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内3名走失者通过网络与家人团聚 警方提醒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本报讯 (记者陈家源 通讯员温庆祥、梁晓琦)近日,一则19岁女孩小蓉在桂城百花广场与男友吃饭后,突然独自离去并与一陌生男子离开,随后失联的帖子在微信上得以广泛转发并在17日下午在千灯湖找到小蓉。类似的案例在近一周内有三例,网络成为寻亲的“主战场”,对此警方提醒,市民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案例一:
少女用餐后失联
前段时间,不少网友在朋友圈上转发一则寻人启事,主角是湖南衡阳女孩小蓉,与男朋友颜某到南海桂城百花时代广场肯德基吃完东西后,在颜某买单时,女孩率先走出肯德基,后与一陌生男子离开,随后几天完全失联。
记者随后联系到小蓉父亲冯先生,他告诉记者,她听力有障碍,胆子小,平时很少说话,也从未单独出过门。冯先生提供的肯德基店内视频显示,小蓉于当日15时36分41秒,小蓉走出肯德基2分钟后又出现在附近的监控视频下。视频显示,小蓉与一陌生男子一同离开,刚开始两人还挨得很近。事发后冯先生立即报警。
网友看到这一寻人启事后,均心系小蓉安危,纷纷转发支援。8月17日,在小蓉失踪一周后,终于传来好消息。一市民在千灯湖附近发现一女孩长相与小蓉相似,便立即拨打寻人启事上小蓉父亲的电话。待冯先生匆匆赶到现场一认,此人正是小蓉!
案例二:
微信帮助走失小候鸟回家
另一起走失事件则发生在大沥。8月13日晚上8时许,民警接报称大沥城南广场建行路段有两名小女孩徘徊,民警了解发现,两名女孩均不到10岁,刚到大沥便与家人走失,也无法说出家人的情况,民警便将他们带回警务区。
岂料两个小女孩情绪不稳定,一直在哭泣,不肯言语。值班民警便通过微信平台帮他们寻找家人。次日,睡醒的两个小女孩情绪相对稳定,于是民警立即抓住机会询问。经了解,一名女孩9岁,自称来自贵州,叫“刘某怡”,另一名女孩6岁,叫“刘某欣”,两人是姐妹。此时微信平台上有市民认出,姐妹二人曾在城南市场附近出现过。
这时,内勤民警洪彩连发现,姐姐刘某怡记忆力很好,于是提出尝试带着她们重走她们经过的路线。很快,民警陈健勇与洪彩连带上小女孩,前往小女孩走失的地方。在兜兜转转了数条大街小巷后,终于在大沥的城南旅馆找到她们的住处。
原来,当日刘爸爸将两个女儿带到大沥后,当晚便将她俩送到外婆家,两个小女孩由于贪玩走出家门,渐渐的越走越远,以致迷路。其父一直以为两个女儿在外婆家,而外婆则以为两个孙女已回到父亲身边,直到次日中午才得知两个小女孩走失,刚想报案就看到民警将小孩送回来。
阿sir话你知:
寻人信息应及时删除
随着微信、微博成为普及率很高的社交工具,一旦有亲人走失,不少市民除了报警外,都会选择第一时间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上发布寻人启事,而这也常常能帮助走失者与家人团聚。
不过南海警方提醒,由于寻人启事中大多包含有走失人员姓名、年龄、特征及家属电话号码等诸多私人信息,容易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通过电信诈骗或其他手段实施犯罪。故警方提醒,一旦找回走失人员后,应尽快将网络上的寻人启事信息删除,以避免重要信息外泄。
(原标题:网络接力 他们都回家了)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