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救灾机制体系已基本建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04:00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综合新华社北京22日电 民政部部长李学举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救灾机制体系已基本建立。

  李学举说,我国目前救灾机制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应急响应机制,今年以来,针对各地发生的历次自然灾害,国家减灾委和民政部共启动应急响应41次;二是紧急救援机制,目标就是保证灾民在遇到灾害的时候能够有饭吃,有衣穿,有居住地,有干净的水喝,有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三是灾后灾民的救济制度,主要包括灾害中倒塌房屋的重建和灾民灾后的生活救济。

  李学举介绍,由于我国的自然灾害频发,所以每年灾民的数量也比较大,其中需要政府给予救济的灾民每年在7000万人左右。

  逾4500万城乡居民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超过4500万城乡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包括2236.2万城镇居民和2311万农村贫困人口。

  李学举表示,我国的城市低保制度是在1997年建立的,而农村低保今年才开始建立,农村低保在不同省份起步也不一样。“但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的共同之处,就是要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能够达到最低生活水平。”

  对于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设定的标准不同,李学举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和农村对基本生活的资金支出不一样,“城市和农村相比,支出的资金量可能要大一些,农村相对要小一些,所以现在体现在各地的低保标准上是农村低于城市,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合理的现象。”他说。

  社会救助法与慈善法已列入人大立法进程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22日透露,社会救助法与慈善法目前已列入人大立法计划,民政部正积极进行调查研究,推动这两部法律的立法进程。

  窦玉沛说,社会救助法在八届全国人大和十届全国人大都先后列入了五年的立法规划,国务院也将其列入了立法计划。民政部对出台这部法律的调查研究目前已基本成熟,在起草这部法律时,把现有的城乡低保制度、灾民救助制度、农村五保制度,包括医疗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教育、司法、住房等方面的专项救助,都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力求构建一部城乡统一、标准有别、适应国情的社会救助法。

  对于慈善法的立法情况,窦玉沛说,民政部近年来除在国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外,还在国际上请了很多专家参与论证。在起草这部法律时,主要按照全面推进和必要规制的原则,对慈善的组织、慈善的捐赠、慈善的信托、志愿者服务、奖励与鼓励政策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规范。

  他表示,目前这两部法律经民政部审议通过后,还要报请国务院审议,由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进行审议通过。

  民政部:三项措施确保救灾款专款专用

  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表示,民政部正通过机制管理、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三项举措,防止救灾款被贪污或挪用,确保救灾款和社会捐款真正用到灾民身上。

  “民政部历来把救灾款和社会的捐助看作是救命钱、‘高压线’”,李学举认为,出现对救灾款和捐赠款违规挪用或贪污的现象,一方面源于相关官员的道德缺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监管制度的缺陷。

  李学举表示,民政部对新闻媒体揭露的每一起救灾款遭挪用现象都进行了及时查处,并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处罚。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