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绕边建 中水灌农田  银鹭成就厦门第一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4日09:11 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 李世东 李良

  这里,曾经是福建省最贫穷的角落,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如今,这里是美丽整洁的“厦门第一村”。这就是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马塘村。厦门银鹭集团就坐落在这里。1985年,在马塘村土生土长的陈清水、陈清渊等6位青年举债3万元创办了这家企业。今天,银鹭已发展成为年产值25亿元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

  中水回用灌农田

  来到银鹭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绿草花木和整齐划一的现代化厂房。据了解,银鹭的创业者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没有大挖大填,而是巧妙地利用依山傍水的环境优势,尽量保留和扩大绿地面积。厂房靠边建设,让青山绿水居中,成为厂区布局的主骨架。

  银鹭集团曾经是翔安区的污水排放大户,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占翔安区的1/4。为了彻底摘掉污染大户的帽子,放开手脚谋发展,银鹭集团借全国节能减排的东风,先后投入3500万元用于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集团首先在锅炉节电、脱硫除尘、提高燃煤率上取得突破,实现了水、蒸汽、余热再利用,向清洁生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接着,企业又投资1500万元进行污水处理工程改造,把原先小打小闹的污水处理厂建成日可处理污水1.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

  这次改造最大的特点是中水回用。通过新埋设的中水回用管网,企业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的中水加以利用。目前,整个银鹭高科技园区内的道路、厕所冲洗和景观绿化等都用上了经过处理后的污水。

  然而,这也只是全部中水的一小部分。剩余的中水该如何处理呢?排放是最省事又不违法的办法,但宝贵的水资源和这一带农村严重缺水的强烈反差又使银鹭人放弃了简单排放。在周边村民的要求下,企业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农业专用供水泵站及供水管网。这样一来,周边的上宅、郭山、布塘3个村1.5万亩果园和菜地的农业浇灌用水解决了,银鹭集团也从根本上摘掉了污染排放大户的帽子。

  记者在周围的田间看到,原先十分贫瘠的土地,通过银鹭略带“营养”的中水灌溉,已经开始变得肥沃起来,长出了水灵的瓜果蔬菜。一位菜农告诉记者,如今他们不仅不必再为干旱缺水发愁了,还能比以往少施一遍肥。

  集体动员促减排

  为了加快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步伐,银鹭集团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拿出50万元奖金动员全体员工为节能减排献计献策。记者在几个分厂看到,墙报上写着十分详细的节能减排方案,不少车间都推出了节能减排措施。

  比如,吹瓶车间投资400万元,利用二吹的剩余压力补充一吹,一年节电400万千瓦时,当年就可全部收回投资。不少车间还改造了车间顶棚,利用自然光,大大节省了电能。今年,全公司节能减排预计可实现经济效益1100万元以上。2006年,银鹭公司的单位产值能耗比已经降到0.41,今年预计为0.39,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节能减排还推动了银鹭人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我们要建福建省最高档的生态工业园区。”银鹭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清渊表示,企业预计用5年时间,投资50亿元,建设8平方公里的生态工业园区,争取达到100亿元的产值。不久前,在省市环保部门的鼓励下,银鹭集团创建“国家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工作也正式启动。这也是厦门市第一家争创企业。启动仪式上,厦门市翔安区区长柯志敏与银鹭集团等5家企业签订了污染减排责任状。

  银鹭集团董事长陈清水底气十足地对记者说:“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是现代企业含金量最高的牌子,银鹭有条件,也有信心在这次节能减排工作中拿到这块奖牌。”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