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捐是过度开发慈善结出的恶之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08:0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曹林

  一位妇女在向青岛慈善人士王明殿索捐无望后,守在王家前声嘶力竭地哭喊。类似索捐事件在各地均有发生,让慈善人士既尴尬又烦恼。(昨日本报26版)

  这是一个极其病态的现象。慈善本是一种主动、自由、愉悦的利他行为,捐助者自由助困、手有余香,受助者谦躬受恩、感激不尽,两者主动、被动的道德关系非常明确,别人不捐,你不能反客为主地逼别人捐——请求别人,那不是捐,是乞;逼别人捐,那不是捐,是勒索;强迫别人捐,那不是捐,是抢。

  针对频频曝出的吁捐、逼捐、索捐甚至抢捐,流行的观点认为是中国有些人太穷之故,穷而无德,穷而寡廉耻,极端的贫困和物质匮乏使某些穷人的心灵极度扭曲,而既有的慈善供给远不能满足慈善需求,在好死不如赖活的强烈求生意志下,便有了道德上的不择手段,毫无廉耻地抓住慈善家这根救命稻草,绑架他们的善心。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中国自古以来就从没缺少过穷人,从前比现在穷多了,也没怎么见过这种失去基本耻感的索捐现象。所谓贫贱不能移,再穷也不能穷了道德,不能在道德上被人瞧不起。那索捐现象是怎么发生的呢?问题出在中国的慈善被过度开发上。

  一个社会民间慈善救助的能力其实非常有限,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和社会保障的不完善,这个经费投入不足,那个资金有很多缺口,中国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太多的苦难需要社会爱心的救助和慈善的关怀,这导致了社会爱心被过度开发。孩子缺钱上不了大学,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向社会求助;穷人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媒体首先想到的就是帮助他们吁求社会捐助;哪里发生了什么灾难,各种不同部门组织的捐助活动会纷至沓来,到处挂着“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吁捐标语。在这种层层不穷、过度开发的慈善氛围下,许多人养成了对慈善的不切实际的期待:有问题、有困难,理所当然去找慈善,去让慈善家伸出援手。

  这种对慈善的泛滥开发,一方面使许多人产生厌捐情绪,反感这些道德强制,另一方面让不少受助者失去对慈善的道德尊重和感恩意识,他们会在潜意识中认为别人捐助自己是理所当然的,自己穷,别人应有责任捐助自己,用不着说什么谢谢,于是前段时间在湖北襄樊就发生了贫困生无情不感恩而捐助者讨谢的事件。不感恩还算小事,更严重的是,当慈善家因能力问题未能伸出援手时,有人会毫无心理障碍地去逼着别人捐——既然在内心中认为别人有责任捐助自己,自己理所当然应受慈善救助,就敢于去逼、索,甚至勒索了,对慈善的过高期待滋生出一种反客为主的道德绑架。

  近来,社会在慈善上似乎怪事连连,有受助女孩私吞善款的,有受捐后不感恩的,还有这些不断曝出的索捐,这一切正是慈善被过度开发后导致的道德失范。过度开发中,慈善中的道德关系被严重扭曲,捐者失去荣耀和愉悦感,受捐者失去感恩意识,索和逼也就没有了羞耻感。

  (作者系北京媒体人员)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