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苏珊•桑塔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13:08 青年时讯

  1988年,在《芝加哥论坛》的一次访问中,苏珊·桑塔格的儿子戴维·里夫回忆起他的母亲时,说道:“她能在同一个晚上去都市剧院看戏,然后再去利滋饭店吃夜宵。之后,凌晨2点到一个夜总会去听一帮知识分子的闲谈。第二天,她能依旧神精抖擞地再去会见不同的一拨人。她是一个好奇心永不满足,对世界充满兴趣的女人。”

  1966年,苏珊·桑塔格的《反对阐释》在美国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她立刻成为了纽约知识界的大明星。苏珊·桑塔格把对关于艺术批评的传统观念抛弃在一边,将她自身的审美感融入其中,在大量具体事例的应用后,形成了她独特的批评风格。

  旁征博引所带来的眼花缭乱让桑塔格同时代的老派批评家不安。在严格的,古板的学院派思维训练下,他们非议桑塔格思想的原创性。那些刻薄的评价不过是将桑塔格安放在一个“大众文化推销者”的位置。而她颇为花哨的普及学院派批评的手法,使欧文·豪甚至将她贬斥为“一个有把老奶奶的破布烂衫连缀成光鲜被褥本事的广告推销员”。

  作为《纽约客》的撰稿人,苏珊·桑塔格断断续续为这份知识分子杂志写了30年的稿子。而她之前所写的,被认为“走得太远”的文章,如今已经被看做是研究文化和艺术的经典,并为人们广泛阅读。

  桑塔格本人似乎对“批评家”的称呼不以为然。在她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中,《火山情人》(1992年)是她非常看重的作品。小说尽管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两个月之久,美国的书评界却反应冷淡。在桑塔格去世的一周,《纽约客》撰稿人琼·阿克塞拉(Jo an A c o c e lla )回忆起曾经采访已患上癌症的桑塔格:“她活在止痛药中,走路时,不得不低头看着自己的脚。

  但她依旧乐观,仿佛重生一般。之前,她仅仅是位评论家,但现在,她还是位小说家。”

  桑塔格强有力的意识使她与疾病做着顽强的斗争。患病初期,她非但没有被疾病打倒。相反,由病痛所引起的幻象和恐惧成就了她的又一部著作——《作为疾病的隐喻》(1978年)。

  2004年12月28日,纽约。苏珊·桑塔格最终没能从医院走出来。她的那间堆满无数本书的斗室从此开始蛛网集结,纸背落灰……

  苏珊·桑塔格的中文版译作:

  1999年7月,《论摄影》首次由湖南美术出版社推出;1999年,《恩主》、《火山情人》、《在美国》等长篇小说由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2003年12月,《反对阐释》、《疾病的隐喻》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2004年5月,《重点所在》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中国旅行计划》由南海出版社推出;2006年6月,《沉默的美学》由南海出版社推出;同年,《关于他人的痛苦》(6月)、《在土星的标志下》(7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2007年,剧本《床上的爱丽斯》(1月),评论文集《激进意志的样式》(7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激进意志的样式》

  苏珊·桑塔格/著,何宁、周丽华、王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年7 月,21 元

  这是苏珊·桑塔格生平第二本重要的文论集,是对于《反对阐释》所研究的主题的一种延伸,内容涉及电影、文学、政治等各个领域,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她关于色情文学作品的分析。其思路秉承了桑塔格一贯的风格,视角犀利,见解独特。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