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书引路,成就老中医的经方奇缘

2014年06月25日04:10  大河报 收藏本文

  □记者韩聪聪文闫化庄摄影

  核心提示|周口魏氏医院,就是患血液病24年的李昕念念不忘的医院。在众多专家不看好中医治疗血液病的当下,这家中医专科医院到底有什么“灵丹妙药”?5月23日,记者来到周口,以求探个究竟。

  探访:春风引路,沙河岸边一郎中

  熟悉周口的人都知道,周口没有山,却有水,是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之地,在这里,延伸出周口的历史文化和文明。

  指路的老乡说,治疗血液病的周口魏氏医院,在沙河桥北岸。

  汽车刚到沙河桥上,就看到一排三层楼上“魏氏医院”四个大字,尽管“藏”在琳琅满目的广告牌中,却依然醒目。

  紧靠医院大门口的南边,是一间诊室。玻璃门内,端坐一老者,正给求医者诊脉。老者头发花白,却容光焕发。一旁商店的老板说,老者就是魏如庆,周口魏氏医院的院长,远近有名的血液病老中医。

  得知我们的来意,魏如庆笑笑,拿出手机,“这是李昕父亲前两天给我发的信息,他们去杭州度假,老李还做了一首诗。”

  屏幕上,记者看到李昕父母、丈夫和女儿的照片,还有一首诗——《西溪湿地一游》,“悦椿山庄春入夏,夜雨骤停蛙声大。西溪湿地不思归,江南美景诗入画”。

  魏如庆说的老李,就是李昕的父亲李振成。在魏如庆的印象中,李振成难得有这样的雅兴。从第一次接触李振成,直到女儿病情得到控制,他才觉得真正轻松不少。

  和魏如庆虽是初聊,因李昕的缘故,却变得熟悉和亲切许多。从1962年至今,魏如庆一直在治疗血液病的路上探索、创新,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

  临近中午,魏如庆要去病房转一圈,这是他从医多年的习惯。

  当天,在周口魏氏医院住院的病人有27名,从6岁到43岁不等。在病房,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床头所挂提示牌上的字有点触目惊心,让不了解的人为他们捏一把汗。

  再看病人,却与想象中完全不同,住院患者有人在大口地吃饭,有人和家人唠嗑,还有人在洗衣服,几个年轻的患者还计划着出去逛街。在病房,若不看谁在输液,真搞不清谁是病人。

  来到儿童病房,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超超,坐在床上却不安生,边输水边给照顾他的姥姥比划刚刚看过的动画片,逗得姥姥看着他一个劲儿地笑。

  姥姥告诉我们,外孙今年6岁,去年9月份不得劲,在郑州检查的,“去年10月来这住院了,再有一礼拜俺就能出院回家了。”

  病床对面,和超超同岁的泽泽一门儿心思地吃着饭,床头卡显示他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旁边陪护的妈妈在给家人通电话,说泽泽病情在慢慢好转。

  整个病房楼,病友们跟一家人似的,各楼层病房间串门儿说话儿,平静地交流着各自的病情。

  在魏氏医院,消除了记者对血液病本能的恐惧。

  “人都会生病,病了就治,对症下药,有啥可怕的。”魏如庆笑着,下楼的脚步铿锵有力。

  回忆:中医世家,魏氏家族有良方

  魏如庆今年72岁,从他往上查四辈儿,都是郎中。但在他之前,却没人涉足血液病。魏家的祖传秘方,对喉疾和麻疹有良效。

  魏如庆的爷爷叫魏老东,在豫东是有名的老中医,据说曾给袁世凯治过病,袁世凯病愈后,送他一块大匾——“医冠中州”。

  “后来那块匾意外地烧毁了。”魏如庆说,自家的祖传药方医治了众多乡亲,也让父辈收获了十里八乡的声誉。

  魏如庆自豪地数着家珍:俺爷30岁行医,他的老师非常厉害,经常进宫给大臣们看病。俺爷每天能看几十个病人,经常是这村的病人还没看完,那村的就在外排队等着。

  “过去条件差,乡亲们不管有大病小疾都来找我们。”魏如庆说,从普通的感冒发烧到疑难杂症,乡亲们都会来向他们求助。

  四岁时,爷爷去世,魏如庆的医术受到父亲和二大爷(周口方言,叔叔的意思)的影响。耳濡目染,16岁时,魏如庆已开始号脉抓药。

  除了父辈的影响,魏如庆的医术还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叫巴增周,也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1962年,巴

