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和岁月是成正比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6日08:50 南方日报

  秦牧夫人紫风:耄耋之年再编《秦牧全集》十二卷

  爱情和岁月是成正比的

  采写/本报记者 郭珊 实习生 邓碧波 摄影/刘力勤 实习生 高笑

  2007年,著名作家秦牧离开我们十五年了。最近,《秦牧全集》增订版十二卷即将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对所有喜爱秦牧的读者和秦牧的研究者来说,都将是一大盛事。记者闻讯前往秦牧夫人紫风住所拜访了这位年逾八十的老人。

  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紫风老师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墙壁上,一面挂着秦牧的大幅油画肖像,画中的秦牧淡定睿智,另一面的镜框里,嵌着紫风的青春面庞,那是风华正茂的妙龄。紫风脸上是明媚的笑容,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盈盈地望着对面的秦老--时间与空间之隔就在几米的距离内定格。

  在广州岭海老年公寓的这间十几平米、略显拥挤但整洁明亮的屋子里,紫风向记者讲述了丈夫秦牧离开十五年以来的晚年生活和心境。

  关于《秦牧全集》

  这次出版的《秦牧全集》增订版十二卷是目前收录秦牧作品最全的一个集子,是研究秦牧作品最全的参考资料。最近发现的被收进教科书的秦牧作品多达五六十篇。

  记者:秦牧去世的这十几年时间,出版的各种文集和全集有25种、38卷之多,这次编辑出版的《秦牧全集》跟以往的文集相比有什么特点呢?

  紫风:秦牧生前其实并没有想过出全集,文革期间我们家被抄了十几次,一些衣物、书籍和资料都没有能够保存下来,文章散落各处,编全集困难很大。直到199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秦牧全集》十卷本。

  2004年,我们把秦牧那些没有收录的佚文以及一些相片和资料,编成《秦牧全集·补遗卷》一卷出版。但是这两个本子前后隔了十年,一些研究者和读者给我写信说很难买齐,希望能够将两个本子合起来出版,而出版社也有这个意向,再加上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出版集团也大力支持,这次出版的《秦牧全集》增订版十二卷是在《秦牧全集》十卷本和补遗卷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搜集、拾遗、订正勘误、统一编辑体例精心编排而成的。

  记者:这次出版的《秦牧全集》一共十二卷,包括1994年出版的《秦牧全集》十卷和2004年出版的《秦牧全集·补遗卷》一卷,增加的一卷是什么内容呢?

  紫风:增加的一卷是后来新发现的秦牧佚文。事实上,在《秦牧全集》十卷本出版之后的十年时间里,我们不断发现、寻找、搜集海内外热心读者寄来的秦牧的佚文和资料,这些失而复得的佚文对秦牧的研究者来说都是值得参考的资料。到现在为止,收进各类教科书的秦牧作品有五六十篇,有的入选香港、东南亚地区和日、韩、新加坡等国中小学课本。前不久我还收到香港寄过来的一本教材,收录了秦牧的《小动物的本领》一文,这篇文章是以前全集本没有收录的佚文。我们特地将这些新收录进教科书的文章列成表,放在第十二卷后面。可以说,这次出版的《秦牧全集》增订版十二卷是目前收录秦牧作品最全的一个集子,是研究秦牧作品最全的参考资料。

  关于秦牧

  我认为是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在支撑着他,他的肩上一直担着两副担子,那就是工作和创作。

  记者:前一段时间,有关部门组织评选最能代表广东的作家,秦牧也是候选人之一,您觉得秦牧是最能代表广东的作家之一吗?提到秦牧,您最先想到的作品会是哪些?

  紫风:秦牧是不是能代表广东的作家我不知道,秦牧的文章非常多,哪些最能代表秦牧个人也不能确定。我认识秦牧是在1942年,那时候他在中学教书,同时也写文章,其中一些文章编入开明书店出版的《秦牧杂文》。这本杂文集中有很多文章我是很喜欢的,比如《伯乐与马》、《拿破仑的石像》,《伯乐与马》这篇文章文字非常精炼,用意很深。这些东西都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作品了,后来的作品就很多了,艺术上也成熟了,要说我最喜欢的文章真是一言难尽。《伯乐与马》这篇作品是他最早的,所以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记者:秦牧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您认为是什么在支撑着秦牧的写作?

