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击落了马航MH17

2014年07月22日06:59  法制日报 收藏本文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朱冬传

  基辅时间7月17日16时20分,马航MH17航班在距离俄罗斯边境约50公里的乌境内托列兹市矿工区的格拉博沃村坠毁,机上283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全部罹难。

  目前对飞机坠毁有三个版本的说法:被导弹击落、技术故障、劫机恐怖行为。但最为普遍的看法是,飞机是被地对空导弹击落的,俄罗斯和美国在这点上有共识。乌克兰空中管制局局长德·巴比依丘克称,失事时,没有接到任何故障报告。飞机从雷达屏消失时是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管控区。从马航在荷兰机场检索的信息来看,也没有任何恐怖分子可能混入机内的情报,所以,飞机被击落的可能性似乎最大。如果是这样,那么,谁是元凶呢?对此,截至目前,乌克兰危机相关方仍各执一词。

  乌克兰政府:

  怀疑乌民间武装及俄罗斯

  乌克兰政府认为,空难是俄罗斯支持的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或俄罗斯所为。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7月17日称,这已经是乌克兰东部地区第三次发生飞机坠毁悲剧,近几天,乌政府军的安26、苏—25飞机都被从俄方发射的炮弹击落,所以,马航飞机也有可能是被后者击落。

  乌克兰内务部长顾问安·格拉先科称,马航飞机是被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击落。有人记录了山毛榉装备被从托列兹转运到斯列日洛耶。乌国家安全委员会也持这样的看法。

  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表示,乌在事发地并没有采取任何打击空中目标的军事行动。事发当晚,乌克兰国家安全总局还公布了其截获的“击落民航飞机的现场通话电话录音”,录音中包含“一名乌东部民间武装分子向一名俄军军官报告击落飞机的内容”。

  乌民间武装:

  “从技术上不可能是我们所为”

  在7月17日16时50分(基辅时间),“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伊·吉尔金在VK社交网站上曾称,他们成功击落了一架乌军飞机。稍晚些时候,这段文字被删除。吉尔金后来在网页上宣称:“我们的武器只能攻击4000米以下的飞机,(马航事件)从技术上来讲不可能是我们的民兵所为。在2001年4月乌军曾击落一架从新西伯利亚飞往特拉维夫的图—154民航,造成78人死亡。在铁的证据下,最后乌克兰只得承认此事。”据此,吉尔金认为,马航事件也可能是乌军所为。

  为了“表明诚意”,“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总理”亚·博洛达依7月18日还宣布单方停火数天,以利于事件的调查,但基辅方面没有回应。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代表说,自基辅恢复并加强武装进攻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从7月初开始已不可能成为民航飞行空间,因为在顿涅茨克机场的战斗中,指挥通讯塔被炸毁。但乌空中管制局局长德·巴比依丘克说,7月8日该局宣布,为了保障飞行安全,正式关闭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上空高度为7900米以下的空域,但马航飞机飞行高度为10600米,这是过境国际航班被允许的飞行高度。

  俄罗斯政府:

  乌方录音系剪辑拼凑而成

  7月17日事发当天,普京结束对拉美四国访问回到莫斯科,并连夜召开会议。他指出,如果乌东部地区这片土地有和平,如果基辅当局没有恢复军事行动,这一悲剧就不可能发生。在当天晚上,普京还第一时间就马航民航飞机坠毁一事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德国总理默克尔等通话。

  18日,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称,不相信乌基辅当局没有使用战斗机或是防空导弹对空中目标射击,并称将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并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

  俄国防部发言人指出,乌军在顿涅茨克的西北地区部署有第156导弹团,并有27个M1山毛榉导弹装置,可发现160公里深处的空中目标,并可对30公里范围的高空目标进行打击。同时载有各种导弹的乌空军战斗机时常在顿涅茨克上空执行任务,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不过该发言人也称,这并不能作为事实证据,仍需要其他资料的佐证和全面、仔细、客观的国际调查。

  同时,这位发言人表示,俄罗斯在17日没有启用顿涅茨克边境区域防空系统,也没有军机起飞。20日,俄罗斯声学专家针对乌提供的录音证据进行分析后指出,该录音系“剪辑拼凑而成的粗糙作品”。

  (原标题:究竟是谁击落了马航MH17)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谭力年近50离婚迎娶主播并提成县委领导
  • 体育国安核心伤2个半月 粤媒:迪亚曼蒂该罚
  • 娱乐曝文章马伊琍现身美国赌场:一直在输钱
  • 财经地方积极救楼市:土地收入占全国财政1/3
  • 科技[第一线] 洛杉矶硅滩:比基尼与创业
  • 博客罗援:中国不能让日本把持话语霸权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医学专业难见“医二代” 医生不愿再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