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人玫瑰,何求手有余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5日08:30 解放日报

  近日,某地工会组织一批企业家开展助学活动,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为何?就在去年,在主办方牵线搭桥下,19位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3000元不等。但令资助者失望的是,一年多来,许多受助学生没有写过一封信表示感谢。因此,部分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

  此事广受关注,引起热议。有人指责,受助学生为何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有人反驳,捐助者应怀着无偿无私的心态,为何要计较受助者的一封感谢信?

  “资助者与受助学生发生矛盾,这样的事具有一定普遍性。”本市不少高校教师反映。怎样的机制能使得对贫困生的民间资助更顺畅,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呢?

  对贫困生多些理解和宽容

  目前,高校贫困生接受资助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国家政府层面的资助,另一种是民间资助,后者是前者的重要补充。高校教师认为,民间资助不仅是经济上的援助,也体现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上海海事大学学生工作部长高树良老师经常为资助者与受助学生牵线搭桥。他认为,绝大部分资助者都是善良的好心人,不抱功利目的;绝大部分贫困学生是努力向上的,对社会怀有感恩之心。只是,他们可能因为年龄、阅历、文化差异的关系,没能在恰当的时候很好地表达这份感恩之心,引发了误解。

  不少教育界人士指出,贫困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比较特殊,难免个性内向,不善表达,甚至在接受捐助时有些自卑。资助者不妨多一点理解、宽容和耐心。如果暂时没有得到一句感谢,也不要轻易从道德层面对受助学生进行谴责。

  高校更喜欢“盲助”形式

  不少高校表示,相比“一对一”或“一对几”的资助,他们更欢迎“盲助”形式。东华大学宣传部长王克斌老师认为,社会企业、好心人捐赠助学款,最好由学校统一管理和运作,根据捐助者的要求设立不同类型的助学金;学校需掌握每个贫困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表现等动态情况,然后给予不同层次的资助。王克斌认为,资助者怀着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善心,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钱究竟捐给了哪个人。而作为贫困生,从基金中得到资助,心里会比较坦然一些,不像“一对一”资助那样背负着“人情债”。

  当然,如果资助者非常希望采用“明助”,学校也会牵线搭桥。但不少高校表示,不希望资助者或企业提出“附加条件”。

  “中介”要发挥“黏合剂”作用

  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民间资助如采用“明助”形式,资助者和受助者之间的“中介”一定要发挥好作用。不仅仅是在双方结对的时候开个会、拍拍照而已。

  上海海事大学从2000年起,组织贫困学生与上海家庭结对,学生不仅受到好心人资助,还能走进上海人家了解民俗民风。迄今,已结了100多个“对子”。“这期间,也有过痛苦经历。”高树良告诉记者。曾因为隔阂甚至误解,有的“对子”自动解散了。

  学校如何发挥“黏合剂”作用?海事大学派专门老师指导结对活动。学校经常搭建平台,让资助和受助双方能沟通交流。


本报记者 徐敏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