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之夜“南海Ⅰ号”上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7日09:58 南方日报

  月满之夜“南海Ⅰ号”上岸!

  本报记者零距离直击古船登陆的历史瞬间

  “南海Ⅰ号”打捞全程追踪  

  ■凌晨消息

  本报讯 (记者/毕式明 李培)接连三日在岸边徘徊的“南海Ⅰ号”沉箱,昨晚22:50,终于历史性地从海上跨上陆地。“水晶宫”前的海上临时码头灯火通明。

  昨晚22:50,放置在临时码头上的第一个气囊充气鼓起,顶住刚刚迈过甲板间隙的巨型沉箱,“南海Ⅰ号”历史性地迈出了登陆第一步。本报记者突破重重防线,登上临时码头,零距离直击古船登陆的历史瞬间。

  抓住涨潮时机稳步登陆

  昨天是农历十七,也是月满之夜(农历十五至十七),早晚潮汐落差最大:昨天凌晨5时多,水位下降到最低点,之后开始涨潮,晚上22时之后达到最高点。这时,运载“南海Ⅰ号”沉箱的驳船“重任1601”号的甲板,将与临时码头处于一个水平面上,是最利于“南海Ⅰ号”沉箱登陆的时机。

  为了利用好这个时机,一气呵成,从昨天清早开始,交通部打捞局工程人员又进行了一天的调试。“重任1601”号与临时码头之间30厘米的空隙,铺设了8块长6米、宽2.5米、厚25毫米的钢板,形成“钢桥”。

  18:00,一阵炮竹声从“重任1601”号上响起,宣告昨晚的登陆行动开始。

  19:55,巨型沉箱脚下的16个气囊全部充好,沉箱前放置3个未充气的气囊。跨过它们,“南海Ⅰ号”沉箱就将历史性地登陆。

  21:50,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宣布动工。沉箱前钢缆绳上的不远处系了一个绿色丝带,作为“南海Ⅰ号”沉箱登陆时的标记,古船对登陆“跃跃欲试”。

  22:15,临时码头上的一台卷扬机慢慢回转,11条钢缆绳绷得紧紧地,巨型沉箱从距离船尾10余米的位置缓步移动到“重任1601”号甲板边缘。

  22:34,放在甲板上的一条气囊充气,“南海Ⅰ号”沉箱滚到“钢桥”上,离陆地只差一步。

  22:50,在码头上等待许久的一条气囊充气,顶住“南海Ⅰ号”沉箱迈来的脚步,“南海Ⅰ号”历史性地跨上了陆地。

  23:30,“南海Ⅰ号”沉箱的11米已经跨上岸。

  27日1时左右,30米长的沉箱全部上岸。

  工程人员告诉记者,昨晚到今天凌晨,打捞局工程人员通宵达旦作业,把古船拖上临时码头150米。

  以柔克刚气囊保证软着陆

  昨天,协助重达5000多吨的沉箱从驳船跨上岸的关键性角色,是16个每个净重超过1吨的气囊。尽管码头上不断掀起数米高的巨浪,驳船在岸边不断起伏,但由于气囊是软的,其软硬伸缩度,保证了沉箱在整个跨岸过程中没有发生震颤。

  尽管在卷扬机拉力的牵引下,16个气囊受力并不完全平均,沉箱登陆的整个过程“向左前方低头”。但沉箱在脚下气囊的保护下,登陆脚步稳健,“气定神闲”。

  沉箱脚下的16个气囊为圆形,直径为1米,长15米,厚度在4—5厘米,相当于沉箱的16个车轮。承载5000多吨的沉箱重量时,这些气囊高度将只有30—40厘米,形成一个个尖头橄榄。据了解,这16个气囊总共可承载7000吨的重量,而沉箱重量仅为5600吨左右。“这是典型的以柔克刚,别看气囊软软的,但它由无数的钢丝线编织成,每一条钢丝线就能承担数百吨的重力。遇到驳船与码头高度的上下起伏,气囊可自由伸缩,通过调整气囊,实现沉箱的‘软着陆’。”

