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让抗震救灾迅捷而有条不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4日06:43 正义网-检察日报

  纵观目前抗震救灾的进展,政府反应快而且有效是最显著的特点。抗震救灾之所以能开展得如此迅捷而有条不紊,主要得益于防震减灾及应急救助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得益于我国法治的不断进步。

  法治让抗震救灾迅捷而有条不紊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这是一场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震级相同的地震,其破坏程度、涉及地域和影响范围可想而知。据披露,国内大部分省市有震感或强烈震感,同时波及东南亚多个国家。从目前情况看,这次地震已经造成了特别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目前的统计,四川已逾1.2万人死亡,受伤人数及财产损失则更为巨大。

  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不仅需要灾区人民抗灾自救,更需要来自八方的无私支援,特别需要政府的坚强领导、精心组织和及时施救。在这次灾难面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反应迅速,决策果断,措施得力,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地震消息传来,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则以最快速度赶赴灾区,各部门的抗震救灾行动也有条不紊地同步进行。地震发生后20分钟内,总参谋部即启动应急预案,成都军区已派员到震中了解情况;中国地震局启动一级预案,专业救援队集结;国家减灾委、中国红十字会均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向灾区紧急调拨救灾物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更是立即行动起来,迅速集结,开赴灾区,投入抗震救灾;相关各级政府部门、公安机关及新闻媒体也都各司其职,维护秩序,发布信息,及时辟谣,避免群众过度恐慌。所有这些,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灾难造成的损失,而且给广大人民群众战胜自然灾害以巨大信心和力量。

  纵观目前抗震救灾的进展,政府反应快而且有效是最显著的特点。这说明,我国的应急机制运转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有效,应急机制的制度建设和经验积累已经有了较大提升。显然,这次抗震救灾之所以能开展得如此迅捷而有条不紊,主要得益于防震减灾及应急救助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得益于我国法治的不断进步。

  近年来,我国不断健全完善防震减灾及应急救助法律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使我国应对破坏性地震的法律制度上了一个大台阶。同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在多个领域和环节制定了具体而明确、可操作性极强的应急预案,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这些法律法规借助于其明确性、规范性、可预测性和不容置疑的刚性,有效地保障了各级政府和各主管部门在遭遇破坏性地震灾害时有章可循,可以避免临阵慌乱、不知所措、遇事请示协调、严重影响救灾效率等情况发生。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信息公开提供了法律标准和依据,在充分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同时,有效地堵塞了各种谣言的产生和发布渠道。

  灾害及救灾信息的公开透明,一方面让灾区群众及时看到了政府的救灾行动和决心,体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友爱精神,增强克服重重困难战胜特大地震灾害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让其他地区的群众从政府的抗震救灾行动中体察“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理念,进一步凝聚民族精神,发扬互助传统,让中华民族团结得更加紧密,共同维护发展和稳定的社会大局。

  有法学专家称,这次抗震救灾实践,是2006年1月公布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突发事件应对法》、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十多年前通过的《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联合实战大演练的经典范例。

  此言恰如其分!笔者想补充一句:这一范例的经典之处,还在于它向世人充分显示了健全法治的巨大力量。

  (作者系山东政法学院副教授)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