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否被抛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15:22 南方都市报

  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试点选址天津

  深圳,是否被抛弃?

  专家表示未选深沪出于金融安全考量,建议深港加强合作

  这一次,是天津!8月20日下午,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宣布,批准我国境内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业务试点,居民个人可在试点地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试点区域为天津滨海新区。包括深圳投资者在内的境内投资者可以直接炒H股了!不过,投资者必须先在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开立个人证券投资外汇账户,在中银国际开立证券代理账户,随后即可以自由买卖H股。

  试点为什么是天津滨海新区?为什么不是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的深圳?在日渐失去政策扶持优势之后,占深圳GDP比重8.1%的金融业如何突围创新?曾经志在打造中国金融中心的深圳如何应对?

  前日下午,“终于可以炒H股了”的消息开始在投资者之间传开。与此同时,由于此次试点定在天津滨海新区,一些投资者也担心,办理外汇账户和H股开户,是不是一定要去天津?

  “这次试点,内地投资者买卖H股必须去天津中行开户,事实上不是一定要去天津,在中国银行的各个网点,也基本上可以办理。”昨日下午,深圳御峰君融理财顾问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高级投资顾问苏武康博士介绍。

  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规定,个人投资者买卖H股开户有两种途径:投资者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天津中行开立个人证券投资外汇账户;此外,中国银行其他境内分支机构与天津中行签订合作协议后,也可办理天津中行个人证券投资外汇账户。

  [原因]是天津不是深圳,有理由

  个人直接炒H股的试点,为什么定在天津?而不是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

  “内地投资者对外证券投资试点选在天津,而不是深圳和上海,是很正常的,是从金融安全的角度来考量。”昨日下午,总部位于深圳的联合证券研究所所长吴寿康分析。他认为,从金融安全和监管的角度来看,深圳和上海均是容纳金融资产非常大的城市,资金存量都很大,一旦作为试点城市,可能会出现资金大规模涌出去的情况。

  吴寿康的这一看法得到了深圳金融业大部分人士的认可。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副所长高利也认为,试点选择在天津,影响力和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冲击相对比较小,“如果选择深圳试点,深圳投资者多,大的机构多,政策的放大效应将会更明显,不适宜作为这样的试点。”高利认为。

  [分析]“试点是个香饽饽”

  境内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业务试点,到底能给试点地区带来怎样的利益呢?

  “随着试点的进行,将会产生聚集效应,给天津带来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流,特别是资金流。”昨日下午,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副所长高利认为,试点的经济上的收益,将会首先体现在大的金融机构特别是证券机构落户天津,进而吸引大量的金融人才,带来资金流。

  “试点是个香饽饽,对天津的好处肯定有,但是短期内可能不会很明显。”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教授则认为,金融业的发展需要配套措施和积累,目前天津的金融业基础设施和配套的优势并不明显。

  “天津作为金融改革的试验区,中央对天津的政策扶持还将会继续!”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教授认为,在中央政府的金融试验区规划中,深圳没有入列,如今深圳在金融业方面,已经很难获得国家政策层面上支持,“深圳的政策优势一直在减弱。”国世平说。

  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鼓励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金融业务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放在滨海新区先行先试。

  此后,“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天津”的言论,开始在坊间流传。

  作为最依靠政策扶持的行业之一,深圳金融业最显著地感受到这一变化。2000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停发新股,时隔4年之后的2004年,深交所才恢复发行新股,不过大盘蓝筹股的发行和红筹股回归,却均被选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毕其功于一役的创业板,至今尚处在筹划阶段。

  “天津是现今中央重点扶持的区域。深圳作为经济总量全国第四的城市,不可能继续获得太多的政策支持,这是必然的。”联合证券研究所所长吴寿康认为。

  [走向]向香港靠拢加强合作

  7月12日,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效益深圳”指标统计结果显示,2006年,金融业占深圳GDP比重为8.1%,与高新技术产业和物流业一起,位列深圳的三大经济支柱产业。更重要的是,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深圳10万多家法人单位、产业单位和30多万家个体户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深圳金融业的发展,是依靠国家政策扶持做起来的,特别是设立深圳证券交易所带动了深圳金融业。但是政策的优势和扶持力度,一直在下降。”国世平教授认为,深圳金融业和政府,需要直面这样的转变。

  “深圳金融业的未来,在于如何与香港靠拢,通过深港两地市场和政府的交流融合,通过自下而上的合作,做大做强。”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副所长高利,近年来也一直在做深圳金融业未来的研究,他对此深有信心。

  “失去政策扶持并不意味着深圳金融业就没有了发展后劲。”高利认为。

  在另一些深圳金融业从业人员眼中,“创新”则被认为是促进深圳金融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创业板对深圳金融业影响举足轻重。只有坚持这样的创新,特别是政府层面和监管层面的创新,深圳金融业才有希望。”深圳御峰君融理财顾问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高级投资顾问苏武康博士认为。

  从2001年开始,深圳金融业最大的期望就是开设创业板,打造“中国的纳斯达克”。不过,近7年之后,创业板却仍然停留在筹备阶段。

  8月18日,深交所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深交所已经完成了创业板开设的准备工作。

  ■相关新闻

  一主两副一基地 鹏城确立金融格局

  前日下午,深圳市长许宗衡主持召开市政府四届六十九次常务会议,研究审议深圳市金融产业布局规划,按照会议审议批准的《深圳市金融产业布局规划》和《深圳市金融产业服务基地规划》,近期深圳金融产业的总体布局为“一主两副一基地”。

  即以福田中心区为金融产业发展的主中心,以罗湖、南山为副中心,以平湖为后台金融服务基地;远景是随着各类交通设施的完善,福田、罗湖中心区将进一步融合,形成深圳的一个金融集聚区;随着后海及前海中心的崛起,以及便利的交通支撑,将形成又一个金融集聚区,深圳金融业产业将随之呈现出“双中心一基地”的空间格局。

  在规划时序上,深圳金融产业空间布局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继续强化福田、罗湖金融中心的前台功能,同时启动后海中心区的前期建设。后台服务功能可利用旧工业区改造,同时启动平湖后台服务基地一期的建设。

  第二阶段:后海中心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可以提供更多空间供金融机构发展。后台服务功能通过平湖后台服务基地的二期、三期建设加以满足。

  第三阶段:在适当时候启动建设作为远期战略后备地区的前海中心区,满足金融产业发展需求。

  在分区布局上,福田区将着力搭建金融业市场交易平台,强化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产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资源在空间上的聚集,建设保险、证券、基金等机构集聚中心;罗湖区将发展成为银行业集聚中心以及珠宝产业和专业服务集聚中心;后海地区将努力争取全球金融业软件外包的份额;平湖基地主要承担起为各类金融后台业务提供办公空间的职能,同时也兼顾为各类金融业务提供商务及生活配套职能。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姜锵 漫画:邝飙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