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神赛跑 雄鹰营救上千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9日06:0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与死神赛跑雄鹰营救上千人
与死神赛跑雄鹰营救上千人
汶川大地震后,绵竹市清平山、天池山两座大山合围,将绵远河上游50-200米河面堵塞,在清平乡小木岭附近形成几个堰塞湖。湖水不断上升,阻断了河谷撤离通道,威胁着上千被困居民的生命安全。昨日,成都军区某陆航团调动直升机,频繁进入灾区展开空中救援。本报记者深入前线指挥部设置的临时机场,见证了这场时间与死神的赛跑,亲历了上千人大营救的感人场景。

  营救第一站:金花

  首批灾民紧急送医院

  昨日9时许,记者赶到临时停机坪,附近已聚集近千志愿者、120救护人员、部队官兵及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来自金花、清平、天池等乡的村民们及在这些地方务工人员的亲属们席地而坐,静静地等待着。

  10时许,一架直升机平稳降落。“前进、前进;快点、快点、再快点!”这是现场唯一的主旋律。第一个被困人员——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被扶出来,被救护人员以最快速度抬上担架,向着救护车的方向飞跑。紧接着,一个又一个被困者被救了出来。第一批被营救的灾民有10多人。

  48伤员得救80官兵转移

  12时许,两架直升机又出现在停机坪上空,争分夺秒的抢救场景随后再次上演。

  不过这一次,营救的人员却有所不同,除受伤的灾民和老人外,还有战士和前往救治的医疗人员、志愿者。“我们上午共出动了9架次飞机,已救出老弱病残者48人,转移官兵80余人。”陆航团工程师田密说,这次空中营救结束后,整个金花乡的被困居民,已基本上营救完毕。

  群众恳求战士喝粥

  在这个千人营救的现场,出现了一大批提着桶、拿着碗的居民。他们是为参与营救的医疗人员和战士们送饭来了。

  来自绵阳的彭园萍,老公和3位朋友还困在清平乡的大山上。可坚强的她没有哭泣,用双手端着稀饭,走到几位刚刚从飞机上下来的战士面前,将稀饭喂进他们口中。她说:“虽然我的亲人被困在里面生死不明,但你们也是我的亲人。在这场灾难中,大家都是一家人,你们吃了饭,才有力气救灾难中被困的人。”彭园萍的一席话,感动了现场的所有官兵。

  营救第二站:清平

  山顶上留置上千矿工

  “在海拔3000米的小木岭,还有近千名矿工等待救援!”昨日,绵竹龙蟒集团总经理黄沙说,他已向指挥部求助。地震时,2000余名矿工正在作业。龙蟒集团矿山安全科科长王海说,工友们曾打回来一次电话,上千被困人员的处境非常危险,已开始吃树皮、草根,一些受伤人员根本无法行动,伤口也开始腐烂。

  6信使冲出重围求救

  王海提起3天3夜的逃生过程,脸上依然写满惊悸。地震后,他和400多名同事在山上躲了一夜。第二天准备突围时,天上下起了大雨。15日凌晨,他再次带着青壮矿工突围。下山后才发现,原来干涸的河坝已形成一条50多米宽的堰塞湖,宽阔的公路不见了。

  一行人不得不改道绕行。山上余震不断,不时出现泥石流,险象环生,大家手牵着手往下爬。即将抵达小木岭时,一座山峰大面积滑坡,坠落下来的山石将400余人从中间切断。当王海带着前面的200余人赶到小木岭时,发现这里形成又一座堰塞湖。王海和同事们从山上找来木头,捆绑起来后作为木筏。然后,他和5名同事驾木筏出山。沿途克服了重重阻碍后,他们终于在17日18时左右,回到绵竹城区报信。

  数百人抢运救援物资

  昨日中午时分,直升机前往救助近千名矿工和群众。伴随着一阵螺旋桨的旋转声,3架直升机缓缓降落在草坪上。“请大家注意,准备向山区运送矿泉水、药品等急需物资!”田密话音刚落,早已等候的几百名120救护人员及所有志愿者和解放军官兵,顾不上螺旋桨卷起的阵阵狂风和沙尘,纷纷扛起矿泉水、干粮、棉被等物品,争先恐后向飞机跑去。

  张女士身高不到1.6米,却扛着一个重重的饼干箱。在跑向直升机的途中,她栽倒在地,左脸被摔破,可她一跃而起,扛起箱子又继续跑,脸涨得通红。在将箱子转交给机上的战士后,她又返身跑回来,扛起一件矿泉水……

  在这群志愿者中,一位名叫张乐的11岁男孩引人注目。他是玉泉中心校四年级学生。得知要用飞机向山区运送物资后,他抱起两件矿泉水,跟着大人们冲向直升机。等把矿泉水交到战士手中后,他却一个踉跄栽倒在地。没等人们搀扶,他又歪歪斜斜地站起来,跑回物品堆放处,又扛起一件矿泉水朝飞机跑去。张乐说,他家的房屋在地震中全部倒塌,想着还有更多人等着救援,他和父母昨日一道充当了志愿者。

  空投救生艇救护矿工

  “虽然清平的条件恶劣,但我们绝不放弃,一定要救下那里的每一位被困人员。”现场指挥部一位王姓指挥官介绍,空军正加大营救力度。

  绵竹市抗震救援指挥部军队援助协调组长罗绪平说,截至昨日,救援部队已出动数架次直升机,配合那里的救援部队,对清平、金花、天池等地展开大规模搜救。

  目前,金花的被困人员基本疏散,下一步就是清平。直升机将首先空投救生衣和救生艇,由前往的官兵上山将伤员送上救生艇,转移至飞机可降落的地方,然后用直升机接他们离开。

  本报特派记者王仁刚杨东摄影报道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