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的27个细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17:02 深圳晚报

      深圳经济特区满27岁了,这个城市走过的每一步都看在老深圳人的眼里,听在新深圳人的耳中,记在所有人的心里

      深圳以短短27年的光阴,跻身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城市之列,这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27年的光阴并不久远,然而,对于一个以惊人速度发展的城市来说,很多刚刚逝去的东西,便已经恍如隔世。回忆深圳特区27年中的一些细节,会给人时空变幻莫测的错觉,更使人由衷感叹这座城市成长的轨迹。

      不是你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不要说二十几年,就是十几年来,深圳很多消逝的名词会让你猛然觉得什么是“日新月异”,什么叫“斗转星移”。还记得当年买股票的票据吧?还记得“二哥大”吧?还记得南塘汇食街吗?你在那里吃过宵夜吗?还记得皇岗口岸的“不夜天”吗?现在变成了皇御苑;还记得吃蛇肉火锅最出名的巴登食街吗?现在变成了中信广场;还有黄木岗食街啊,冬瓜岭啊……

      都是些遥远的记忆了。

      从一个渔海薄田的边陲小镇,到今日欣欣向荣的大都市,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脚印都值得我们珍惜,都不可抗拒。

      岁月兀自向前奔流着,深圳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27年骄傲的岁月。

      城市记忆篇

      一座城市总有属于自己的城市记忆,无论是否辉煌,是否平庸无奇,正所谓“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1、“春天的故事”与“画圈”

      提起深圳,有一个名字是永远绕不过的——邓小平。

      一个地道的深圳农民可能不知道“千里挺进大别山”,但他一定会铭记“邓小平”这个名字。不要把深圳本地人当成鼠目寸光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探索所付出的,是三言两语说不清的。

      邓公是深圳神话的缔造者,是深圳今日成就的奠基人。邓公在这里“画了一个圈”,让这个边陲小镇做了一个试管。他老人家在1984年和1992年两次“南巡”,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向全世界讲述了“春天的故事”。

      莲花山山顶广场的小平铜像,深南路旁的小平画像,仙湖的邓公手植高山榕,是深圳人表达敬意和怀念的经典场所。他们的脚下,常年鲜花不断。这是一个杰出领袖在平民心中引起的淳朴真挚的情感牵动。

      2、“工程兵”与“大工地”

      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仿佛一个大工地。

      数万名集体转业的工程兵,成为了深圳的拓荒牛群体之一。

      1984年,高160米、53层的国贸大厦仅37个月便竣工,创造了3天一层楼的奇迹,从此成为“深圳速度”的象征。

      南头半岛的“蛇口”闻名全国,是因为马路边的一块标语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蛇口确是一个创造了奇迹的地方,就连蛇口工业区集体宿舍里的规章制度,都上了当年的《读者文摘》。

      3、春节“空城记”

      特区成立最初的十几年,每到春节,深圳就会变成一座空城,移民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在这个时候分外浓稠。

      大年初一的深圳街头,几乎没有人和车,酒楼、娱乐场所关门大吉。就算有餐厅在营业你也不能进去,大厨都回家了,那菜肯定难吃。

      那时,深圳到处写着“深圳是我家”的宣传口号,因为谁都不把这里当成“家”。时过境迁,现在,你说深圳不是他的家,他说不定会跟你急。因为,这里已经洒下他的汗水,见证他的青春,是他生命里的印记。

      4、“水城”的记忆

      老深圳对于当年的几场热带风暴恐怕铭心刻骨:著名的交通要道路段罗湖穿孔桥下以及其他低洼处,大多水深过膝甚至齐腰,这个城市成了汪洋泽国。最出名的黑色幽默,莫过于当年的贵宾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陛下在富临酒店下榻,最后硬是用船“救”出来的。

      5、深南路仅够两台车并行

      深南大道是深圳人标志性的城市记忆之一。深南路最初只有2.1公里长7米宽。1980年,一支由600名陆丰建筑工人组成的队伍进驻深圳,硬是用手和锄头,一寸一寸地挖出了最初的深南路。经过一年奋战,从蔡屋围到当时上步工业区的深南路第一段修通了,虽然宽度仅够两台车并行,但在当时已经是特区最长的路了。

