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受贿门”揭露商业腐败在助推物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08:0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杨涛

  最近,家乐福中国总部通报了一些已被查处的内部腐败事件,其中包括北京CCU(城市采购中心)以及7家门店生鲜处相关人员被移送到司法机关。(27日《北京晨报》)

  当前的市场背景是,物价出现飞速上涨的势头,今年1-7月CPI累计上涨3.5%。物价上涨,牵动了全体公民的心,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政策调控物价。在对市场进行调控时,我们却不可忽视企业内部催长物价的因素,商业腐败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以家乐福此次“受贿门”事件为例,被查处的是家乐福北京7家门店肉课的课长以及CCU负责生鲜采购的人员,证据是收受供应商的贿赂。这种由超市的采购人员收受供应商的贿赂,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供应商通过贿赂的手法,必然是将产品的价格提高,从而将贿赂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使物价变相被抬高,公众为之支付的钱增长,全社会福利受损。

  所以,打击家乐福内部的腐败,其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家乐福公司清除肌体的不洁,更重要的是通过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维护物价的稳定,增进全社会的福利。因此,当前抑制物价的上涨,完全有必要将打击商业贿赂等商业腐败作为重要的一环,以配合当前的宏观政策调控,确保物价平稳运行,保障民生。

  我们不仅要盯着外资企业的家乐福,也要盯着成千上万的关系到民生的国内商业企业。这就要求在实施打击商业腐败上,必须加大打击力度,提高反商业腐败机构的权威。目前,对商业腐败的查处,实际上分为两个部门进行,处罚措施也各不相同:对涉及到国企的商业腐败行为,由检察机关负责查处,对涉案的犯罪人量刑也更高,甚至可判死刑;而对民营、外资的商业腐败行为,则由公安机关查处,对涉案的犯罪人量刑也相对较轻,最高刑是15年有期徒刑。而在香港,所有商业腐败行为,不论涉及国有还是民营,都由隶属特别行政区长官的权威机构廉政公署进行。如家乐福企业也有内部工作人员在香港涉案,被香港廉署拘留。

  只有调动包括司法手段一切有利的因素,遏制包括商业腐败在内诱发通货膨胀的各种诱因,我们才能净化市场,抑制发热的物价,确保民生幸福,促进社会和谐。这也许是家乐福事件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作者系江西公务员)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