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古都风貌保护稳步前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02:55 北京晨报
保护举措没有可借鉴模式 投入力度领军中国文博界 一座需要发展的古城,古都风貌如何保护?哪些要保?哪些要拆?这是一盘没有棋谱对照的棋局。纵观国内外各大名城的古都风貌保护,任何一项举措的出台总会出现正反不同声音。背负着历史经验教训的北京市主管部门,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保护问题始终抱以“谨慎从之”的态度,决策部门迈出的任何一步都力求稳妥,使有价值的历史遗迹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从2000年开始,3年投入3.3亿元的文物修缮保护工程,跨度5年、每年投入1.2亿的“人文奥运保护计划”的先后实施,北京已成为中国文博界保护力度最大的城市,但这仅是开始,因为不会休止——北京的历史风貌保护工作是一盘下不完的棋。 城市发展规律 以新代旧保留人文印记 对于旧城的发展问题,文物保护专家王世仁说,这包含着城市的发展规律——城市的形成、发展以至消亡,都是依托着它所承载的社会经济。新功能、新生活必然要求新建设;但是,城市又是人的生活场所,千百年人的活动,必然也会留下人文的印记。以新代旧,不断更新,同时保留下人文印记,这就是规律。 王世仁认为,北京还在发展,有些旧房旧街还可能会消失,比如交通设施及城市防灾空间的建设问题,必然需要土地;为实现宜居社区,已经破败危险没有什么文化价值的平房宅院也要拆除。 “城市格局再变化,历史的一些印记仍会留下。”王世仁说,宣武门外由西南向东北走向的几条斜街(明朝人称为“龙脉”的)就留下了金、元两个都城间的人脉和商脉。又如,清代改变了明代皇城的功能,从禁地变成街市,但从某些街巷的格局和胡同的名称,还能看到明朝内府十三衙门的影子。1912年清朝覆亡以后,帝都的功能消亡,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资本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变化很快,新建筑在上世纪30年代时已占旧城建筑的10%以上,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现在,其所占比例更占绝大多数。 古都风貌定义 专家观点也需达成共识 针对当前有些人对北京保护古都风貌不力的指责,王世仁说:这是因为对何谓古都风貌理解上有分歧,人们应该首先对古、都、风貌的内涵取得共识。 按照王世仁的理解,“古”应指明清至20世纪中叶,“都”则是明清帝都即北京旧城及与它关系密切的近郊。“风貌”本来是形容人的,如白居易有诗形容王昭君,“明妃风貌最娉婷”。但娉婷是什么样子,10个画家可以画出10种样子。城市建设不是做诗,风貌必须具体到它的载体,否则无法操作。 王世仁认为,古都风貌的载体就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规定的旧城保护的三个层次:明清北京城的整体格局,共10项内容;历史文化街区,共33片;文物保护单位和登记注册文物,共626项。从它们中大体可以梳理出古都风貌的10类载体。 历史文化街区 以人为本宜居第一 当前,保护古都风貌最难操作的是历史文化街区,矛盾最突出的是其中的旧宅院。王世仁说,他从2000年起就意识到这将是个非常敏感又棘手的问题,它们迟早要成为保护的瓶颈。 王世仁说,“历史文化街区”是北京市人大通过颁布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正式的名称,而不是社会上流行的“文保区”、“历史保护区”等名称。重要的区别是,《条例》指的是某些街区具有历史文化的特征,加了“保护”,就容易和文物单位及国家规定的其他“保护”禁区混淆。王世仁说,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不断发展的生活区,后者是凝固不变的纪念物;前者要以人为本,宜居第一,后者要以物为本,保存原状。 经过调查,王世仁归纳出一个历史文化要素权值评价体系:以20世纪50年代初为界,历史文化由四个要素构成,即街巷机理、实物遗存、形态特征和历史信息,每个要素还包含若干子要素。 而对于“四合院”的描述,王世仁说,历史上北京的宅院形式很多,并不都叫四合院。在这些老宅院中,已公布为文物的,自然受法律保护,但对它们的利用必须合理,至少不能再成为多户共居的平民宅院。作为住宅的,要区别对待。 王世仁所作的调查显示,清初实行旗、汉分居,内城明代规整的宅院大多被八旗兵民分割;康熙十八年京师大地震后更是多次翻建;外城地块不如内城整齐,商民混居,更少有规整的“四合院”。