  增周的儿子意外去世,他罹患眼疾。因是老乡,看巴增周生活艰难,20岁的魏如庆常去家里帮忙。

  觉得魏如庆德仁皆备、孺子可教,巴增周就送他一本线装古书——《石室秘录》。

  魏如庆回忆,巴增周只告诉他认真研读,古书或许对他有帮助。没想到,因为这本书,他的人生发生巨变,甚至影响他的后世。

  记者查询资料获知,《石室秘录》为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编著。《石室秘录》是中医古籍中唯一一部以治法为主要内容的著作,内容阐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100种左右疾病的治疗,是中医古籍中理论联系实际、理法方药俱备的治法专著。

  魏如庆看书时发现,《石室秘录》对中医基础理论,特别是阴阳互根、五行生克制化、五脏相关、气血相关、命门相火等学说都有精辟的论述,“书中说偏治者,乃一偏之治法。譬如人病心痛,不治心而偏治肝;譬如病在上而偏治下;病在右而偏治左;病在四肢手足,而偏治腹心也。也就是说治病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从身体的整个系统来考虑。”

  转折:石室秘录,血症问路叩仲门

  这本《石室秘录》,与魏如庆的生活和医术,真的交叉了。

  1962年底,魏如庆在周口郸城朱小集大队行医,同大队60岁的老太太段王氏找到他求诊。

  当时的段王氏鼻黏膜、牙龈出血,身上出现多处紫斑。在找魏如庆之前,她曾去郸城公社县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这种病为疑难症,不仅国内可能治不了,国外恐怕也没有好招儿。

  回家后,段王氏儿子不甘心,带着老太太找到魏如庆,“魏大夫,人家都不给俺娘治,你看着给俺娘瞧瞧吧,实在治不好也不怪你。”

  看到老太太的情况,魏如庆之前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病症,但医者仁心,他安慰一番,让老人先回家休息,第二天再来。

  老人走后,魏如庆开始琢磨这到底是啥病,看上去跟自己拿手的喉疾和麻疹相距甚远。

  苦思冥想中,猛然冒出俩字儿——“血治”。这是魏如庆看《石室秘录》时出现的两个字。老人患的病是否就是“血治”呢?魏如庆翻出《石室秘录》,逐字逐句查书中记述“血治”的部分。

  “天师曰:血治者,乃血病,不肯归经,或上或下,或四肢皮毛出血者。腑内行于筋骨,上行于头目两手,下行于二便两足……标出于毛孔、流出于齿缝……”

  老太太的症状,不就是书中描述的吗?《石室秘录》中讲道,血治者要先止血,后调理。比葫芦画瓢,魏如庆试着给老太太开出药方,用熟地、玄参、丹皮、泽泻、茜草、栀子、毛根、甘草等熬成药,每日饮用两次。

  段王氏的儿子按照魏如庆的药方,尽心尽力照顾老人,虔诚地熬药,慢慢地,段王氏身上的紫斑逐渐消退,牙龈也不再出血。四个月后,一如常人!

  直到1998年,96岁的段王氏无疾而终,再没犯过这样的病。

  事实上,医治段王氏启迪了魏如庆,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并医治血液病患者。

  但此时的他,对血液病只是懵懵懂懂,没啥概念。

  “那个年代,通讯、交通都不发达,段王氏是我在20岁才遇到第一例血液病患者,要不是《石室秘录》,我不知道该咋办,也没能力去帮助她。”魏如庆回忆。

  (未完待续)

  温馨小贴士>

  有咨询血液病相关知识和周口魏氏医院治疗血液病相关问题者,可拨打24小时电话:(0394)8586048,13523699481

  (原标题:医书引路,成就老中医的经方奇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邓小平唯一孙子主动下基层兼任镇书记
  • 体育内马尔两球巴西4-1出线战智利 西班牙3-0
  • 娱乐李小冉晒牵手照承认结婚 否认怀孕:误会
  • 财经奥神幕后老板富豪李苏去世一年仍未下葬
  • 科技策划 | 脸萌爆红背后:被称月抛产品
  • 博客纪连海:82年高考得高分却没人录取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河南替考谜团:考生称苦读不如找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