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情为何物哀思恸百“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05:42 华龙网-重庆晚报

  

“汶”情为何物哀思恸百“川”

  

“汶”情为何物哀思恸百“川”

  

“汶”情为何物哀思恸百“川”

  

“汶”情为何物哀思恸百“川”

  

“汶”情为何物哀思恸百“川”

  没人有勇气去翻的《开心日记》

  昨天,是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十三亿人同唱挽歌,并通过各种方式寄托自己的哀思。从来没有哪一种悲伤,如此牵连着山川大地、亿兆苍生。在网络上,人们还通过论坛、个人博客等方式表达无尽哀思。他们在虚拟空间里胸佩白花,换上丧服,手执松柏,托着夜烛,为殉难苍生送行,并写下一段段催人泪下的纪念文字……

  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值得尊重

  叶檀

  当生命通过一双双手传递流动的时候,我们理解什么叫生命的珍贵。当总理向遗体深深鞠躬的时候,当搜救队员应家属的要求历经十几个时候将遇难者挖出废墟向遇难者默哀,当身边的朋友不仅捐款,还纷纷申请认养地震遗孤的时候,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任何一条生命,无论贵贱穷通,无论穷乡僻壤,都是值得尊重的。

  此次地震灾害让我们再次确认了如下一条普世价值,还有什么,比生命本身更值得尊重呢?现在,终于有了哀悼日。以形式呼应内心的需求,是必需的。我们需要全民哀悼日,为逝者祈福,为生者祝福。

  这场地震灾难,突显出中国社会的进步,这是历史上少有的,因为对生命的尊重,对中国的指责刹时沉寂。社会不缺乏关爱,不缺乏感情,但我要呼吁,呼吁在献出爱心之余,专业人士应该考虑的是灾后重建如何降低捐赠成本、行政成本,确保今后的地震中将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让伤心欲绝的父母越少越好。

  让我们坚持。不仅是灾民,不仅是那些痛失亲人的人,也包括我们所有人。

  我们需要

  这样的日子

  老猫在村里

  降半旗,鸣长笛,举国默哀……在汶川大地震整整一周之后,我们迎来了全国哀悼日,向世界表达我们的悲痛。

  这是对民意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表达了政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哀悼日能够宣泄人们悲伤的情绪,能够让人们沉静下来做更多的思考。人们会停下平日的喧嚣与躁动,认真地考虑灾区的未来,直到自己的未来。

  在哀悼日里,人们会分担灾区的痛苦,寄托哀思;在哀悼日里,人们会认真检讨自己,考虑今后将怎样面对自然,怎样科学地去对待我们生存的环境;在哀悼日里,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种情感,心的距离会走得更近;在哀悼日里,人们会感受命运的无常与生命的珍贵,从而更善待自己的亲人友人,珍惜每一次欢乐、每一天的平安……

  我们需要这样的日子。在这几天里,人们会努力地理清思绪,此后,仍然会挽起手臂,走向重建、走向关怀。哀悼是为了从废墟和悲伤中站起来,重新迈开步伐,虽然很难,但毕竟是开始。

  挽歌为你而唱

  先锋

  魏晋习俗,送葬时亲友必唱挽歌。南朝时仍如此。活着的人哀伤倾诉,唱尽了逝者的音容笑貌、功德善行。这一刻,我们也要为你这样唱。

  我们看着你蹒跚学步;我们看着你渐渐长大;我们看着你辛苦忙碌,直到年华老去、鬓发白霜。在一个个县城、一处处小镇、一座座羌寨,尽管贫穷,依旧正直,虽说卑微,仍然善良。你们勤劳坚韧、懂得关爱。你们乐天知命、从不轻诉忧伤。

  你们偶然冷漠,却始终包容善解;你们的生活或许苍白,却用自己的劳作与脊梁,支撑了这个以五谷与土地、社稷和伦理为象征的伟大民族。你们的一生,大多没有大功德,也没有大过失,一如千百年来栖息过又走了的那些人儿;你们的名字将被渐渐遗忘,然而,你们活过、做过、生存繁衍过……

