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贫困生”折射群体的道德无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16:10 红网

  日前,湖北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主办方宣布:5名受助过一年的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因为他们一年多来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说过一句感谢的话(8月22日《楚天都市报》)。不懂感恩,使他们无缘受助。他们因此被称为“无情贫困生”,其实,从他们身上折射的是群体的道德无知。

  襄樊的“金秋助学”,有22名贫困生受助,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结果,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过信,有一名男生倒是写过,但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22个贫困生,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无情;而且被人提了醒,这些人却依然无情。

  这种无情,很有可能源自于“做好事不留名”的说教。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把道德高尚者“不求回报”、“不思索取”的道德表现,固化为道德的基本要求。于是,就有了一种貌似纯之又纯的道德判断,要求做好事的人,不应有任何名利的企求。这样一来,在有些受助于人者的眼里,他们不仅不必有任何回报的义务,弄不好,还会觉得在为别人提供做好事的机会,反倒有恩于人似的。不然,何止于会有那么多的人不知感恩、不思回报?

  这种无情,还有可能源自于对“不食嗟来之食”的崇敬。在推崇资助行为的时候,从来没有给受助行为以积极的评价。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救济过程,它是由资助和受助两个部分组成。如果资助是好事,是对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的一种贡献,那么,这种贡献是要通过受助来完成的,受助也就应该视作好事。但长期以后,总把拒绝援助说有骨气、有志气的表现,客观上就给受助者一种低人一等的无形威压。也许是一种人格上的不平等,让受助的大学生愧于示人。既然连面对恩人的勇气也未必会有,怯于表达感恩之心的表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讲究礼貌曾被看作是虚伪的,流露感情曾被看作是软弱的,连句“谢谢”、“对不起”都不知道说,也会被誉之为腼腆、含蓄,被视为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德……在基本的公民礼仪长期缺乏教育、缺乏培养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知恩不报的现象,很可能是不知要报和不知如何去报的尴尬。要是能有深度的报道,在给当事人造成心理压力的前提下,让这些貌似知恩不报的贫困生袒露一下他们的心迹,恐怕会找到道德无知的病根。无情是表现,无知才是根源。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经济的资助,还应包括道德与礼仪的启蒙。

稿源:红网 作者:慕毅飞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