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玛曲草原,两户牧民的生活写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9日10:29  兰州晨报

  黄河从青海玉树发源,流入甘肃玛曲县,并在玛曲境内拐了一个长约433公里的弯,称作黄河首曲,从而形成乔科曼日玛湿地。1万多平方公里水草丰美的玛曲草原自汉代以来就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著称,被称作“亚洲第一天然优质牧场”。

  如今的玛曲县依旧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纯牧业县,人口4.5万多人,其中牧业人口占82.47%。

  草原的载畜量在迅速增加。2004年,玛曲草原上放养着马牛羊共63万头(只、匹);2006年各类牲畜存栏达到78.18万头(只、匹);2007年,这个数字被改写为82.11万。有的牧民在草原上无节制地扩大牛羊的数量,而有的牧民已经尝到沙逼人退的苦楚。

  一个殷实的牧民家庭

  14岁的纳木措马上要升到小学六年级了,她已经是全家人中学历最高的一员,并且常年在玛曲县城上学,“见多识广”,于是,停在黑色帐篷前的摩托车、拴在马柱子上的带着灰色圈纹的健马都成了她一个人专用的坐骑,她就像男孩子一样时常奔驰在草原上。

  全家五口人,只有纳木措穿牛仔裤和T恤衫,其他的人都穿藏族传统服饰。纳木措能用汉语和别人熟练地交流,但是她却是一个不愿意多说话的小姑娘。在有外人来家里做客的时候,她总是低着头帮母亲干活,别人问她,她只是抿嘴一笑,然后低头走开。她的母亲今年39岁,常年的劳累使她走路的时候身体略向前倾。每天早晨三四点开始她就要挤牛奶,然后会把整日的时间用在火炉旁熬奶酪。中午的时候帐篷里异常闷热,再加上酥油浓郁而甜美的味道,引来成群的牛虻在帐篷里横冲直撞。纳木措就在火炉旁添置牛粪,晒干的牛粪堆积在帐篷的一个角落里,形成一座小山。

  下午4点钟,纳木措斜拉着马鞍走向马儿,这匹饱受蚊虫叮咬的高头大马轻嘶一声,为即将到来的解脱而欢愉。

  这一片1200多亩的草场全部属于纳木措家,今天,400多头牛在草场的东边食草。纳木措一拉缰绳,马儿挺直了脖子飞一般消失在山包后。

  她18岁的姐姐在三个小时前就到她们家冬季的房屋(当地牧民一般有夏季牧场和冬季牧场两块牧场,牧民在夏季牧场一般搭帐篷居住,在冬季牧场一般居住在土木结构的房屋中)去提水了。她的姐姐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住进了黑色大帐篷旁的白色小帐篷,期待着可心男士来访。按照当地风俗,到了结婚年龄的姑娘要住进白色的小帐篷中等待和挑选她们的丈夫;而现在,白帐篷中除了居住待婚的姑娘外,大都住着年轻的夫妇。

  这是一位美丽的姑娘,皮肤白皙,模样姣好。她赤足走在肥美的草原上,不必担心脚下的柔草会刺伤她的脚底———水草丰美的草原上不会生长刺人的杂草。她更不担心一个人在空旷的草原上会碰到其他的危险,因为在她的身后,不紧不慢地随着一只巨大的藏狗,这只黄色的大狗好像在草原上闲逛,但是就连草原上的狼都知道,有这只狗跟着,它的主人和这一片草场就不容侵犯。

  从她们家的夏季帐篷到冬季土房有五六公里的直线距离,她一个来回需要半天的时间。她不着急,因为她有的是时间。在未来的两年中,她只有一件事情可做,就是等待倾慕她的男士来临。

  即使在陌生的外人面前,她也举止得当,举手投足之间没有一丝羞涩,这和草原上大多数容易害羞的姑娘有所不同。这位美丽的少女总认为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即将在这片全亚洲最美丽的草原上上演。

  她的母亲对招婿充满了期待和信心。在这里,有实力的家庭才会选择招婿,他们认为这样女儿才不会受到对方的欺负,另外,即使不满意也可以离婚,招婿对女儿的幸福很重要。

  她们的确拥有一个殷实的家庭。仅去年,就卖掉了400多只欧拉羊———2007年,一只欧拉羊能卖到1500元。

  纳木措还有一个17岁的哥哥,到寺院里当喇嘛去了。

  这依旧是2008年8月的一个普通午后,纳木措的母亲从帐篷里出来,坐在草地上向远处观望,她要休息一阵。她的左前方,是一片漫无边际的湿地,这是乔科曼日玛湿地的最北边,近年的雨水少,她们家牧场范围的这一块湿地已经干涸,留下了无数半平方米大小的土墩,土墩上长满了鹅冠草———鹅冠草是草原上最优质的牧草,象征着草原的丰美。

  一头庞大的牦牛卧在鹅冠草中。这是她们家的一头被遗弃的牦牛,它已经很老了,在等待死亡的来临,它将面对的或者是黑暗中闪烁的狼的眼睛,或者是漫长而寂寞的死亡等待。有人经过,老牛挣扎着站起来,却不能迈动半步,就在它起身的一瞬间,从它黑色的皮毛上腾起几千只牛虻,青烟一般升起,而当它再次匍匐下来的时候,这股“青烟”再次附着在它的身上。

  在纳木措母亲的右前方,是一座近百米高的山包。大约在30年前,她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山包上就有了沙的踪迹。只是那时候的沙包只有现在的一半大小。而她的爷爷告诉她,在他的时代,这个山头上还没有沙。

  这位39岁的藏族妇女懂得草原的休养生息。她小时候,牛羊都属于集体,远远少于现在的牛羊数量。那时候,大人是不容许她们进入湿地的———经常有牛羊掉进去淹死,有时候也有人。并且那时候的鹅冠草等优质的牧草到处可见,高度能达到70厘米。

  而现在,一切都成了回忆。她们不再限制孩子到周围的湿地去玩,因为那里的土硬到硌脚生疼的地步。而草场上最好的草最高也就20多厘米,甚至在她们家帐篷周围,几乎成了无草的黑土滩,那里,每100平方米分布着2000多个老鼠洞。

  “降雨量小于蒸发量,过牧严重,导致湿地退化、鼠害猖獗、沙化扩散。”7月28日启动的黄河首曲沙化科考队队长、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徐先英博士认为。

  羊对草原的破坏也很大,这一点,终年以放牧为生的纳木措的父母深知。当地的羊品种为欧拉羊,喜欢刨食草根,并且三只欧拉羊的食草量能赶上一头大型的牦牛。如何取舍成了他们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7年,羊肉价格猛涨,纳木措的母亲经过一番思量,最终将所拥有的400多只羊全部卖了出去。

  虽然没有了羊群,剩下的400多头牛完全能够支撑纳木措家一年的支出,一年收入几万块钱还不成什么问题。据玛曲县畜牧林业局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近年,玛曲县牧民的家庭收入年均能达到10万元人民币。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T恤 T恤衫[1]

 [1] [2] [下一页]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