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人留了800年,我们起码要再保1000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3日15:58 金羊网-羊城晚报
“南海I号”的保护和陈列设计方案前所未有,高科技立下汗马功劳 本报记者 张演钦 张小磊 夏杨 林翎 林福益 孙璇 通讯员 尚杰
上图:今晨水晶宫内部,工人为南海一号“新房”粉刷防腐涂料 本报记者 郑迅 摄 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有海的腥味混杂其间,阳光依然灿烂得灼人。岸边沙滩金黄,轮廓安详。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就在这沙滩上。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广东省在广州地区以外投资最大的文化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整体建设用地达12.9万平方米,控制用地10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1.75万平方米,主要由“一馆两中心”(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构成。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由五个不规则的大小椭圆体连环相扣组成,整体既似起伏的海浪,又如展翅的海鸥;中间最大椭圆体为水晶宫,这处正是“南海I号”的“安身立命”之所。这是一个巨型的“玻璃缸”,水深12米,其水质温度及其他环境与“南海I号”沉船所在海底位置尽量保持一致,“南海I号”沉船打捞出水后,将平移到“水晶宫”内。根据设计,“水晶宫”内游客还可以得见考古工作者潜水发掘打捞文物的过程。此种保护和陈列设计方案,在世界范围的考古类主题博物馆中前所未有。 据了解,该博物馆的主体工程投资为7800多万元。 曹劲,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负责“南海I号”整体打捞出水后保护环境的规划与设计。在她看来,“南海I号”上岸后的保护和发掘比整体打捞更重要,也更艰难。她的顶头上司景李虎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对“南海I号”,我们的祖先保护了800年,我们要上对得住祖宗、下对得住子孙,怎么也得保个1000年。为了这“一千年之久”,人们只争朝夕。 用液氮罐保存海底淤泥 在“南海I号”的打捞过程中,文物考古部门与中山大学生科院的合作显得饶有意思。 据介绍,水下文物保护研究涉及学科种类繁多,是一个跨学科的系统研究工程,其中,水下考古调查、发掘与保护、研究理论体系和相关实践,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水下考古学研究的难题。文物考古部门与高校和科技机构合作,能相互取长补短。“南海I号”各种前期准备工作准备了三四年。2007年初,又有一批新成员加盟到“南海I号”的保护事业中来。他们是中山大学生科院的教授徐润林、陆勇军等。 在最后一次探摸的时候,徐润林派出他的两名研究生,随着考古人员前往“南海I号”现场采集样本。一路上晕船晕得很厉害,马不停蹄回来,把样品交给徐润林。徐润林把一个液氮罐的盖子徐徐拉开,霎时间白色的气体蒸腾出来。徐润林说,这个液氮罐的温度很低,可以让样品在瞬间达到零下180多摄氏度。 “瞬间”是多久?徐润林说,“小指甲这么一片东西,只用一秒就可以达到这个温度。”徐润林说,液氮罐里的微生物都已经冻死,但因为“原位采样,原位保存”———这些淤泥,从海里出来,马上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液氮罐———所以生物体内的活性物质仍然存在,将来要用到的各种微生物核酸、蛋白质数据,就要从中加以提取和分析。
第[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