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震摧不垮同胞情:玉树各族群众在灾难中守望相助

  青海新闻网讯 18日,玉树地震4个小时前出生的女婴安静地躺在解放军536医院救灾帐篷里,衣服和尿布是医护人员用柔软的毛巾做成的。护士每一两个小时会给她喂水、喂奶。地震中,这名婴儿失去了母亲,父亲因重伤被送往外地治疗。

  但她得到了更多的母爱。16日,姑姑巴藏把身体冰冷、严重脱水的女婴送到随部队驻扎在结古镇中心格萨尔广场的护士长任玲手中。来不及揉拭湿润的眼睛,任玲把小宝宝轻轻地抱在怀里,用身体温暖这个弱小的生命。

  大家给女婴找来了袋装牛奶。任玲喂奶前,喜欢贴着宝宝的耳朵轻轻说:“宝宝,不哭!你最坚强,你要快快长大,长大后你要建设更漂亮的家!”

  看着将孩子拥在怀里的任玲,巴藏几度流泪,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你就是孩子的母亲。”

  泪水源于感动,而非软弱。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以来,玉树没有停留在悲伤之中,面对大灾和死神,这个高原小城打响了顽强的生命争夺战。

  满目疮痍的灾区并非孤岛,连日来处处闪现着迷彩绿、黄色、橘红色的救援服、红色僧袍、白衣大褂和志愿者胸前的红绸带。一时间,玉树人不论男女老幼,各地语言、各种习俗融在一起,共克时艰。

  全力搜救生命仍是当务之急。在这场全民抗灾大考中,有一支由汉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等各族群众构成的160人的“农民工救援队”。18日,这支队伍已疲劳地搜救4天,但仍无意休战。

  队员成李军永远忘不了地震当天那名没救活的小伙子。大地震颤后,一座4层楼房塌成两层,废墟中传来了一名小伙子的呼救声。“坚持下去!”人们大声喊着,并用双手一点点地扒,可里面的声音却越来越微弱,成李军最终只看到一只苍白的手。

  “没能救活他,但是我们决心要救更多的人!”成李军说。从那时开始,他和工友们几乎一刻不停地在废墟中挖掘。“我们没有时间悲伤,每秒钟都很重要!”目前,他们已从废墟中救出41名幸存者。

  记者在玉树见到了23岁的重庆小伙杨阳,这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玉树分行的厨师,从4楼食堂逃生后徒手扒木梁、挖土块,从街对面倒塌的民居中救出7名群众。随后,他又背起一名身体极度虚弱的获救男子离开危险区。

  在安全的巴塘河滩,筋疲力尽的杨阳瘫坐在地上,看见两名妇女衣着单薄,在清晨的寒风中瑟瑟发抖,没有丝毫犹豫,杨阳脱下外套、拖鞋送给她们……

  “这次地震让我切身体会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主动为记者引路和翻译的27岁青年桑德才仁说。桑德才仁家里的房屋全部倒塌,地震中失去了两名亲人。

  “地震后,我们吃喝很困难,不少当地商人马上免费散发库房里的货物,我领了一箱方便面。”他说,“玉树这样偏远,海拔又高,但救援来得很快。现在全靠政府,多亏了全国各地的好心人。”

  玉树地处三江之源,大难时期,又成了爱心的方向。除了专业救援人员,日渐成熟的志愿者队伍也在向救灾一线集结。晋美索南、汤立勇、鲍成林、扎西旦周……各民族志愿者把自己的名字、手机号、QQ号,密密麻麻写满了6页纸。在玉树州体育场的一个角落,两张木桌、几把椅子、几张白纸、一支钢笔,加上写在包装纸板上的“报名处”,就成了数百名志愿者的集结地。

  在澳门工作的高树友已在灾区坚持了4天,嘴唇干裂,发着高烧。他和朋友当天在旅游时遭遇地震,幸运地逃过一劫后,他们爬上邻近的废墟投入紧张的搜救。

  目前,高树友与团委工作人员合作,专门招募组织志愿者。“到18日上午,来报名的志愿者已有四百多名,他们来自吉林、陕西、四川、广东等地。”他说。

  有的志愿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8日中午,在玉树地震中为抢救孤儿不幸遇难的香港义工黄福荣的遗体,在西宁机场搭机运往广州,随后再转至香港。

  就在黄福荣告别青藏高原的同时,又一批搭载救援人员和物资的飞机飞抵忙碌的西宁机场。在通往玉树的国道上,救援物资也在日夜兼程,生命通道不息。民族大爱以世界惊叹的速度涌向灾区。

  大难摧毁了人们的家园,却又让历经考验的同胞情更加牢固。互助,以同胞的名义!

  青海久美藏药药业有限公司的大夫旦正,率领二十多名医护人员在玉树州体育场内设立群众安置点,接待前来就诊的各地群众和武警战士。抵达玉树以来,他们已接治三千多名病人。

  旦正说:“他们帮助灾区抗震救灾,作为医护人员我们也要为他们服务,保护他们的健康,我们希望为每个人发一个挂在胸前的藏药包。”

  体育场的群众安置区,28岁的刘启青静静坐在帐篷门口,看着藏族邻居家的孩子们跳绳玩耍。她十年前从西宁到玉树经营餐馆,地震夺走了她的餐馆和财产。刘启青和丈夫在大地晃动中幸运地逃出房间,随周围的村民一起跑到山上的结古寺。刘启青笑着说:“丈夫正在参加抢险志愿队伍,每天都在搜救幸存者,很忙。但他不用担心我,我在这里生活还好。大家可以互相帮助。”

  谈及今后的生活,她说:“以后可能还在玉树做生意,毕竟这么多年跟藏族群众相处得很好了。”

转发此文至微博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