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停不下来的助人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03:04 中国青年报

  谭洪岗

  编前

  助人,本来是整个社会都认可并提倡的公德,但是,却有一小部分人,在他们助人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心理动因。比如,弥补自己未曾满足的需求,确立自己的价值感,以便把自己放在较高的、较优越的位置上……

  只是,所有这些,在助人成为“情结”之后,都容易被当事人忽略。所以,他们就这样一直透支着自己,浸润着他人。

  见过不少停不下来的助人者,只讲付出,不求回报。好像患了“助人者综合征”,为了维持自己因助人带来的优越感、权力感,有时甚至到了伤及自身生活的地步。这种行为在让我感慨之外,总还有些不是滋味儿的地方。

  一直相信,行有余力,则以助人。但见多了奋不顾身的助人事例(包括职业助人者和生活中的热心人士),总归有些感叹:人坚持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透支了自己的财力、物力或精力、体力,甚至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却仍然停不下来,这简直就成了“助人情结”!

  这种情结的形成和保留,多半有些背后的心因吧?

  以助人弥补自己

  未曾满足的需求

  有时,人会以助人的方式来弥补自己未曾满足的需求,但问题是,方式毕竟只是方式,不见得能真正弥补什么。

  见过一位中学女教师,全心全意扑在学生身上,学生成绩下滑或分心旁骛,她都会比学生本人和家长更着急、更上心。对工作投入得多,对自己和家庭便照顾得少。久而久之,她的家人抱怨不已,就连她为之全心全意付出的学生也并不十分领情。

  去做了心理咨询后,女教师才意识到,这些行为其实是因为她早年求学时经历坎坷,失去过珍贵的读书机会,抱憾多年,以至于现在见到学生不够珍惜大好学习机会,她总会扼腕痛惜。她拼命去帮学生,其实无意识中在补偿当年的自己。

  这算得上另一种意义的“过犹不及”了。若从人的内心需求看,可以说许多过度行为的背后,都有着内心的匮乏和缺失——人可能在内心迫切需要的驱动下,无意中重复做了许多事情,试图满足内心的需要。但由于不了解心里真正的需要是什么,采用的方式不合适,结果做的事情就成了无用功,仍然不能真正照顾到内心的需求。就像那位女教师,无意中试图通过帮助学生来弥补当年的自己,由于走错了方向,做得再多,她都不会觉得快乐。

  这类停不下来的助人者,若能了解到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或许能找出建设性满足需求的方式,而不必在无法持续发展的路上迁延太久。过度的言行很难直接减少,很多情况下也不必强行减少,只要了解真正的需求所在,便有希望找到更好的做事方式。

  在帮助他人中

  确立自己的价值感

  也有时,人不自觉地以帮助他人、对他人有用、被人需要来确立自己的价值感。听过朋友外出回来后惊叹:“发现在某贫困地区,做上帝太容易了!那里有些穷人家的女儿,只因缺少200元的嫁妆便不能结婚。才200元啊!”

  是啊,区区小数目就能改变另一个人的生活轨道,谁会吝惜呢?举手之劳,既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心情愉快,岂不两全其美?

  资助了近两百名贫困学生的丛飞也说过,他刚开始捐助的时候,就是想当英雄,他觉得自己就是救世主。在成都第一次捐了2000多元钱之后,听说这些钱可以让20多个孩子复学,他觉得自己特别伟大,那天走路都觉得头昂得比别人高。

  希望被人需要,喜欢帮助别人,这本来都无可非议。需要小心的是,有人把助人当成使自己心情愉快的一种手段,自己“爱上”做英雄、做拯救者、被人需要的感觉。

  某项行为成为习惯而被保留下来,一定是因为该行为被强化了(当事人觉得得到了好处,或避免了不利,都可以算强化)。感觉良好算得上是最有力的强化之一。然而,为了挣钱而奋不顾身和为了让自己感觉良好而奋不顾身,有什么本质差别呢?以权势地位、富贵荣华而骄人,和用自我牺牲、为人付出、帮助他人而获得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又能有多大不同?它们在舍本逐末上,恐怕是一模一样的。人的自我价值,不应该仅仅建立在让自己感觉良好上吧?

