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我们为"嫦娥"制作“眼睛”和“神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00:00 石家庄日报

  本报讯(记者 杨琨 张瑞谦)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大工程里,河北人做了哪些贡献?昨天,中电科技集团公司第54研究所的工程师们给我们讲了“眼睛”和“神经”的故事。

  “眼睛”:

  制造亚洲最大天线进行“跟踪”

  直径50米,重量130吨,这就是54研究所研制的5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线。这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口径的抛物面天线,就是这个天线,标志着我国大型和超大型天线设计和制作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在整个绕月探测工程中,这个天线就好比神奇的千里眼一样,可以对“嫦娥一号”的运行、工作情况等进行不间断的跟踪、监测,将“嫦娥一号”所获取的数据源源不断地以无线电波的方式传送回地球,经过科学家解码,还原成图片和数据,以此作为我们认识月球的依据。

  担任“嫦娥一号”50米天线总设计师、54所的首席专家、副总工程师杨可忠,是这个天线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为了这个天线,他和他的同事们费尽了心血。

  之所以制造50米最大天线,是为了能够接收从遥远的月球探测器上传来的数据,这个特殊的大天线,是用于绕月探测工程和未来的深空探测。杨可忠解释说,月球距离地球平均有38万公里之遥,与人造地球卫星相比,月球探测器数据接收的难度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主要困难来自于巨大的空间衰减、时间延迟、覆盖率低等,因此在技术措施上需要采用大口径的接收天线,降低天线及接受机的噪声、温度等。

  “我们生产的50米天线,将时刻注意着嫦娥一号卫星的一举一动,把从嫦娥一号卫星上传回来的所有信息收集起来,通过与天线配套的接收机系统,送到地面应用系统进行存储、处理、研究。”

  “神经”:

  精妙测控为“嫦娥”护驾

  卫星发射成功了,如何将“眼睛”看到的东西传回来呢?那就需要“神经”,测控通信系统可以说就是这根神经。

  远隔38万公里,我们却可以操纵控制卫星。卫星发射以后,测控通信系统便成了与卫星联络的唯一手段。探月一期工程的测控通信系统,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可以满足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各飞行阶段的遥测、遥控、轨道测量和导航任务的需要。

  此次工程的测控通信系统也主要是由54所研制,该所副总工程师刘明春,是“嫦娥一号”航天测控项目的顾问。刘明春说,从“两弹一星”开始,到“载人航天”,再到“登月工程”,54所都担负着通信测控系统的研究工作。

  他说,卫星在太空飞行,每一条指令、每一组数据、每一项决策,都需要通过测控通信系统来发出。因此,卫星升空,对测控通信系统来说,工作才刚刚开始。

  按照计划,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卫星先绕地球飞行,经过4次调整,开始奔向月球,大概经过114个小时的飞行,在快要到达月球时,依靠卫星

发动机进行减速制动。在被月球引力场“捕获”后,成为环月卫星,最终在离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绕月球飞行。

  “卫星升空,对我们的测控通信系统来说,工作才刚刚开始。11月3日卫星能不能传回来第一张照片,那是一个考验!”54所嫦娥工程数控接收系统的总设计师陆洲说,“卫星进入轨道之后,各种土壤成分、数据等资料都要通过接收系统传回来,传输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探月工程!”

  航天专家今日做客晚报

  本报讯(记者 张瑞谦 杨琨)今日上午10:00至11:00,晚报邀请绕月探测工程中承担重要任务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54所的两位知名专家来晚报做客,与网友在网上面对面共话“嫦娥一号”。

  今日,两位到晚报做客的54所知名专家分别是:担任“嫦娥一号”50米口径天线副总设计师的54所研究员——郑元鹏;54所原神六测控系统总设计师、现“嫦娥一号”工程54所航天测控项目技术顾问——刘明春。

  晚报请各位网友记住,今日10:00至11:00,我们等待网友加入晚报的QQ号:100158200、100858200,您也可以拨打电话88629249与两位专家聊一聊“嫦娥一号”。

  专家简历

  刘明春:从事了四十多年的航天测控工程研制工作,是我国最早研究测控的专家之一,先后多次参加洲际导弹、卫星、飞船试验任务。

  郑元鹏:主要从事雷达天线的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研究工作,担任“嫦娥一号”50米口径天线副总设计师。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