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6日05:30 杭州日报

  本报评论员戎国彭

  广受瞩目的湖北襄樊取消5名贫困生受助资格事件,这两天又闹出不少“猛料”,感兴趣的,上网多看看。

  之所以对此热点也想说几句,除了觉得昨天魏英杰的吴山时评《感恩之心不是逼出来的》言犹未尽,也与自己曾参与组织过此类活动并资助过5名贫困生的经历有关。

  首先我觉得众多媒体报道这一事件时,把取消受助资格的原因归结为“不知感恩”,简单粗暴了。

  对于许多捐助方来说,资助,并非是一次性行为,在受爱心与良知的驱动下拿出钱财之后,接着还有一份牵挂,这更重要,因为他们由此开始了关怀对方的精神之旅。他们没指望有所回报,在乎的,是心灵的呼应。但是,如果这番付出连个回应都没有,当然要伤心、灰心的。基于此,我认为把捐助行为的动机归结为求得对方感恩于己,是贬低与歪曲。

  对于某些受助者来说,由于他们身处比较封闭的乡村“熟人社会”,跟外界接触机会少,不及城里人身处“文明社会”,在待人接物的“礼数”上,容易有所失缺,这也在所难免的;即便心存感激也以沉默来表达,也不在少数。更重要的,是自卑者常怀有比常人还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他们往往理智上明白需要接受资助,而情感上未必那么乐意接受,而是为自身的现实条件所迫,不得不接受。当然,另一种心理也存在,即习惯于接受,安之若素、波澜不惊,那是在抛弃自尊乐于实利之后。有报道说,其中的一位贫困生认为将来回报社会就是感恩了,这种省略了回应捐助者前提的回报,我觉得是不大牢靠的,也有点强词夺理,而且我怀疑有的媒体太习惯于炒作、太会“策划”、太会设局“演戏”,并没给受众呈现“原生态”。

  表面上看,捐助方与受助方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实际上,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在主观愿望与实际行为上,很容易错位,因此非常容易产生误解,发生误会甚至导致不欢而散。这就对组织方提出了要求,他们有必要在发起诸如此类的慈善活动时,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不要把问题想得太简单,要事先设计好一些契约规则,还有必要尽可能多地给双方提供沟通信息交流感情的渠道与机会。组织者动用自己的权威主办这类活动,哪怕出于政绩考虑也不为过,但还得兼顾人之常情,把善事尽可能做完善。

  可以说,公众热切关注事件并议论风生,其意义已超出事件本身。与其说关注感恩,不如说热衷于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其中的焦灼、忧愤与企盼,都是有现实依据的。悲观的人,可以据此确信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乐观者则可以从中感受到向善的社会洪流奔涌而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