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账单”中 埋着父母无尽的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5日07:38 燕赵晚报

  □本报记者 红珊 通讯员 李扬

  距离高校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那些大学新生的家长们,近来并不比孩子备考时轻松多少。想到快要离家的儿女,他们又是欢喜又是担忧。于是,采购衣物、准备行李,包括教孩子洗衣服、用钱,只要是能想到的,几乎全都为孩子想到了。近日,记者在唐山走访了几位这样的父母,深深地为家长们那份舐犊之情所感动。

  离家越远牵挂的心越重

  □被访人:新生郑成的母亲

  郑成考进的是西南石油大学。如果不是高考前两个月因生病而住院,他的成绩可以更好。开学在即,郑成的妈妈每天都在想该为儿子准备些什么,生怕漏了东西。“校址在成都,毕竟离唐山太远了。儿子那场病又刚好,做母亲的怎能不多几分牵挂。”

  郑成的妈妈说,自从知道了儿子的录取学校,她看天气预报时就多了一个关心的城市。“成都室内外温差大,冬季又没有暖气,我就给儿子准备了一薄一厚两件羽绒服;那里的空气潮湿,内衣我也给他带了好几套,以免来不及换洗。”

  想到儿子大病初愈就参加了高考,而且考出了不错的成绩,现在又要离开家到外地读书,做父母的就更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对儿子的疼爱之情了。郑成的妈妈说,过去儿子从不注重穿戴,初中、高中六年一直是穿校服,这回考上大学,她和爱人一商量,花1000多元给儿子买了双名牌鞋和几件像样的衣服,还为他重新配了眼镜和手机。

  粗壮的汉子细微的心

  □被访人:新生刘文娜的父亲

  刘文娜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她的母亲因胃癌于前年去世后,家里便靠父亲打工来维持生计。别看刘文娜的父亲是个粗壮的汉子,可心细得令人感动。

  刘先生告诉记者,自从得知娜娜被北京一所高校录取后,心里就甭提多紧张了。一是因为家里条件有限,近万元的费用他一人承担起来很费劲;二是娜娜母亲不在了,他要担当起两个人的角色,唯恐哪里想不周全委屈了孩子。他说,自己的记性不好,为了让女儿带的物品齐全些,他总爱随身带个小本,想起一样记一样,就连一些常备药他都想到了。“虽说学校都有医务室,可赶上半夜有个头疼脑热的,还是手头有药方便。”

  尽管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但刘先生还是主张给女儿买个手机,以便父女俩联系起来方便。“女儿大了有她个人的审美观点,有些东西我怕买不好,就掏钱让她自己去买。可这孩子处处替家里着想,买的书包、过秋的衣服、洗漱用品都是很便宜的,加一块儿才200多块钱,手机还不足300元,只能接打、收发短信。”说起这些,刘先生有些声音哽咽。

  妈妈做的被褥才温暖

  □被访人:新生蒋庆庆的母亲

  蒋庆庆的母亲自从得知儿子考取了长春一所大学后就忙碌起来。她说,儿子长得又高又胖,家里的被褥都是“特号”的,她担心学校里的被褥短小冻着儿子,又担心学校外面卖的被褥棉花质量不好,影响孩子健康。于是,她花了近500元买来新棉花和被里、被面,用一周的时间,将薄厚两套被褥缝制停当。而后,又花200多元买了枕芯、枕套、床单各两套。

  “东西太多,到时我们两口子一块去送是肯定的。至于工作,请假呗!儿子一辈子的大事,谁都理解。”庆庆母亲说,儿子在家没洗过衣服,这些天正在教他洗内衣。考虑到长春天气那么冷,入冬后洗大件衣物容易冻手,她告诉孩子到时宁肯花点钱,也要把大件衣物送到洗衣房去洗。

  庆庆的父亲是个生意人,收入比较高,所以,近2000元的mp4、3000多元的手机、近千元的名牌鞋和服装,都已为儿子准备好,并且还准备买个笔记本电脑。庆庆的母亲说,算算儿子一年在校的费用就得2万元,但只要家里条件允许,还是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减轻一点儿对儿子的牵挂。

  家门口上学“备战”不打折

  □被访人:新生闫宁的母亲

  与考入外地高校的同学相比,考取唐山学院的闫宁算是比较轻松的了。学校守在家门口,不仅省去了开学携带大包小包的麻烦,而且还少了放假买不上回家车票的烦恼。但其父母的准备工作却丝毫也没有“打折”。

  闫宁的母亲说,还在儿子刚上高三时,她就开始准备儿子上大学的物品。朋友送的保温杯、单位发的毛巾被、被罩,她都舍不得用:“给儿子上大学用吧。”逛街时看到个好看的笔筒、床头灯,也提前买回来给儿子留着。如今打开她家的柜橱、床箱,到处都是给闫宁准备的物品:保温餐盒、保暖内衣、旅行包、雨衣、毛巾、手电筒……她说,虽然有些东西现在看来用不上,但大学期间会用到的。如果他想住校,这些东西基本也够用了。

  采访结束时,记者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尽管被访者的家境不同,但从他们各自的“账单”当中,却蕴藏着同样的“亲情”印记。但愿这些儿女们在入学之后不负父母希望,珍惜在校学习的每一天,将来在人生道路上有所作为。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