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朝核成果,只是一个新起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10:42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六方会谈取得重大成果令人欣慰,但历史告诉我们,共同文件的生命和价值在于执行和落实。新出炉的共同文件留有解读空间,朝核“三步走”解决之道依然不容乐观

  文/张琏瑰

  2007年9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的朝鲜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制定了一个新的共同文件,经有关各方政府批准,已于10月3日正式公布实施。

  成果重大,落实是关键

  仔细分析这份定名为《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的文件可以看出,它准确地抓住了朝鲜核问题的实质,均衡地反映了有关各方的关切和要求,就关键问题做出了明确的、极具操作性的、可以验证的行动内容、步骤和时限。

  例如,文件规定,朝鲜将对现有核设施进行以废弃为目标的去功能化。作为第一步,它将于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宁边三处核设施去功能化,并在同一时间对其全部核计划进行完整、准确申报,并承诺不进行核扩散。作为对等行动,美、日将采取具体措施改善美朝、美日双边关系,向实现全面外交关系迈进,同时有关方将向朝鲜提供相当于100万吨重油的经济、能源与人道主义援助,六方外长将适时在北京举行会议。毫无疑问,如果这个文件内容能得到切实落实,旨在以和平方式、可验证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六方会谈将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将进入关键性的新阶段。

  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由各方郑重承诺的共同文件,越是关键和重要,其执行的好与坏所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也就愈加重大、深远。换言之,如果在落实“9•19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中,有关各方中任何一方未能按照文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采取规定的行动,都将会给经过艰辛努力刚刚开始建立起的脆弱的初步信赖关系以致命打击,使迄今为止六方会谈积累的成果轰然倒塌。 现在强调这一点不是没有意义的。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产生一个好的共同文件固然值得庆贺,但文件的生命和价值却在于执行和落实。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朝鲜核问题被提出以来,曾先后产生多个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这些文件内容都很好,但其历史命运似乎都不太妙。1992年1月20日朝鲜、韩国双方总理曾签署并于同年2月19日换文生效一份共同文件《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宣布:“北南双方皆不试验、制造、生产、接受、保存、储藏、配备、使用核武器”等等。这个文件写得虽好,但未能得到遵守,在2003年5月12日被公开宣布无效。1994年10月24日,朝美签署关于朝核问题的《框架协议》,朝鲜冻结其核计划,美国负责用10年时间为朝修建2座轻水核电站。后来这个协议双方都未能切实执行,否则就不会产生第二次朝核危机。为解决朝核问题并建立东亚和平机制,1997至1999年间中、朝、韩、美曾举行多次四方会谈,并达成多项协议,但均未落实。2005年9月第四轮六方会谈结束时通过了“9•19共同声明”,共同承诺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但一年后朝鲜即进行了核试验。今年2月,第五轮六方会谈通过“2•13共同文件”,规定30天和60天各方应该采取的行动,但这个时间表被无情地打破了,3个月后才得到初步执行。

  回顾这些历史,人们只能希望这次通过的《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不会重蹈覆辙。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