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呼唤感恩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4日06:00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贫困大学生为何受助不感恩,反映了什么问题?

  襄樊做东爱心车队队长、的哥榜样张做东认为,这暴露出我们素质教育的严重滞后。现在的家长和学校,都过分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人格的健全、心理的健康成长。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连父母、老师的恩都不感,连好心人的帮助也无动于衷,只顾自己谋利,那未免太自私了,这样的人即使书读得再多、学历再高,对社会又有多大用处呢?

  而上升到文化层面,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认为,上述现象暴露的是我们整个社会感恩文化的缺失,由于缺乏感恩文化的熏陶,面对空前激烈的社会竞争、贫富差距的扩大,整个社会显得日益浮躁、功利与物化,人们的精神追求大打折扣。大学生们缺乏感恩意识只是其中的一个表象而已。

  “应该从小对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增强感恩意识,在全社会弘扬感恩文化。”襄樊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叶永涛认为,贫困大学生的物质资助固然必要,精神上的自立自强也更为重要,对贫困大学生不知感恩的行为不能放任,而应加强引导和教育。

  叶永涛告诉记者,去年,襄樊学院在师生中开展了感恩活动,要求学生跟家长写信、发短信,举行感恩教育图片展,该校中层干部与贫困生结成帮扶对子,除了物质上资助外,还逢年过节邀请贫困生到家中做客,一起吃饭、聊天,这些活动既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使之感受到家的温暖,也使学生们的感恩意识大大提高。

  针对部分受助贫困大学生缺乏感恩之心的问题,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2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民间资助是对我国资助困难学生政策的一个很好补充,应充分尊重民间捐助人的意愿。他建议,民间资助可以改变单纯给予的方式,给予的同时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比如变成某种契约的形式,在契约中加入受资助学生每年写几封信报告学习生活情况、报告成绩单以及经费使用情况,如果没有报告将停止资助等内容;或借鉴国家资助政策,资助的同时有一种激励机制,培养他们有一种报恩思想。

  这位发言人介绍说,国家资助政策的教育功能更加突出,效果也十分明显。比如,勤工俭学政策是要求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国家奖学金是要学生通过突出的努力才能获得,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则更是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来完成学业,并对未来要负责。

  显然,感恩文化的形成,不是资助者、受助者哪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而需要家长、学校、政府等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正如有识之士呼吁的那样,时下,无论是施恩者还是感恩者都还需要学习,学习用一种仁厚与不图回报的平等心去施恩,学习用一种感念的心态去接受别人的恩情。

  当感恩扎根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多了一份关爱,少了一份冲突,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记者 李剑军)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