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炉热调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11:07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大学生回炉热调查(图)

  在就业压力之下,一些已毕业的大学生“回炉”再学习。

  □文/图记者王丽

  “这些年的工作经历把我教育得‘理性’了。”重新回到课堂成为学生,26岁的宋振勇笑着说,这些年所有关于工作的谈论一直都令他矛盾,“大学学的旅游管理知识一直没派上用场,也不是我喜欢的方向,毕业后做销售工作,觉得后劲不足,整个就是茫然失措找不到方向的感觉。现在我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能改变的很多,生活还有很多可能性。”

  在一定程度上,宋振勇的话代表了相当多像他这样重新“回炉”学习的大学生的心态。

  新学期开学在即,记者走访我市多家技工学校和培训中心发现,越来越多已经拿到大学毕业证的大学生重新回到课堂,针对专门性学科继续学习,学制短至3个月,长至2年。

  在这种“回炉”热潮的背后,除了惯常人们所关注的就业压力之外,“80后”标签之下的成长生态环境所形成的迥异于以往任何时代生人的个性特点,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根据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72.7%的人觉得跟上一代人比,现在的年轻人更不安于现状了。而直接影响这种“不安分”状态、生活中最没法将就的三大项中排名前两位的就是:职业前景不光明(51.1%)、工资收入不理想(51.2%)———对于“回炉”大学生来说,以学历论英雄的时代正在淡出,他们的生活也绝来不得半点将就。

  现象

  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毕业于西安交大的宋振勇已经工作了3年。在学校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工作后从事销售工作,回过头才发现,自己最喜欢的竟然是和这两个都不沾边的移动通信技术,毫不犹豫,他在一所名叫“IMTI英泰移动通信学院”的培训中心报了名。“刚开始,我一边上班一边上学,后来越来越发现移动通信中的乐趣和潜在的市场,就干脆辞职全心学习。”宋振勇说,从今年5月份开始学习后,自己不断反省,发现不能得过且过过日子,必须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然后做大做强。

  和宋振勇一样不愿将就工作现状而选择“回炉”的还有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李鹏。2003年走出校门的李鹏在高新区有一份待遇、前景都还不错的工作,但他却对此感到“害怕”。“众所周知,通信行业发展飞速,工作3年我开始感觉自己在某些方面力不从心,想到以后还会在精力、知识等很多方面感到乏力,我选择再学习。”和宋振勇选择同一专业学习的李鹏说。

  在另一所西安工程技术学院的技工学校,这种情况也得到了证实。李同学今年刚从省内一所知名的民办高校毕业,新学期开学之前,他选择计算机制图员的技师高级班继续学习。“有了过硬的技术和必需的职业资格证,总比空套子理论来得硬气。”说起自己的选择,李同学并不觉得后悔。该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郭学功告诉记者,由于他们学校招生起点低,所以来学习的专科或本科学生一般都瞅准了技师或高级技师的职业资格证及过硬的技术,有的人是看准了一些“蓝领”工作比“白领”更吃香、待遇更好,为了改善自己拿着大学学历但工作不好的现状来学习,也有部分学生是迫于就业压力提前来学习,“除了大学毕业证,还比别人多个资格证”。

  现状

  大学生“回炉”越来越普遍

  数字:“回炉”队伍在壮大

  记者从“IMTI英泰移动通信学院”培训中心了解到,从去年8月到今年7月报名学习的5个班共105人中,像宋振勇和李鹏这种为了“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而选择“回炉”的学生占到了1/4多。

  西安工程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郭学功说,他们学校本科、大专毕业生回炉技校这种情况从1993年就已经开始,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多。比如说,2005年有40多人,2006年有70多人,21日学校报到第二天,3000多名报到学生中“回炉”大学生大致有50多人。他们中很多人就是冲着考一个技师证或者执业资格证,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报名高级班、技师班的人很多。为此,学校今年还专门开设了本科班。同时,从“回炉”大学生群体微观分析看,“回炉”的大专生比本科生少、公办学校学生比民办学校学生少。

  据西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处彭炽副处长介绍,全市共有各种技校近40家,目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没有针对大学生专门进行相关的技能技术培训,全市具体有多少大学生“回炉”再学习也不太清楚,但肯定存在这样增加的趋势。