  在这场国殇中,我们目睹了这个古老民族伟大的精神复苏。那漫天的眼泪,那心手相连般的救助,那民胞物与的浩瀚情怀,曾经是这个民族最悠久、最动人的气质。

  我们希望,这种回归能够沉淀而为这片愈久弥新的土地的基本气质。我们希望,以汶川为界标,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在友爱、互助中生活;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以笑容行世,心灵与大地自然向彼此无限开放,直至四海一家、天下大同。

  悲痛的远非三分钟

  如梦如幻

  成都,第7日。整个城市陷入一种宁静。

  14:28时,和7日前无法预测的一刻相比,5月19日,所有的人静待这一刻。

  清理所有的思绪。到达的一刻,我没有立即奔赴前线。诚然有遗憾,但仍然默默守望,不想让激情蒙蔽了理性。在一线的后方,我想,我仍然能做很多。弥漫的悲痛之情远非三分钟。

  经历过生命的磨难,我们发现人性的回归。灾难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国家,这个军队,这里的百姓,和这里的人。虽然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余华说,活着是一种煎熬。

  我认为,活着是一场有希望的煎熬。这是生命的厚重感。认识得更多,可以让我们更有信心,懂得如何去尊重和珍惜。心理辅导,孤儿救助,灾区重建,每一条路,都漫长而艰辛,但死者已矣,这一切,终究需要启程。

  哀悼日

  天堂路

  ——写给汶川地震遇难的孩子

  时寒冰

  哀悼日

  我只能这样无助地哭泣吗

  烛光映照出一片圣洁的天空

  却不能织起一条

  回家的路

  你们在烛光点燃前

  睡去

  这是末日的时刻

  这是末日的时刻啊

  这是我的哀悼日

  这是刻在我心口的疼痛

  孩子

  如果我的生命能换回你的笑容

  如果我的鲜血

  能重新浇灌出生命之花

  我一定不要这哀悼日

  我一定会苦苦哀求上天

  让我代替你们

  哪怕

  一遍遍地经历炼狱般的磨难

  我一定不要这哀悼日

  哀悼日

  我不能哭泣

  我怕

  我好怕惊醒你们的梦

  我相信你们并没有离去

  我相信你们还会回来

  手牵着手

  笑语一片

  像一片圣洁的烛光

  羽毛般的轻盈

  就像

  你们嫩嫩的小手

  而现在

  我只能捂着胸口

  面对我的哀悼日

  面对我的冰冷的哀悼日

  哀悼日

  烛光映照出一片圣洁的天空

  那是可以指引灵魂的方向

  如果用鲜血可以使它更醒目

  我一定不要这哀悼日

  哀悼日

  我跪着向上天祈求

  给孩子指引

  一条通向天堂的路吧

  让他们不要因为调皮迷路

  生命之旗永不落

  翘楚

  昨天清晨4点57分40秒,北京天安门广场,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中国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下半旗志哀。让我们记住这个日子,全国哀悼日,全国各族人民以最崇高的仪式,给逝者以极大的尊重,也以此告慰生者、特别是他们的家人,因为,他们也是我们的亲人。

  灾害能够夺去我们亲人的生命,能够毁灭我们同胞的家园,但是,灾害却无法阻止中华民族奋发进取、不畏前行的坚强步伐。苦愈重,而志愈坚,中华民族曾无数次历经苦难,但每一次苦难,最终都化做凝聚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这种财富弥足珍贵,它将激励全体中国人,顽强奋争,将“中国”这两个大字,深深铭刻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轨迹之上。

  在悲痛之后,让我们昂起头来,擦干眼泪,重新上路。我们把悲痛埋在心底,把坚毅化为力量。逝去的亲人们,你们对于人生的美好愿望,你们对于祖国强大的期待,将由我们继续完成。

  全国哀悼日,更是全国人民的壮行日,我们记住这个日子,因为,它必将汇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在这场拯救生命、重建家园的全民战斗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自然灾害,重建美好家园。国旗为数万亡灵而降,13亿颗心,将为逝去的生命黯然饮泣。但在未来的路上,已经高扬的生命之旗将永远不落。