      十几年前,深圳路上海宾馆以西多是土路,两边还是水沟,沙河路段还要经过一座坑坑洼洼的木桥。

      6、上海宾馆就是城市边界

      老深圳都还记得,当年的上海宾馆就是城市的边缘。莲花二村和莲花北的“福利房”简直就是建在荒郊野岭,更不用提什么梅林、松坪山了。

      当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些曾经风光的建筑寂寞消亡。深圳第一家中外合资三星级酒店——雅园宾馆,2003年底宣布停业,现在成了废墟。

      7、“边防证”和“沙头角证”

      当年,深圳“边防证”一证难求;深圳人大多没有常住户口,需随身携带暂住证,否则就有被送往樟木头收容所的风险。晚上散步,或者坐中巴时因打盹儿一不小心坐过了头,出了“二线关”,再想进来就要犯天大的难。

      当时每个单位每个月几十个“沙头角证”的指标绝对不够用,要到处“拆借”。能办到“沙头角证”的人很牛啊!

      8、“三来一补”

      深圳可说是“三来一补”的故乡。“没有20年前打工仔的血汗,就没有今日中国这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这是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的观点。深圳特区成立以来,经历了从“深圳加工”到“深圳制造”和“深圳创造”的转变。

      9、从两台大巴到地铁

      1978年,深圳只有2台公共汽车,从东门到侨社的线路,一天往返一次。今天,深圳拥有了9700多台公交车,48家公交企业。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的突飞猛进,深圳还在综合治理交通工作中提出了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

      2004年,深圳地铁开通,16个月内5次提速。到2010年,地铁1到5号线将全部建成。届时,轨道交通公交分担率将达到20%。

      10、中英街

      特区建立之初一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中英街成为“特区中的特区”。到了中英街,便能感受到“踏上香港土地”的那种新奇。

      然而,去中英街最大的目的还是购物,买香皂、丝袜、金首饰等等,满载而归很是沾沾自喜。

      如今深圳有了更多的购物天堂,深圳人到香港购物也只是“举步之劳”。

      生活记忆篇

      深圳人常常感慨说:每一次出差都是一次热爱深圳的再教育。是啊,环境宜人、山海醉人、服务细致、想吃啥吃啥的深圳让很多人感到骄傲。

      11、“淘金梦”

      对于当年的内地人来说,深圳“遍地黄金”。最早来到特区的人们,对这句话有着切身体会,许多人在这里传奇般地掘到了“第一桶金”。

      然而,大浪淘沙,很多人在这里几经沉浮,甚至销声匿迹。已经伏法的高森祥与陈炳根、王建业则成为“贪官”的代名词。

      12、铁皮房、搬家、跳槽

      铁皮房,是老深圳人挥之不去的空间记忆,尽管里面冬冷夏热,但铁皮房依然在老深圳人心中留存着一种温馨的情感。

      绝大多数深圳人都有几经折腾的“搬家史”和“跳槽史”,可以写一部充满喜怒哀乐的小说。

      搬家公司是应运而生的好生意。1988年成立的深圳市首家国营专业搬迁公司,让不少深圳人把“要搬家找顺发”的口号记到了今天。沿着“家”的地点变化,基本上能勾勒出一个人的职业之路和一部“跳槽史”。

      每一次搬家和“跳槽”,每一次的告别和“从头再来”,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生活,而且很可能确实比过去更好。

      13、“大哥大”

      老深圳人说,以前家里装个电话可不是容易的事,单是开户费就得1400元,还得排队等上几个月。十几年前,买一台中文传呼机的价格是5000元,购置一台“大哥大”手机的价格是4万元,还要先交5000元押金,还得找关系,排队。当时这个庞然大物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身份的象征,甚至有人不惜以假充真带个“道具”。

      如今寻呼机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手机也成为打工一族的掌上“玩物”。

      14、街边买菜

      老深圳都还记得,那时买菜都是找街边小贩。一位来自天津的资深记者回忆说,当年大一点的百货商场,就是兴华宾馆或者天虹。“大江南”不存在了也不奇怪,比万佳还早的仓储式商场叫什么名字,恐怕没几个人记得,是在燕南路附近的一座厂房。

      15、盒饭

      几乎每个深圳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买个盒饭站在路边狼吞虎咽。盒饭里只有一点米饭几根青菜,对于初来乍到的内地人来说,价格有点贵。吃饭盒,住十元店,到人才市场找工作,是来深圳求职的经典路线图。

