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极想到南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6日09:06 南方都市报

  ■知道分子之葛剑雄专栏

  最近,俄罗斯用潜艇将国旗插到了4600米深的北极点,以此宣示对北极15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主权要求。美国、加拿大等国也纷纷行动,或否认俄国的行动,或表明自己的立场,对北极的争夺看来将越来越激烈。

  北极地区毕竟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却是一个有140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大陆。尽管现在还基本为冰雪覆盖,然而随着气候的变迁、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南极大陆和那里蕴藏的资源恐怕很难一直独善其身。

  实际上,从二百多年前南极被发现起,一些国家就纷纷宣布自己的发现权和命名权。它们除了将南极的海豹、企鹅当做掠夺对象外,还宣称南极某一部分是本国的领土,有些地方甚至有几个国家都声称属于本国。只是由于南极的生存条件实在过于严酷,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真正行使对这些“领土”的管辖权。

  所幸自1961年生效的《南极条约》规定,南极洲只应用于和平目的,冻结了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即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但不允许任何国家提出新的领土要求。1980年签订的《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简称《南极公约》)重申和补充了这些内容,继续冻结各国的领土要求。

  但是,即使不考虑南极大陆可能埋藏的其他资源,南极的冰山就已被当做未来主要的水源,有的国家已在筹划从南极取冰。而且冻结总是有年限的,一旦到期,或者有人不听条约约束,对南极的争夺就势所难免。到时由谁来解决矛盾呢?世界各国,联合国,还是某些国家?无论如何,《南极条约》和《南极公约》是协商的框架和解决的基础。中国不是《南极条约》的缔约国,因为中国开展南极的科学考察,参与南极活动是比较晚的,直到1985年才在乔治王岛建立长城站,1989年在南极大陆边缘建立中山站。正是这些科考活动使中国能成为《南极条约》的协商国,对南极事务有了一定的发言权。近年来,中国的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的最高点,并由中山站深入南极内陆,为建立新的科考站做准备。但与其他大国相比,我国在南极的活动还是很有限的,美国早已在南极点建立了庞大的科考站,夏季可容纳数千人,各类设施应有尽有,俨然一座南极城。俄国与法国分别在南极的磁极点和最冷点建有科考站。就是一些只有数百万人的小国,也不惜投入巨资,常年保持着科考站和科考活动,花的钱不比我们少。

  《南极条约》规定在南极洲的活动只能以和平为目的,禁止任何军事活动,但不禁止为了科学研究或任何其他和平目的而使用军事人员或装备。2001年我在长城站时,就看到附近其他国家的科考站都有海军、空军人员,使用军事运输机、直升飞机、装甲运输车、军舰等军用设备。他们的解释是,这些人员和设备都是为科研服务的,是和平目的。但中国的科考站中不仅没有一位军人,这类设备也一律不用。政府代表团去慰问时,只能向乌拉圭站租借直升飞机。我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但既然《南极条约》有这样的规定,我们为什么不能充分利用呢?

  中国从未对南极提出过领土要求,今后也不会这样做。但为了维护《南极条约》,使南极的未来能造福于全人类,中国应该在南极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天的北极或许就是明天的南极。 (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