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后人把作家告上法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4日09:47 南方日报

  将军后人把作家告上法庭

  作家吴东峰期待官司和解

  本报讯 (记者/郭珊)近日,广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知名报告文学作家吴东峰因为在一篇叶飞将军轶事的文章中,涉及另一位将军王胜昔日的负面事件,文章中个别描述字句惹恼了身在南京的将军家属而被告上法庭。记者获悉,南京白下法院受理此案后,双方律师经二次协商暂无进展,开庭前吴东峰曾致信王胜家人期待官司和解,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再度表达了对和解的期望。

  将军后人索赔6万元

  现任广州市文联副主席的吴东峰,迄今共采访了200余位开国将军,所著的《开国将军轶事》拥有众多读者。事情起因是吴东峰在北京某报发表署名文章《“杀了我的头也不检讨”——叶飞上将三五事》和在博客上刊登文章《“混血儿”叶飞》,这两篇文章中有两百多字涉及王胜将军。原告认为,文章对“王胜事件”进行了恶意篡改的描述,将我军二旅“把物资往大汶口搬运”定义为“偷运物品”,在描写时任二旅副旅长的王胜将军时采用了“傲气十足”,“二旅官兵即如鸟兽散也”,“副旅长王胜亦大惧,束手就擒,称罪不迭”等贬损、诋毁之辞,丑化了将军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侵犯了将军的名誉权,请求被告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6万元。

  昨日,吴东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真实是传记文学的底线,而文章中有关“王胜事件”一段事实主要是根据《叶飞回忆录》和他本人1995年2月26日采访汤光恢的素材,他认为关于“叶飞捆绑王胜带回”的情景表述都有依据,没有夸大或捏造事实,对于“王胜事件”的性质也早有定论,问题不在于基本事实,而双方分歧主要在于对一些文学化描述的界定上,而这个目前仍是法律上的空白。

  作者致信望官司和解

  吴东峰告诉记者,开庭前考虑到王胜家属史易年事已高,曾致信愿意和解此官司。吴东峰在信中说:“王胜将军是1927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是我军一位英勇善战而又忠厚老实的军事指挥员。笔者对王胜将军敬仰已久。我也是新四军的后代,曾在部队服役32年,并采访过200多位老将军,对为中国革命做出卓越贡献的老将军、老革命一直怀有深深敬意和感情,也包括王胜将军与阿姨。因此在写这篇文章时,决没有贬损王胜将军的任何意图。”

  信中还说对叶飞将军和王胜将军在此事件中的表现都是以表述事实为主,无褒贬某人之意。吴东峰表示,其实,在战争年代类似“王胜事件”的情况很多,那是特殊环境造成的,大多数读者都能理解,也不会因这样的情况而否定一个人的功绩。“我写过一百多位开国将军的轶事,也有写到他们打败仗的,走麦城的,犯纪律的,而他们的亲属都能理解,认为解放军将领也不是神,只要这样才能更真实、更形象、更全面地反映他们的风采。”吴东峰在信中还表示,很愿意写一篇王胜将军轶事,以全面反映他的战功和事迹。

  据悉,吴东峰的信是7月11日发出的,直到开庭前都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

  评论家称不必大惊小怪

  “纪实文学或报告文学能不能写有名誉有地位的人的问题和缺点?文学写作的自由空间究竟有多大?”吴东峰遭遇官司时抛出这些问题,也在广东作家当中引起强烈反响。有人担心,倘若吴东峰败诉,将会为纪实文学创作带来不小的冲击,可能会让相当一部分作家感到束手束脚,甚至就此搁笔。

  对此,广东省作协专职副主席吕雷却认为不必为此事大惊小怪,读者对作品提出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这只是极个别现象,谈不上文坛风向标事件,也不会有太大冲击。”他透露自己曾经读过吴东峰的《开国将军轶事》一书,认为写得很好,文字流畅,内容也非常有教育意义。他认为,作家要撰写一部数十万字的作品,行文中出现个别有争议的瑕疵是很难避免的,何况作者本人并非事件亲历者,只是根据当事人的回忆进行再演绎;另一方面,读者包括将军后人也不必要对作家求全责备。他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各退一步达成和解。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