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敦煌 穷尽一生逐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4日08:21 兰州晨报

  段文杰先生扎根大漠60年,把青春和热血全部奉献给了敦煌文物事业

  一头稀疏的短发,一双睿智而有神的眼睛,一脸淡定安详的笑容。九十高龄的段文杰就这样展现在我们面前。坐在轮椅上的段文杰因身体的原因,已不能接受记者采访,看着围在他周围的人群,老人也许还在想自己的一生之梦。

  回忆录中,他这样写道:“我有一个梦想,即使不能消灭贫困,但飘逸的飞天会指引我们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即使不能消除积怨,但拈花的微笑可以融化人类心灵的坚冰。”为了这个梦想,他一生走在探索和跋涉的路上……

  千里追梦赴敦煌

  1944年之前的段文杰与敦煌还不相识,一场张大千的画展改变了他的一生,是一次偶然,却也是人生的必然。出生于四川绵阳一个农户家庭的他考上国立艺专后,一直学习中国画。敦煌在他脑海里,仅是听说“当地文物流失,中国学者呼吁国家保护敦煌文物”一点印象。1944年,张大千将自己临摹的敦煌壁画带到四川举办展览,画展轰动了四川,一时门庭若市,观者如云。特意赶去看画展的段文杰观看了画展后,便下了要去敦煌的决心。

  1945年7月,段文杰刚从国立艺专毕业,立即和3位同学直奔敦煌,一行4人,真与当年玄奘大师西天取经的模样有几分相似,只不过他们的目的是去取“艺术之经”。几经波折,一年后,他终于来到了魂牵梦萦的敦煌。“当汽车驶入莫高窟时,激动的心情无法抑制,我跳下汽车便钻进了洞窟,目光贪婪地扫视,像饥饿的牛进了菜园子,饱餐了一顿。”多年后,段文杰在回忆录《敦煌之梦》中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情。

  从此,他住在马棚改成的宿舍里,开始天天临摹壁画。临摹是当时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不但完全再现壁画的恢弘气势,又能留下珍贵的资料。在那时知名度还不算太高的情况下,举办临摹品展览成为宣传敦煌的最好方式。

  段文杰的临摹方法与张大千不同。张大千的敦煌壁画临本,随意性较大,带有个人创作的成分。段文杰敬仰张大千,但他主张临本应该忠实于原作。在段文杰倡导的如实临摹原则下,几年间,一系列巨幅壁画临摹作品完成,这批作品成为日后对外展出的精品佳作。他完成于1955年的《都督夫人礼佛图》是这些佳作中最为突出的一幅。

  不惧风沙醉艺术

  “一画入眼里,万事离心中”。莫高窟处在西北沙漠之中,严重干旱缺水,全年风沙弥漫,这是一个艺术的乐园,但生活环境却非常严酷。为了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段文杰要徒步去四五十里外的县城。一次,段文杰赶着毛驴从城里买完东西想连夜赶回,却在荒漠中遇到了狼,狼与人对峙了很久,竟然放过了段文杰。虽然吃不饱肚子,但段文杰每晚都要提上棍棒到洞窟周围巡查一番,防止盗贼盗宝。

  1957年,妻子龙时英带着儿子从四川来到莫高窟,分别十余年的一家人终于团聚了。但和段文杰同来的人中,不久就有因为受不了恶劣的条件而离开的。此后不断有人来,又有人离开。

  没多久,一场政治风暴袭来,段文杰成了“革命对象”,掏厕所、挨批斗、写检查、被抄家。1970年,当段文杰面临着被“清理”回四川老家还是被“清理”到敦煌农村的选择时,他说:“我的家在敦煌,哪里也不去。”于是,他赶着牛车,扶着由于惊吓而患了精神分裂症的妻子,过起了两年的农民生活。

  但是,田间地头的他并没有放下醉心的壁画,“没事挑灯夜读,思考和研究我的艺术与美学”。这期间,段文杰对敦煌艺术的思考沉淀成一篇篇成熟论文:《形象的历史——敦煌壁画的历史价值》、《莫高窟第220窟新发现的复壁壁画》、《真实的虚构》等文陆续发表。

  学术之光照瑰宝

  1972年,段文杰又回到了让他魂牵梦绕的敦煌,重新开始了研究工作。而此时,国内外有大量关于敦煌学的专著盛行,尤其当有人做出“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国外”的断言后,他与同伴们苦心钻研,不甘落后,一篇篇材料翔实、立论准确、说服力强的论文纷纷出笼:中日合作出版的《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五卷本画册面世、会集30年来敦煌研究所研究成果的论文集《敦煌研究文集》出版、《敦煌研究》正式创刊……

  1984年8月,敦煌研究院成立,段文杰任院长。当敦煌文物研究院的第一份十年规划出台时,人才、保护、研究是其中的三个关键词,“保护好,研究透”是段文杰的心愿。渐渐地,敦煌研究院的文物保护工作从最初的依靠国外力量,发展到后来能平起平坐,时至今日,敦煌研究院已经可以为国外培养文物保护人才了。

  日日夜夜,段文杰的心全扑在了莫高窟,妻子龙时英的病情却加重了,正当他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陪伴他走过患难岁月的爱妻却永远闭上了眼睛,他含泪将妻子葬在敦煌,又开始了繁忙的研究工作。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87年12月将莫高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莫高窟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段文杰也一天天地老了。1992年年底,75岁的他被查出患有胃癌。手术后,走下病床,段文杰立即回到了令他魂牵梦萦的敦煌。

  1994年敦煌研究院主办了“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有来自16个国家的200多名中外专家学者参加。敦煌学研究不但回归故里,而且在回归中再次走向世界。中国的敦煌学研究也走在了世界前列,这也让段文杰实现了毕生愿望。

  1998年卸任的段文杰回到了兰州,但敦煌之梦依旧继续,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从远古一路走来,沙漠绿洲上沙岭晴鸣、月牙泉澈,茫茫戈壁见证了敦煌千年的辉煌与没落;向未来一路走去,石窟壁画上岁月无痕、魅力长存,拳拳之心铭刻着我的敦煌、我的梦。”本报记者魏娟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