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矿业的春天》系列报道(一):矿山人的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17:20 青海新闻网

  今天播送这组报道的第一篇:矿山人的精神

  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是股权多元化的国有相对控股企业,它的前身是锡铁山矿务局,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腹地,矿区海拔3100米以上,高寒缺氧,方圆几十公里荒无人烟。在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公司几代员工秉承老柴达木人的精神,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使企业在前行中不断地壮大发展。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锡铁山分公司副总经理刘建辉说:

  (出录音)

  “我们从58年开始建立锡铁山铅锌矿,当时的开采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我们的父辈在这创业的时候,居住的是窑洞、窝棚,当时的作业环境,靠着人扛;斧头、铁锨这些简单的作业工具,包括我们的井下出矿,用的是小型的卷扬设备,一些小矿车,当时的运输状况也比较艰苦。”

  (录音止)

  四川鑫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依托呷村银多金属矿重新组建的控股子公司之一。今年4月初,记者随西部矿业采访团来到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的鑫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访,这里海拔4000多米,高寒缺氧。初春时节,山外早已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但是在这茫茫大山深处却依然积雪覆盖。四川鑫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伟光,回忆起当年建矿初期创业情景时说:

  (出录音)

  “这个地方都属于一个林业区,为了把大型的机械设备能引进来,短短的二十一公里我们走了七天,到了这儿,荒无人烟,当时住进来的时候,挖了地坑搭了十来个帐篷,晚上耗子从身上来回跳,象我们主要是北方人,吃的饼子馒头一类,那时候这地方哪有这些,都是从成都带进来的。”

  (录音止)

  不管条件多么艰苦,西部矿业人凭借着一种信念、忍耐、奋进、成功的企业精神顽强地追求和拼搏着。以夏塞银多金属矿为依托的四川夏塞银业有限责任公司是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又一家下属公司,矿区位于金沙江东畔海拔4100到5000米的地区。每到冬春季节,风雪交加,变化无常;夏秋时节,雷雨、冰雹时常出现,每年十月到第二年的四月为这里的霜冻期,最高气温只有零下五摄氏度,最低气温达到零下二十五摄氏度。夏塞银业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副主任张国延说:

  (出录音)

  “我是2005年6月份到这个矿山的,这个矿山条件比较艰苦,建厂速度比较慢,现在已经是四月份了,还是风雪交加,在去年同期,这个雪已经超过了靴子这么深,从靴子上面可以灌到脚里面去,我们走到路上脚里面都是结的冰,我们吃的蔬菜要从一百公里以外把蔬菜运到工作现场,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就是以锡铁山原有的企业精神,一直在这儿艰苦的奋斗。”

  (录音止)

  正是在这种艰苦创业的过程中,西部矿业公司培养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干部职工队伍,逐步形成了资源报国、矿业报国的理念,西部矿业人也是凭借着这种精神,不断地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抢抓机遇、发展壮大,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矿山建成了中国一流的现代化矿山。如今,西部矿业公司资产总额已从建局初期的2.6亿元增加到近150亿元,效益连续六年翻番,连续十年被青海省评为“利税贡献大户”,连续三年在全国“效益十佳企业”铅锌矿采选行业中名列第一,2005年首次在铜矿采选行业全国“效益十佳企业”中名列第一。谈到企业的发展,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小兵:

  (出录音)

  “现在西部矿业应该说进入到了一个稳健的发展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未来的企业发展一方面来源于自我产业的发展和自我产业的不断地投资的发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就是国际间的并购和行业间的并购,所以我们也做了一些人才的储备,项目上的储备,也有信心迎接这个挑战。”

  (录音止)(作者:李玉泉)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