  整体打捞现场总指挥吴建成告诉记者,“南海Ⅰ号”整体打捞过程中有两大难点:一,起吊出水;二,克服驳船海上起伏平稳登陆。“渡过这两关的时候不发生大的震颤,就可保证里边的古船和瓷器不被损坏。今天凌晨,“南海Ⅰ号”沉箱将完全登陆,里边的古船及文物在这一系列工程中是否安然无恙?这个判断整体打捞成败的最终指标,只有等考古专家在“水晶宫”内打开沉箱时才能知晓。  

  前方  

  武警阳江支队进驻“水晶宫”  

  公安边防支队巡逻艇施工期间继续巡航  

  本报讯 (记者/毕式明 李培 通讯员/宋海亮)“南海I号”即将上岸,担任守护任务的阳江市武警支队已经进驻“水晶宫”,而守护了“南海I号”20年的阳江市公安边防支队巡逻艇则继续承担海上安全保卫任务。

  今年5月,本报率先报道了阳江市公安边防支队以“水下有炸弹”为由劝阻渔民不要到“南海I号”所在海域打鱼的消息,阳江市公安边防支队20年来默默无闻承担保护“南海I号”任务的事迹才为世人所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而阳江市公安边防支队的官兵只有一句话:“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据统计,仅从2005年以来,阳江边防就累计出动警力3100余人次,船艇300多艘次,往返航程11000余海里,劝阻、带离进入警戒海域的可疑船只90余艘,从而确保了国宝安然无恙。

  现在,边防官兵们依然在“水晶宫”外对开海域巡逻警戒,在“南海I号”进馆、封馆期间进行全程的海上安全保卫,确保国宝万无一失。

  相关  

  首件“南海I号”题材文艺作品已诞生  

  《美丽船说》将成“水晶宫”主题音乐  

  本报讯 (记者/张建明)今年以来,随着“南海I号”打捞的不断进展,围绕“南海I号”题材的文艺创作也在悄然激活。在“南海I号”顺利出水、即将进入“水晶宫”之际,记者获悉,在北京、广州、阳江三地艺术家联手打造下,“南海I号”题材首件文艺作品——歌曲《美丽船说》已经诞生。昨日,记者在广州采访了此曲演唱者、著名军旅青年歌唱家郭春梅。

  今年6月,郭春梅邀请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著名词作家苏虎等文艺创作人员,一连几天到阳江实地采风,请教考古专家,寻访老渔民,捕捉创作灵感。此后,又经过数次往返,一首凄美动人的《美丽船说》终于在10月底“降生”。

  目前,《美丽船说》已经制作成CD单曲,将在本月28日“南海I号”移送“水晶宫”的仪式上,由郭春梅首度正式献唱。同时,创作演唱方与省文化厅、阳江市、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一致商定,开馆以后将《美丽船说》作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的主题音乐。

  附:《美丽船说》歌词

  苏虎/词杜鸣/曲郭春梅/演唱

  (旁白)传说在中国的南边有一片海,海的下面沉没了一艘船,船上有位喜欢唱歌的少女,每当海风吹过,人们就会听见少女那略带忧伤的歌唱。这一唱,就是八百多年……

  (歌词)

  昨夜我望见阿拉丁神灯

  神奇的灯光照亮我航程

  远方的远方有座雄伟的宫殿

  宫殿里有位王子在把我等

  今夜我梦见那月亮女神

  她捎来王子给我的来信

  滔天的巨浪扑向洁白的月亮

  撕碎了我那颗等爱的心

  谁能给我神奇的飞毯

  让它带我飞进王子的心

  谁能捎去大宋的瓷瓶

  让它装满我流泪的心

  谁能祈求女神的护佑

  让它还我年轻的生命

  谁听我在南海的歌唱

  让我的故事流传永恒

  图:

  昨晚22:30左右,在工人和起重机的协同工作下,“南海Ⅰ号”踏上阔别了近千年的陆地。图为工人们在钢板上铺设气囊。 本报记者 王辉 严亮 郎树臣 严明 摄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