      文化记忆篇

      一个人如果被看不起,莫过于说你“没文化”;一座城市被看不起或是遭人妒忌,莫过于被文绉绉地称作“文化沙漠”。

      16、红荔路上的老图书馆

      2006年6月5日,专程到红荔路市图书馆阅览的几名市民扑了个空——从这一天起老图书馆正式闭馆。

      图书馆老馆1983年筹建,1986年落成,曾是市民的文化圣殿。如今,深圳书城里人头涌动,读书月成了深圳人的节日。

      17、从粤语到普通话

      老深圳都要经历“语言关”,南腔北调的人都以尽快学会粤语为融入当地的捷径。尤其是到香港,操普通话的人会被当作“表叔”,也就是“老土”的代名词,普通话则是“穷困”的代名词。

      今天,深圳本地人却以能说标准的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为荣,香港人更是对“表叔”刮目相看。

      18、深圳学子

      今天,名牌高校对来自深圳的考生厚爱有加,曾几何时,深圳的现代化教育几乎是白纸一张。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以兼收并蓄的大家风范,引各地名师,培养出广见博识的学子。名牌高校对深圳学子的评价是,素质好,见识多,学习后劲足。

      19、“鱼骨”天线、数字电视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圳的每个楼顶上几乎都会有“鱼骨”天线,用以接收香港电视,而且信号不稳定,电视屏幕上常常“雪花”点点。遇到台风季节,天线被吹得七扭八歪,要一次次地往天台上跑。

      今天,人们已经习惯安坐家中,按着遥控器,在数十个频道中选择心仪的节目。

      黑色记忆篇

      在安全防范、依法治市和城市管理上,深圳曾经付出血的代价。

      20、“8·10股票风波”

      在“炒股”再次成为热点话题的今天,深圳人很难忘记1992年的“8·10风波”。素不相识的人们,男人和女人,紧紧抱在一起,排着长队,为了“股票”,为了那张“认购抽签表”,为了那张表的背后晃动着的钱。

      那时,深圳人几乎人人是股东。当时深圳百万人认购新股狂潮及后来引发的骚乱,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新闻之一。

      21、“八·五”大爆炸

      1993年8月5日,安贸危险物品储运公司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硕大的蘑菇云从清水河升起,青山瞬间成为火海,库区须臾化作废墟。

      22、“黑井”

      “黑井”曾是深圳人心中永远的痛。路面的下水井井盖常常不翼而飞,这些“黑洞”吞噬了许多条幼小的生命。

      23、“黑诊所”

      许多想要“救命”的病人踏进“黑诊所”,在胆大心黑的庸医手里送了命。“黑诊所”,是深圳人心中的一块黑色印记。

      1995年,20名受害妇女集体对不具有手术资格而擅自施行隆胸手术的胡锦松提出诉讼,赔偿总金额高达136万元,成为轰动一时的案件。

      社会顽症篇

      一种社会顽症尽管没有灭绝,但已经很久不出现,这时你才发现,消除顽症的药方是社会的进步。

      24、丢单车

      老深圳人常说:“没丢过自行车,就不算是深圳人。”

      丢,因为有人偷,更有人收购、销赃,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

      后来,关于自行车的故事不再围绕着“丢”的主题,而是“自行车道”以及是否需要在所有主干道增设自行车道的讨论。

      2006年,华侨城开通了首个自行车专用道系统;今年修葺一新的深南大道,是深圳第一条增配自行车专用道的主干道。

      25、乱张贴

      一名资深记者谈其初到深圳的记忆:一次离家外出,将家门口一面贴着“老军医”医疗广告的墙作标识,回家时才发现,几乎每一面墙上都贴着大同小异的医疗广告。

      2003年,深圳启动“呼死你”系统,随后又升级为“收死你”系统,整治乱张贴。

      城市教训篇

      一个人,应该具有抗击疾病的抵抗能力;一座城市,应有足够的抗击风险能力,应有与自身相称的美丽的身姿。

      26、“非典”与排队加油

      2003年,“非典”袭来,许多深圳人半夜三更跑到药店和士多店抢购“板蓝根”和醋。“非典”的阴影慢慢远离,但是抗击“非典”的那个春天却让人难忘。

      还有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几年前闹油荒,车主们半夜三更出去排队加油。一位私家车主为了打发排队加油时的难耐时光,特地为爱车装了一部DVD,还买了很多碟,但等一切都装备完毕,油荒已过,影碟机成了一个摆设及。

      27、蛇口海滨浴场的消失

      蛇口“海上世界”曾是名副其实的海上世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这里还有一个海滨浴场。但后来海水变得恶臭,市民如果想下海游泳,就要劳师去东海岸了。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