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起应城大娘的背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5日04:51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本报记者韦忠南

  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受助资格的报道见报后,有人谈到,捐助者都是有钱人,理所当然应该捐一点回馈社会。对此,我脑海中再一次闪出那位应城大娘的背影……

  2006年本报开展“七助贫困大学生”活动时,一天下午两点多,一位衣着朴素的大娘满头大汗走进本报编辑部。她脖子上挂着一个黑色的挎包,双手将挎包紧紧地护在胸口。“这是2万元,我捐给孩子们读书。”她小声地说,双手稍显颤抖。

  大娘在沙发上坐定,不停地用手绢擦着脸上的汗水,一口气连喝了两大杯凉开水。她说,她是应城市人,今年62岁。早上8点,乘车从应城出发,中午在同济医院附近吃了个5元钱的盒饭。由于不熟悉路线,她步行到汉正街才找到了过武昌的公汽,“搭的士太贵了,我舍不得呀。”

  大娘坚持不说自己叫什么名字,她说:“只要孩子们能读书,其他的都不重要。”大娘还说,她和老伴都是退休工人,多年来,老两口省吃俭用,一分一分地攒……如今两个孩子都成了家,我和老伴每月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攒下的这2万元钱就捐出来,希望能帮帮孩子们。”

  送别的时候,大娘还是坚持坐公汽到汉口换长途客车,公汽来了,大娘小跑几步上了车。透过车窗,记者看到她略显苍老的背影在车内晃动……

  这几年,我连续参加过本报组织的7次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其间,许多捐款人,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富得流油”的人,只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善良愿望:当别人处在困境的时候,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吧。

  记者手记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