较低,洪水期的高水位大大削弱了它的泄洪能力,区域洪水无法很快汇集大湖区,加上湖滨南路的地势偏低,积水甚至从下水道反冒出地面。

  市市政园林局规建处王处长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他们一度规划建设筼筜湖二号排洪泵站,以提升筼筜湖排洪能力,但目前这项工作还未定下来,目前筼筜湖泄洪主要依靠西堤闸门、西堤南侧筼筜湖排洪泵站,以自排为主,在潮位高于湖水位时辅以水泵抽排控制水位的上涨。按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筼筜湖的强排能力应当达到85立方米/秒,然而现有的泵站却只能达到40立方米/秒。

  据了解,我市今年启动的岛内防洪排涝系统改造工程,将岛内分成16个防洪排涝系统区:高殿、寨上、湖里片、濠头片、筼筜湖、鼻子沟水系、航空城北部、东北海域、五缘湾、湖边水库、五通莲前东路、何厝、石胄头、黄厝、曾厝垵、西海域。

  目前,这16个片区大部分已经初步形成和建立了自身的防洪排涝系统,但一些地方仍存在地势低洼、管道淤塞,以及局部地区的排水系统未与大系统衔接等问题。

  调查C

  今天降雨威胁不大

  地下排水不畅 雨量不大也积水

  记者追踪易积水路段,今早路面仅有浅水,筼筜湖水离堤岸20厘米左右

  今天清早6时许持续降雨,记者沿着莲前西路经莲坂时,看见路面有一层薄薄的流动积水,但尚不会影响人车通行。经嘉禾路拐进吕厝路口时,路边也有一层积水,积水很浅,到上午8点左右雨停了,路面上的积水慢慢退去。

  从吕厝沿东往吕岭路方向两侧分布着安宝大厦、同亨大厦等楼盘,个别建筑物顶部积水通过管道直泻到地面,由于没有直接接入地面下水道,雨水哗哗地流泄在路面上,很快聚成积水坑。路过的车辆溅起的水花很大,行人都得绕道走。

  筼筜湖南侧的湖滨南路一直是强降雨天气积水较严重的地方,今天凌晨的强降雨在天亮后不久就停止了,上午7点左右记者赶到厦门中心血站后面的筼筜湖畔时,湖水明显上升,离堤岸只剩下20厘米左右的距离。路过此地的一个买早点的居民说,如果这场大雨再多下一个小时,湖水肯定要溢出来。“我在这里住了6年,非常了解筼筜湖的习性。”

  记者沿着吕岭路东段左拐进入湖边水库区域,在湖边水库西南侧有一片大面积平整的地面,形成了一个数千平方米的大水坑,雨水蓄积其中,周边黄土泥泞。最严重的大概要数岛内东北部疏港路北端立交桥一带,由于正在施工,桥下路面都是黄泥,雨水冲刷后黄水肆虐,不要说行人,连车辆都无法通行。

  附近的居民说,殿前这一带地势比较低,加上排水管道系统没有建好,一到强降雨天气出行非常不便。市市政园林局相关人士说,今天这样的降雨对我市排水管网来说,还没有构成威胁,即使是地势较低的地方也没出现影响人车通行的问题。另外,不是地势低洼的地方都容易积水,如果地势低但地下排水畅通,基本上不会有大面积长时间的积水,如果地下排水管网阻塞,或者其他地方的管网水位高出这里,地势低洼地带的积水就无法排出,即使雨量不大也会造成积水。

  文/图 记者 陈进容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