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好网友再做好邻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15:05 金羊网-羊城晚报

  浓浓的邻里情,曾经被高楼大厦阻断;广东自有了社区论坛后,“野猪”们又开始创建一种新型的邻里关系

  人这一辈子,往往在三个社会圈里穿插,工作圈、朋友圈、邻里圈。

  可从西关老屋,到宿舍大院,再到如今的商品房小区,人们住得越来越宽敞,却感到邻里关系越来越疏远。只有透过窗户灯光,你能猜到,邻居回家了;听到门响,邻居清楚,你上班去了。旧时邻里之间的信任感、体谅情,去哪里了?老百姓呼唤,邻里情,回来吧!

  过去,老百姓安下一头家,一住就是大半辈子。在宿舍大院里跟邻里处好关系,才能住得舒坦,几十年守望相助下来,当真是“远亲不如近邻”。

  住在天河公园临近小区的李先生,住着豪宅,至今仍怀念小时候“偷汤”的“桥段”:“以前巷子里大家住得挤,每天早上,师奶们都把家里的煤球炉抬出来,小火煲上一锅靓汤。我们这些顽皮鬼,最喜欢快到中午的时候,拿个勺子,一锅锅汤尝过去,有的汤特别香,小伙伴你一口,我一口,勺子浸着大家的口水,能把大半锅汤都尝掉!怎么办呢?拿点自来水兑上!”“可惜,这种日子……”说到最后,李先生总是摸摸小儿子的头,一脸遗憾。

  除了高楼大厦,隔断了浓浓的邻里情。社会的流动性增大也是原因之一。过去,几代人固定在一个城市繁衍,如今,不少人都成了“漂一族”,几年换一个城市简直“小菜一碟”;过去,一个工作单位的人住在一个大院,上班不见下班见,现在,大家都是“买房族”,看中哪里买哪里,同事同小区,反而成了“小概率事件”;过去,房子一住就是一辈子,现在,三五年搬次家也不是啥稀罕事。“我不知邻居根底,也不打算在这里长住,何苦费心跟邻居混熟?”住在广州天河的关先生说得实在。

  如何改善邻里关系,成了晚报“常做常新”的话题。1998年,广东商品房小区初露峥嵘,晚报就报道了增强小区凝聚力的尝试。在《增强小区凝聚力,发展商殚精竭虑》中,介绍某小区内除了各种娱乐配套设施外,还特别计划增设一个兴趣培育中心,琴棋书画、外语、电脑、烹调、芭蕾舞等学习班一应俱全。通过业主联谊会、居民运动会、荔枝节、文化周、兴趣培育中心等,陌生的业主在共同的兴趣下相识、相知,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

  其实,邻里守望相助,本是天性。如今走进网络联系,走下网络熟悉,已经成为新邻里关系的助燃剂。

  有专家分析,网络之所以能帮邻里熟稔“牵线搭桥”,主要是因为它承担了一种筛选的功能:假如你住在某小区,吃喝玩乐,想找邻居,直接去敲门,可能太过唐突;但只要在社区论坛上发个帖子,感兴趣的“野猪”(业主)自然会“应者如云集”,而且几乎不用任何费用,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此外,在社区网络里聊聊天,因为不用面对面,大家往往都以最真诚的本性示人,赞同你的观点,就“我顶”,否定你的观点,直接“BS(鄙视)”,一来二往就成了好网友。等火候差不多了,再走出网络,在真实世界中见面,大家不用客套,直接就能找到最“HIGH(热火)”的话题,新的亲密邻里,不知不觉中,水到渠成。

  

先是好网友再做好邻居

  图:1989年,广州西关耀华大街,和谐的邻里关系。现在,这种关系连同老屋已不多见 本报记者 叶健强 摄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