  拯救通常源于无法面对的内心无力

  如果为了找到做拯救者、被人需要的感觉去助人,这种行为持续下去,可能带来两种危险:

  一是不自觉地追求把自己放在较高、较优越的位置上,而难以真实地与自己、与他人接触。当帮助与地位、权力关系相连,人习惯于助人的同时,会不太习惯接受他人的帮助,或者以为自己不需要接受帮助,不可以接受帮助。

  然而,人与人的关系是本能地追求平衡的:一方付出了,另一方心怀感激地接受,并给以回馈,并且回馈的比接受的多一点儿;这一方接受了之后,也心怀感激并且回馈更多——双方都接受也都付出,平等而互惠,那才是令人向往的高品质关系。只索取不付出的人,固然令人生厌;若是有人只付出而不能接受,也难免让身边的人失衡而渐渐远离。

  另一个可能的危险是,习惯了做拯救者,为了助人而助人,未必能给别人真正有效的帮助。见过一则老笑话:几个小学生向老师汇报上周帮助别人的事迹。第一个说:“我在×时×地帮一位老太太过了马路。”老师嘉许。第二个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帮一位老太太过了马路,老师便奇怪起来。第三个学生又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帮一位老太太过马路时,老师实在忍不住了,问道:“难道你们三个是帮同一位老太太过的马路吗?”学生天真地回答:“是呀,她本来不想过马路,我们三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她扶了过去!”

  笑话自然会极度夸张,但它却指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为做好事而做好事、为做拯救者而助人时,能否准确判断哪些是真正有利于别人长远发展的?有没有注意到不要无意中限制了对方的能力和潜力,无意中替别人做主和承担,本意要帮助别人,结果却适得其反?

  事实上,爱做拯救者,常常是因为不能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弱小无力感,于是要把自己放在拯救者的位置,看着别人弱小、不能独立自主、无力自救、需要被人拯救。这容易让拯救者太累、让愿意依赖他人的受助者学不会独立、让不太自信的受助者放慢自我的成长。拯救者连自己的内心需求都还没有照顾好,能够一直分清楚别人真正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吗?

  可持续发展远比

  美好心愿重要得多

  只有助人的热心是不够的。前几年报载,有热心人接孤残儿童到家里来生活一段时间,他们觉得这些孩子遭遇太苦,于是十分宠爱纵容,结果惯出了孤残孩子的坏脾气,让他们变得难以合群。

  助人的效果如何,不以热心人的美好愿望为转移,也不以助人者牺牲和付出的多少为准绳。春秋时期,孔子的一个学生在赎回流落异国为奴的鲁国人后,没有向鲁国政府领取相应的酬劳(当时鲁国付酬鼓励人们赎救异邦的国人),孔子不但没有称赞这学生品格高、不贪财,反而大骂这个学生:你好心办了坏事!你这样做,使得别人也会不好意思去领应得的报酬,而人们不可能一直自己出钱去赎人,这样在外的国人被赎回的机会就少了!

  可持续发展,远比个人的美好心愿重要得多。

  常想起两则著名的小故事:一位商人走进地铁站时,随手扔给路边乞丐几文钱,忽然觉得不妥,匆忙回来,从乞丐面前的一堆铅笔中拿了几支,并说:我是买你的笔,差点儿忘拿了。我们都是商人,不是吗?数年后,他在社交场合遇到已是西装革履的昔日乞丐,乞丐向他致谢:是你唤醒了我!

  国外一位女士,对上门的乞丐(哪怕有残疾)一定要求他干些活儿才给钱或食物——即便那些活儿其实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会今天要求乞丐把门口一堆砖头搬到墙边,明天再要求另一个乞丐把砖头搬回来。面对子女的疑问,她回答:那对别人有意义,让他们知道他们仍可以自食其力!

  激发和促进他人的自尊与自立,令其有动力有能力去发展自己,其助人效果,常常强过施与金钱财物,强过助人者不明所以的自我牺牲。

  弱势群体可能需要额外的关注,但为他们争取较好环境、争取较公平机会的努力,效果很可能远远好过助人者自己背负重担去不断劳累地付出。

  只是,所有这些,在助人成为情结之后,都容易被当事人忽略。

  忽略的原因,主要是看不清自己内心的需求,沉迷于救助他人的良好感觉而暂时满足。同时,还有一重要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了匆匆忙忙,很少停下来审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反复做一件事时,有多少人能清醒地觉察到,自己实际上在做什么、究竟为何而做呢?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