  紫风:我认为是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在支撑着他,他的肩上一直担着的两副担子,那就是工作和创作。在秦牧的有生之年,他一直像一个勇敢的斗士,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一腔热情而写作。他曾说:一个文艺工作者如果对社会没有使命感,对人民没有责任感,是断然写不出任何优秀作品来,对他所处的时代也起不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他用秦牧做笔名的意思是:”在结束了秦朝的暴政之后,在关中放牧,过着和平劳动的生活。“

  秦牧的一生非常坎坷,少年时期在贫民窟里住过,抗战时期颠沛流离,还长期被列入国民党黑名单。解放后的四十多年时间,秦牧一直做着非常繁重的编辑工作,文革中又被点名批判,饱受迫害。秦牧曾经向一份杂志这样解释他对幸福的理解:对人民事业有所贡献,又受到人民的爱护。秦牧的一生就是对一个作家应该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好的诠释。

  记者:作为秦牧的终生伴侣,您觉得他最让您感动和难忘的品质是什么?

  紫风:秦牧始终保持着一颗温软的孩子心。即便是年纪很大了,这种童心从来都不曾失去过。他不抽烟不喝酒,但却像个孩子一样喜欢吃零食,所以口袋里什么时候都会有一些小零食。他非常喜欢养小动物,他养过一只两三斤的小野猪,后来从楼上掉下来摔死了,秦牧为此很难过。

  秦牧很善良,我们在桂林时,他在烧鹅摊上,给小乞丐买烧鹅吃。抗战时期,我们住在遵义的一座古庙,国民党抓的壮丁被捆住手脚住在外面的厅。那时是寒冬腊月,天气非常冷,秦牧看见一个壮丁冻得瑟瑟发抖,就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他穿。秦牧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人,看到别人受苦,他就很难受,他希望用自己的一点努力减轻别人的痛苦。

  记者:秦牧故居已经进入布展阶段,听说您将为故居捐献一批珍贵的秦牧手稿和物品?

  紫风:首先我要说明的是,秦牧所有的作品都是没有手稿的,秦牧一般写完就把手稿邮寄给杂志社,所以手稿都没有能够保存下来。我要捐的秦牧纪念品很多,比如一些书籍、相片、衣服、电话本、秦牧用的笔、眼镜和他生前非常喜欢的海螺工艺品和录像带,以及朋友送给他的一些字画等物品。

  关于晚年

  我得感谢我的工作,是大量的工作救了我,身体好我就工作多一点,身体不好就少工作一点,不工作的时候就是我生病住院了。

  记者:秦牧离开您的这十几年时间您是怎么过来的?没有伴侣和子女的晚年会不会觉得很孤独?

  紫风:没有子女的照顾,孤独的感觉偶尔也会有。但是我得感谢我的工作,是大量的工作救了我,身体好我就工作多一点,身体不好就少工作一点,不工作的时候就是我生病住院了。这些年我组织研究秦牧创作的各种座谈会、纪念会、专题研讨会,接待各界文化人士,处理信件,联系出版事宜,还要整理自己的散文作品出版。我为广州颐老会工作了20多年,从1978年开始筹划创立到1981年正式成立一直到2004年,我担任了颐老会副秘书长和老年会副会长的职务。当年一起创办颐老会的十七个人现在只剩下五六个人了。现在我正在写秦牧回忆录,计划写十几万字,已经写了三分之一。

  记者:您和秦牧是非常有名的文化界伉俪,您曾经说过:爱情和岁月是成正比的。秦老离开您已经有十多年了,您如何看待和他的这段感情?

  紫风: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越久,了解越多,感情就越深厚,就像酿酒一样,酝酿的时间越长,酒香就越醇厚。我和秦牧一起生活了50年,经历了很多的坎坷和磨难,我们不仅像一般夫妇一样非常了解对方,而且因为我们都属文化界,工作上也可以为对方互相提点和帮助。可以说,秦牧是我的知音、诤友和战友。文革期间秦牧被关押起来受批判,在英德干校时亲友断绝来往,日子很不好过,我每个星期都给他写一封信。在那个环境里当然不会在信中谈情说爱,我就在信中跟他谈我学习和生活的感受。我想让他知道,虽然他饱受冷遇甚至是虐待,但是他并不是孤独的,依然有人关心着他。秦牧去世后的十多年时间,因为担任秦牧研究会工作和写回忆录的缘故,我看了很多有关他的资料,包括他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对他的了解反而比他在世时更多更全面了。

  人物档案

  紫风原名吴月娟,广东台山人,194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早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民主革命斗争,1942年后历任桂林《广西日报》记者、编辑,《中国工人》周刊编辑,《广州联合报》、《广州日报》副刊编辑,《作品》杂志编辑,广东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广东秦牧创作研究会会长。出版有《樱桃和茉莉》、《渔歌飘荡的时候》、《这里有一条爱河》等散文集。

  图:

  正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代著名散文家秦牧的夫人吴紫风。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