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第三“杀手”:水泥丛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15:22 南方都市报

  保护区第三“杀手”:水泥丛林

  与鸟类争天空的高楼及与鸟争食的人类,极大地破坏鸟类生存环境

  “海滨公园后面不能再建高楼了,不然的话,整个湿地就会被这些水泥丛林毁掉,它的危害甚至高过外来生物入侵”。昝启杰博士昨日下午忧心忡忡地说。沉积、外来生物入侵、水泥丛林的包围呈叠加之势挤压保护区红树林的生存空间。

  在保护区工作了10年之久,踏过保护区滩涂每一寸土地的昝启杰,刚刚离开红树林自然保护局研究员的岗位。他认为海滨公园后面,滨海大道以北若再建高楼,将是继沉积、外来生物入侵之后的危及保护区的第三大“杀手”。与鸟类争天空的高楼,将让群飞的候鸟无处可避,最终它们的选择是减少在深圳的停留时间,或者只停留在一海之隔的香港。而这带来的影响并不只于此,随着鸟类的大量减少,湿地的功能也将随着生物的减少而逐渐衰退直至消失,其危害之迅速比外来生物入侵更快。

  担扰若再建高楼鸟儿就没了空间

  福田红树林湿地是东半球国际候鸟通道上不可或缺的“中转站”、“加油站”,但随着外部环境的恶化,这个东半球“国际候鸟”的天堂充满了危机。这也是昝启杰一直忧心的问题。

  据他介绍,每年经过红树林保护区的候鸟,有的是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在深圳停留、补充能量后继续长途迁徒之旅,直到澳大利亚,夏天再从原路返回。澳大利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给一只准备迁徒的大滨鹬做了“环志”放飞,离开澳大利亚时其身重是278克,两周后抵深,体重仅为140克。这只长途跋涉的大滨鹬一口气从澳大利亚飞抵深圳,耗费了它大量的体力,如果其不能在深圳栖息并补充到能量,它就没有办法完成迁徒之旅。

  尽管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价值不可替代,但周边建筑工程对鸟类的惊扰在保护区的周边不难看到。与保护区红树林仅滨海大道一路之隔的内湖,其宁静被穿越而过的白石路切成南北两半。观鸟协会的负责人麦茬说,这个咸淡水交替的地方,之前也是鸟类喜欢觅食的地方。它们经红树林飞过滨海大道飞到湖中。2005年的冬天,她们观测到最多的一次,同时有600多只鸟在这觅食,甚至被列入全球濒危物种的黑脸琵鹭也曾作客在此。但去年白石路通车之后,一年之间,鸟类锐减,去年观测到最多的时候也只有100来只,且多是鹭类和滨鹬,但是现在周边已看不到一只鸟。

  而让保护区的候鸟群整体西迁的则是福荣路的那些楼盘,先前那里还是湿地。2001年前后竣工的金海湾楼盘,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研究员王勇军回忆,那似乎是当时保护区周边的第一座高的楼盘。之后,是那一排连成片的水泥丛林。

  昝启杰说,当年管理局监测到的数据显示,自那一片高楼林立之后,5000甚至上万只群飞的越冬候鸟的飞行路线开始从沙嘴向西整体迁移。“这是人类第二次在保护区附近的候鸟争夺天空”。而深圳人第一次对鸟类的大型惊扰则是滨海大道的建设。

  目前鸟类仅有的活动空间已经西移至海滨公园附近,昝启杰担心,如果海滨公园以北的地方再出现大型的建筑,数十米的高楼,这也意味着群飞的候鸟的飞行半径和盘旋空间几乎没有。来深越冬的群飞候鸟,常需800-3000米的范围作为其盘旋半径。而没有了鸟的红树林,带来的将是湿地的衰退。

  实际上,今年两会期间,关于保护区湿地保护的提案和议案逾十份之多。但如何将这种保护的渴求落到实处,恐怕还需依靠社会的合力。昝启杰认为湿地的保护,仅有保护局一局之力显然不够。

  借鉴从规划上去引导避免天空争夺战

  深圳红树林保护区目前碰到的问题,在一河之隔的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已经被意识到并且得到了有效的预防。

  世界自然基金会米埔基金会的文贤绩博士说,人类与鸟争天空,让湿地遭殃的悲剧不是不可以避免,阻止这种现象上演的只有规划部门,在规划大型项目时,考虑到为红树林的保护,为鸟类预留空间,从规划上去引导地处香港的西北端,一河之隔的香港米埔红树林保护区,数十年来成为候鸟的天堂。在1976年之前,那里也没有获任何形式的保护。1976年,香港政府将其列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1984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开始接手管理米埔保护区,推行环境教育及保护工作。1995年,米埔及后海湾内湾共1,500公顷的湿地正式根据《拉姆萨尔公约》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也因为加入了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根据相关的法律,香港在湿地红线之外又划出了一个500米的缓冲区,规定离缓冲区的数公里内不得建10米以上的建筑。即便是建10米以下的建筑也必须经过严格的环评。但在深圳目前对深圳湾红树林周边的建筑的控制,显然还没有相关的法规去控制。

  王勇军说上世纪80年代,深港两地的红树林形势是差不多的,但是由于香港保护得力,这二十多年来他们的红树林的生态跟二十年前没有什么变化,但深圳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鉴于深圳目前面临的水泥丛林包围保护区的严竣之势,城市规划仅仅是引导还不够,深圳迫切需要的是一个钢性的原则,杜绝这种高楼再在保护区周边林立的现象。

  此外,观鸟协会的麦茬认为,惊扰红树林的除了工程和建筑,还有与鸟争食的人。

  香港把红树林比做厨房,把滩涂比做餐桌,如果人类把鸟类餐厅里的东西抢占了,就等于把红树林的食物链给切断了,威胁鸟类的生存。鸟没了,害虫就会出现,植被就会恶化,从而就会直接导致红树林的病虫害越来越大。像目前红树林的白骨壤已经遭遇到的瘤斑螟,就是因植被恶化导致的。

  本报记者 秦鸿雁 实习生 林逸凯

  ■启事

  拯救红树林

  近日,沉积问题让红树林保护区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本报今起推出拯救红树林报道,特邀你参与以下问题讨论:你关注深圳湾红树林的生态么?你认为红树林目前还面临哪些危机?你愿意为拯救红树林做些什么?参与方式,电话:83325000,传真:83328774;邮件:foxmoly@126.com 。

  图:

  红树林地处鸟类南北迁徙的线路中间,每年是众多候鸟南来北往觅食的重要地点,而没有鸟的红树林带来的将是湿地的衰退。 本报记者 黄宇 摄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