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进城瓜农,家在车上奔劳在路上(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08:35  兰州晨报

  “这个账明摆着,”张益福掐着指头分析,加上气候条件和距离兰州便利的条件,大面积地种植西瓜,成了皋兰大部分乡镇农民的选择。

  7月24日晚上,张连勤和儿子从定西南路的巷道里又转移到了和政路附近,他正在处理剩下的百十来斤小瓜。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同乡张益福也和妻子开着三马子来到这里,他俩都是皋兰当地的老瓜农了。十八九岁的时候,张益福和父亲曾经拉着平板车,徒步从忠和镇到兰州市区卖瓜。

  白天,张益福和妻子在铁二小附近街头卖瓜,在炽热的阳光中暴晒了一天,晚上凉爽的天气让他感觉轻松了许多,而不少过往的顾客,都能让他黝黑的脸庞舒展许多。

  自然条件决定着山区农民的命运。张益福和皋兰不少农民一样,对土地价值的开发琢磨了数十年,在种植小麦、胡麻和西瓜的选择中,对后者的利益追求和勤勉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山区瓜地铺设着厚厚一层沙石保墒,一亩地购买沙石,需要1万元上下。虽然自己在山上掏挖沙石能省一大笔开支,但伴随着的却是沙洞坍塌的危险,面对购买沙石昂贵的成本,许多瓜农仍然选择了后者。油渣肥料涨价后,张益福选择了鸡粪,一农用车500元,从西固鸡场拉到家中,吃饲料的鸡粪,营养“好得很”。他认为,就是成本再大,种瓜还是比种小麦强得多,雨水跟上的年份,一亩地能产2000到2500公斤西瓜,毛收入在2500元到3000元,而1亩山地小麦仅能收两三百公斤,毛利500多元。

  “这个账明摆着,”张益福掐着指头分析,加上气候条件和距离兰州近,大面积种植西瓜成了皋兰大部分乡镇农民的选择。

  一个多小时后,张连勤卖完瓜,带着儿子回家了,张益福嘱咐他路上小心。

  24日晚11时,人流逐渐稀少,张益福抽着烟,转眼一看,妻子靠着驾驶座位蜷曲着睡着了,“一天很累,晚上又睡不好,女人家支撑不住!”这时,记者注意到,靠近驾驶位置的车边上挂着袋装的三样东西,分装着帐篷、衣服和被子,他指着绑在车身两侧的红色纤维毯子说,“晚上打开放平,我们俩一边睡一个。”而周围的其它农用瓜车,“装束”和老张的差不多。

  “该收摊了,我倒一杯水去”,老张指着旁边的阳光招待所说,这儿的老板很不错,“卖瓜的都免费喝他的开水,从来不为难我们。”

  夫妻俩离开天水路时,已是晚11时20分,当天卖不完瓜的老乡,都在定西路一支路街头过夜,晚上12时前,大家都要赶回去。

  “不远,你走着过去,我们在那儿见面!”记者去他们夜宿的地方探访,张益福挥着手说。

  又一个街头过夜开始了。达朝斌清点同村的瓜农。“人到齐了,我们就可以睡觉了!”达朝斌说着,困倦袭来,接连打着哈欠。

  定西路一支路南端,周边所有店铺关闭,深夜的街面空旷寂静,昏黄的路灯下,几个人影在装载西瓜的一排农用车跟前晃动。

  “你尕爹回来没有?”坐在地面一张木板床上的达朝斌大声询问。“没有!”应答声从瓜车另一头传来。

  又一个街头过夜开始了。达朝斌清点同村的瓜农,“人到齐了,我们就可以睡觉了!”达朝斌说着,困倦袭来,接连打着哈欠。“卖完的回去继续拉瓜,没有卖完的就住在这里了,每天十一二辆车20多人。”

  此时,已有两个同乡瓜农在店铺前人行道上打着地铺躺着,也有的打开三马子两侧的车门睡在上面,像高架床,但大家都没有入睡。

  达朝斌和另外几个老乡白天来得迟,满车的西瓜没有出手多少,没法在车上睡觉,只有打地铺了。被褥已经铺好,他指着自己的床说,“这是今天一个好心人送的,睡着很舒服。”

  这时,张益福夫妻已经从和政路附近赶到这里,也打开车门收拾床铺。看到记者,他笑呵呵地说,“你走得比我的车还快啊!”

  从7月初至今,快一个月了,定西路一支路街头成了皋兰瓜农晚上聚集的场所,白天,他们各自分散到熟悉的地方去卖瓜。“在不影响交通的地方,还有其它乡的瓜农,也和我们一样聚在一起过夜。”达朝斌说,这儿基本都是忠和镇他们附近几个村庄的同乡。

  决定他们这样聚在一起过夜的原因,可以追溯到过去无数个艰辛和为安全焦虑的日子。张益福曾经在和政路附近的工商银行门口睡过,老达指着身后店铺走廊,“这儿我睡过好多次。”过去他们晚上过夜相对分散,但去年一次,一位同乡一辆崭新的三马子和一车西瓜被人深夜“推走”,更早的时候,也曾经发生过半夜瓜钱被抢的事,尽管现在治安好多了,但他们仍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2000年以前,卖西瓜用不了一天,当天返回,安全轻松,但后来情况似乎一年比一年严峻。“路越来越好,农用车也多了,靖远、会宁等地的瓜农也把西瓜拉到兰州出售。”达朝斌说,瓜多了,现在一车西瓜两三天才能卖完。

  这是大前提,诸如不能进入小区、熟悉的老客户搬家流失等等,这些局部性的出售环节变化同样改变着他们往日的“生态圈”。

  种种因素,造成了不得已的街头过夜,定西路一支路的店铺周围,附近的人他们比较熟悉,南边巷道又是团结新村派出所,今年西瓜上市前,达朝斌他们就商量好,决定选择这个地方集体过夜。

  “你看,车一辆紧挨一辆,靠在一起比较安全!”他们吸取了过去的教训,晚上,还有人巡夜,张益福说,“人多力量大,互相照应,感觉踏实多了!”

  7月25日零时20分,最后一辆同乡瓜车从红山根赶回后,达朝斌他们才踏实入睡。

  微风一直在持续,达朝斌庆幸,“今晚到现在没有一个蚊子。”前一天晚上后半夜,达朝斌一直打蚊子,“盯得生疼,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声音脆响,越打越清醒,之后,清洁工扫马路的声音由远处传来……

  那一夜,达朝斌只睡了两个多小时。前一页

[上一页] [1] [2]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