  高技术含量专业成“回炉”热点

  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学生“回炉”热点专业要么具有高科技含量要么具有高技能要求。

  以记者采访到的“移动通信专业”为例,这个相比较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和第二代数字手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因为融合了无线通信和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系统而成为行内人士青睐的新兴技术和新经济增长点。这样的前景自然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回炉”进行专门的学习。

  今年7月刚从西北大学软件学院毕业的腾涛(化名)正是冲着这样的前景而来的。“这个行业在今年至少出现30万~50万的人才缺口,该专业高级技术人员的年薪一般都在15万~20万元之间,像我本科学习的计算机硬件维护就没有这么好的工作前景了。”为了参加培训而放弃就业机会的腾涛说,一旦掌握了移动通信软件技术,加上自己的硬件知识,一定能在人才市场上脱颖而出。

  “光有广告理论知识肯定不行,还得有广告摄像与摄影、数字三维图形设计、数字平面图形设计、卡通设计、标志设计、CI设计等实际操作能力,不然哪个广告公司愿意让你练手还给你发着工资?”毕业于某高校广告专业本科、正在西安工程技术学院广告设计与装潢专业学习的刘娜(化名)非常实际地说。她认为,在学校理论的东西学了很多,但上手的机会太少,“回炉”可以弥补自己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的缺陷。

  就业压力是最主要原因

  说起“回炉”的原因,有着多年招生和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郭处长分析说,首先,在目前人才市场饱和情况下,大专学历证书或某些本科专业非常不好找工作,或者找的工作不对口待遇不好,比如很多学销售或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在超市卖东西,有的在商场卖手机,似乎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没有了一点用武之地。其次,很多以前很热门的专业现在出现供给饱和。像前几年比较热门的计算机、财会专业现在非常饱和学生无法找到工作,只好回到技工院校再学一门技术,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观念慢慢有所改变,以前大家都认为上大学是唯一出路,现在大学生工作也不好找,但好的技工专业从就业和工作待遇来说,丝毫不逊于本科生待遇。同时,国家政策引导职业教育,我国“入世”后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增长。他说,现在国家提倡学生上技校,一些高级技工证书和大专证书具有同等效力。就他们就业指导情况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跨国公司最需要的就是大量有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记者采访中发现,率性、重视自己的感觉,成为这一代青年人身上越来越明显的标签。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中心的调查表明,53.2%的人觉得无论工作还是生活,自己喜不喜欢是最重要的,40%的公众则认为做自己不太喜欢的事、和自己不太喜欢的人生活,太亏待自己了。

  忠岐是一名军校学员。他认为在军校所学的电子对抗还需IT知识的补充,而且IT更适合自己的口味,尽管军校毕业后他还要继续在军队工作,但正读大三的他仍然参加了技能培训,希望能找到职业和爱好的平衡点。已经工作6年的韩战峰在销售行业已经小有名气,但他还是辞职“回炉”。说起原因,他笑笑说:“为了换个环境,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跟能处在一起的人共事。”

  思考

  理性看待“回炉”现象

  客观说来,大学生“回炉”现象已出现了较长时间,关于这种现象的争论也有很多。在新学期即将开学,又有大批大学生“回炉”再学习的现在,争论还在继续。

  有人指出,大学生“回炉”上技校不光是西安的个案,这就提醒作为教育机构的高校必须进行反思,自己的专业定位和教育模式是否符合市场用人需求,“精英模式”的高等教育育人体系是否应该为职业教育让路。持此观点的人在疾呼“反思”的同时,时时将高校“改革”作为疗治良药。

  长期关注大学生“回炉”现象,并对这方面情况多有了解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处彭炽副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一定要理性看待“回炉”现象。对于苛责高校专业设置和育人模式的说法,他认为,高校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说改就能改的简单过程,而且只能是市场发生了变化,学校才能调整育人课程、学制等,学校的调整永远滞后市场变化,不能对高校强求太多。他个人认为,从就业角度讲,目前很多大学生就业面临供过于求的结构性难题,就业压力之下选择“回炉”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从人才资源角度说,他认为这是一种浪费,“因为要培养一个大学生,不仅个人、家庭要付出很多努力,国家也需要付出很多。”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