北京真正够得上理想的四合院格局的,不会超过30%,现存的相当多数是格局不规整,质量很差,距离现代宜居要求太远。 “现在制定了‘微循环’,或‘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的保护原则,但在实际操作时,多大规模算‘微’、算‘小’,多长周期算‘渐’,什么程度算‘有机’,这都要具体分析。”王世仁说,何况现在多数老宅要“循环”达到宜居安全标准,只能落架换料重盖。 重盖是否会被指责为造“假古董”呢?王世仁表示他很无奈:“四合院”是一种已逝去了的生活方式的产物,又是一种最不经济占有城市资源的居住建筑,除了供特殊用途(如博物馆、高档宾馆、会所、餐馆)和特殊人群居住使用外,花那么大代价去修复一个没有文化价值的破旧宅院,有些还不是真正的“四合院”,是否值得,谁能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呢? 破解发展矛盾 反对两个“凡是” 评估历史遗产 在保护古都风貌和城市现代化发展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矛盾。王世仁说,这个矛盾说白了就是争夺城市资源,包括土地、空间(地下、地面、空中)、市政、能源等。解决的方法,一方面要调整发展方向,限制发展规模;另一方面要对历史遗产进行评估筛选。 “我反对凡是古的就是好的,凡是古的就要保护的‘两个凡是’的观点。”王世仁认为,历史遗产有精华也有糟粕,颓败的大杂院,改变了原貌的狭窄胡同,破旧到难以修缮的危险宅院,暴土扬场的地摊市场等,都是糟粕,它们应当为改善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的发展让路。 “其实,古都风貌完全可以融入现代城市,因为它们在当代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王世仁将其价值概括为4点,即认知价值——历史遗存形象地记载着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如社会结构、典章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风尚、信仰意识等等,这是在任何一部历史教科书中都读不到的;审美价值——它们一方面有民族审美经验的积淀,另一方面也是一部分有怀旧情结人的心理寄托;交流价值——除经济交流之外,文化交流逐渐登上人际间的主要舞台,而参观、领略文物古迹,则是交流的主要方式;经济价值——北京的旅游创收主要依靠文物古迹,天坛、长城是其中的品牌标志。 是“拆”是“保” 学界专家分派 无益文保事业 一位再三要求记者不要透露姓名的文保界专家认为,将文物保护事业中的专家分为“拆派”、“保派”及“温和派”,这其实对于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毫无益处,这种对立的划分只能使专家除了在观点上对立外,也易在个人之间产生矛盾。作为专家,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专长,从实际出发,利用自己的经验为了城市发展及文保工作,多做一些实事,比如哪些该保,如何保,怎样发展,如何解决矛盾,而不应该为了坚持各自的观点,天天打嘴仗。——“所谓‘保派’的宗旨是希望多留下些历史遗迹,而所谓的‘拆派’则强调的是城市发展。总之,都是为了城市的未来在倾心沥血,为何两派不能坐下来,共同协商出一条科学之路呢。” 北京市规划部门一位专家的个人态度是:关于“拆派”和“保派”的形成,是因为历史上确实有好多东西消失了,大家都为此感到痛心疾首,但这是历史原因形成的,今天不应该去翻历史旧账,算个没完。城市的发展跟一个人的生活一样,昨天遇到麻烦了,今天也遇到了困难,但为了明天的生活是否还要继续呢?因此,也只能寻求新的办法。 “实际上,关于保护与发展间的矛盾是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升而发生改变的,现在知道过去的许多是错误的,但当时认识到的有多少呢?北京这座古城的发展没有什么可借鉴的成功范例,任何一步都是在小心翼翼地前行,向前迈出的任何一步,都以当时最需迫切解决的群众实际问题为背景,对于政府的务实态度,是不用怀疑的。”清华大学一位教授表示。 古都风貌的10类载体 中轴线 这是世界城市中历史最久、距离最长的人文景观线,有着深厚的政治的和道德的内涵。 坛庙祠祀 它们展示出君权神授,以礼治国,虚(制度)实(建筑)相融的精神网络。 宗教寺观 凡是在中国存在过的各种宗教和民间杂祀都有遗存(只缺失了原来三座东正教教堂),反映出中国首都海纳百川的气概。 