  撕心裂肺的

  三分钟

  ——祭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

  老牛观花

  三分钟

  空气凝固

  山河伫立

  志哀

  向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

  三分钟

  汽笛长鸣

  行人止步

  痛悼

  没来及挥手而去的亲人

  三分钟

  感受悲怆

  碰撞心灵

  抚慰

  一个个冰冷的冤魂

  三分钟

  品味人生

  重塑信念

  演绎

  感天动地的悲壮

  三分钟

  长城巍峨

  华夏坚强

  永远

  屹立在世界东方

  13亿人的哭声 怎能不感天动地

  司马平邦

  13亿人的哭声同时爆发,我不相信这哀声就不能感天动地。

  那些罹难于大地震中的数万同胞,他们是不幸者,我们是有幸者,生而有幸和死而不幸,灰飞烟灭只在一转眼之间,天人永隔却成绝然。我们要使劲全身的力气,哭,送他们上路,但愿他们在我们的痛哭里能开启一条通往那个世界的平安之路。

  为什么,只有在这样的哀痛之日,我才能了悟同胞骨肉的怜惜。

  为什么,只有在这样的哀痛之时,我才能了悟人生倏忽的深切。

  我能说什么呢?

  感谢你,如我一样哀痛但一直坚强着的所有同胞;

  感谢你,我们两位人民领袖,和你们鬓边突然增生的许多白发;

  感谢你,我的祖国,你的名字那么伟大,那么让人爱。

  我相信,那半降的红旗,那嘶哑的鸣笛,将使所有中国人的内心从一场巨痛中渐渐醒来,我们抓狂的世界也可以渐渐获得平静。人是最重要的,有人就有一切,每一个生命都应得到和都能得到尊重,每个生命的故事都应得到和都能得到讲述。一切的纷争,一切的不同,都将在这举国焕发的人性巨力前消失于无形。

  大灾难不知何时得以解脱,但它终将过去。我相信,我的国家,正在感动和悲痛中走向强大。而她的努力,我透过泪水模糊的视线可以越看越清楚。

  下半旗的国旗更加美丽

  张天蔚

  汽笛为亡灵而鸣,国旗为平民而降,天地为中国而伤。这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为自然灾难中的亡灵设立全国哀悼日,也是首次为遇难平民降旗志哀。沿途看到低垂的国旗,深深地感受到一种人之为人的尊严:为死难的平民下半旗,国旗因此而更加美丽!

  那些遇难前没有来得及留下只言片语,甚至死后都可能无法一一核实其身份和姓名,无法得到一块独立墓碑的数万亡灵,得到共和国以最高礼遇致以的敬意,接受全国人民发自内心最深切的哀悼。

  从灾难降临的那一刻起,抢救生命就成为抗震救灾行动的最高原则。从国家最高指挥中枢发出的每一道命令,都贯彻着同一个主题:生命,生命,生命!无论是逼近极限的近百公里徒步突进,还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强行空降,或是对每一点生命迹象永不言弃的搜索救援,对生命的执着救助,已经成为集结到灾区的十余万救援大军的最高命令和信念。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在这样的命令和信念中得到凸显,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这样的救援行动中得到落实。

  天地无情,总有些自然灾害来得猝不及防,即使生者尽到最大努力,也还是会有无辜者在无情的天灾中失去最宝贵的生命。逝者已去,鲜活而宝贵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以最庄重的仪式寄托我们的哀思,就成为生者对逝者最后的致意和追念。当全国的汽笛在5月19日14时28分那一刻同时鸣响时,希望数万亡灵能在天堂里感受到这一份深情。

  数万生命,在骤然而至的天摇地动中被掩埋,在无情的重压下被瞬间夺去生命,或在不辨日夜的漫长等待和顽强坚持中,渐渐堕入再无尽头的黑暗之中。尽管他们生前死后都可能寂寂无名,但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共和国的公民,是这块积淀着苦难,更充满着希望的土地的主人,他们更是在这次灾难中付出最惨烈代价,承受着最深切苦难的捐躯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数万亡灵,皆为国殇。共和国的旗帜为他们而降,既是向他们的志哀,更是向他们致敬。

  网络编辑:甘健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