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良便从良,缘何敢于乱嚷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15:22 南方都市报

  观澜湖

  前日傍晚,一名身披“我在从良路上”条幅的年轻女子在深圳华强北街头散发传单,请求市民签名支持。这名身穿低胸衣、自称有3年性工作经历的女子身边,还有两名助手在宣传一个网站。该女子的奇怪举动虽引起一些路人围观,但真正签名的却很少(见昨日本报A38版)。对于这样的市井奇闻,很多市民看后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这肯定又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炒作行为。

  而在笔者看来,该名女子到底“是网站的帮手还是真正想从良的小姐”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一种丑陋的社会心态。其实,无论是商业炒作也好,还是真正的有心从良也罢,说到底还是社会如今可能仍然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笑贫不笑娼”的普遍心理。既然有了“笑贫不笑娼”的客观心理存在,自然会有“我在从良路上”的闹剧。

  可以说,“笑贫不笑娼”的普遍心态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的耻辱感正在日益缺失。儒家思想历来把耻辱感看作是人最重要的一种品质,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羞耻感,就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情;而且,耻辱感还是传统中国人的内在精神构成和“反躬修己”的“主观中介”。

  假如有那么一天,当人人都没有耻辱感时,才是这个社会至为悲哀的事。很遗憾,“女子街头派发‘从良’卡片请求支持”的新闻似乎证明我们正朝着一个“无耻辱感时代”大步迈进。 □艾岑哲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