皇宫、苑囿、衙署、贵族学堂 它们形象地记载着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土最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权力运作的构架。 民间会馆 容纳了全国各省和主要府县、主要行业的几百所会馆,标志了首都在全国的中心地位。 工商市井 老字号,行业街,五行八作,南北汇通,时尚店堂,描绘出首都特有的“浮世绘”。 王公府第 它们是封建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金字塔式社会结构的形象展示。 胡同宅院 大街小巷,明街暗巷,大宅门,四合院,小门户,山墙瓦面,大小门楼,记录着各色人等当时的宜居理念。 街巷古迹 辽(唐)、金、元各代街巷的遗址和名称,古树河湖遗迹,都是古都的印记。 近代建设 近代市政设施和各类欧式或仿欧式建筑,记录下北京社会经济近代化的历程。 北京启动旧城风貌 整治工程 晨报讯(首席记者 杨玉峰)旧城区的部分危旧四合院将得到翻新修缮,旧城沿街建筑外立面将按传统风格予以恢复——近日,北京市旧城街区风貌整治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将于明年上半年完工,所需巨资由市政府提供。 “这是一种新的保护思路和尝试,也是市委、市政府为改善旧城居民的生活环境做的一件实事。”市文物局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此项工程将对旧城区的传统街区、四合院及沿街环境进行整治,其中一些四合院的危险隐患将被排除,传统街区内沿街建筑的外立面也将被历史原有建筑形式取代,这些传统风格不是凭空想象,是按照历史延续的风格进行恢复。 据了解,这项工程将使旧城的街区更加干净古朴,改造后的旧城区风貌能洋溢出更多历史文化气息。据悉,南北锣鼓巷、东四、西四、皇城区域、国子监及什刹海风景区都在改造范围之内。 目前,市规委、市房管、市文物及相关专家联合参与的这项重点环境整治工程已经开工,预计明年上半年将正式竣工。 多些建议多做实事 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北京之所以会受到世人关注,首先是因为这里曾是古都,也是中国的首都,其次也因为北京的发展速度太快,人们的适应能力跟不上。如果换座城市,受关注的程度绝对无法和北京相比。南方有些城市是历史名城,但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重要历史文化痕迹早已荡然无存,有的城市的发展速度比北京更快,同样消失了大量民居,但也没见有什么争议。 被社会关注不是一件坏事,毕竟社会的多数关注都是出于良好的目的——希望我们能够多留下些遗迹、象征文化的承载物。但是有些声音却不怎么中听,一些所谓的资深人士,天天拽着历史旧账,又是出书,又是呼吁,摆出一副自己才是专家的样子。但实际上除了书成为畅销书外,再不见任何举动,也不见其提出什么合理化建议来。还有一些人,高举着“保护北京古都风貌”的旗帜,但实际上却没有一处是他们保护下来的,更没见他们向政府提供过任何保护方案、建议。其中有的呼吁者口中的“保护对象”,居然是自家的宅子,而且没有保护价值。 因为无章可循,没有可借鉴的最好经验,因此北京乃至全国的旧城发展问题需要集纳全民智慧——“作为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监督是件好事,但如果能够发挥媒体的影响力,能够调动市民、专家力量,为了城市的发展、历史遗存的保护出谋划策,寻找出破解发展与保护矛盾的科学之路,对于中国古城的未来发展,不都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这是清华大学一位教授的声音。 这位教授同时认为,古都风貌的保护工作的确重要,但解决多年生活在大杂院内、急需解决的实际现状的居民生活问题也是大事,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目前尚无可借鉴之路,但作为决策部门,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实际问题,不能只顾开发或者只管保护。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保护古都风貌,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因为这关系到民生大计,它不单是政府的事,更不单是专家的事。
北大华表 晨报记者 王颖/摄
什刹海胡同中的明清四合院 佟一博/摄
颐和园麒麟 晨报记者王颖/摄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李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