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实践

2014年10月17日03:39  解放日报 收藏本文

  ■新华社记者 王宇 林晖 刘羊旸

  10月17日,国家首个“扶贫日”。

  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节点回望,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开启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伟大实践,历史罕有;短短30余年让6.6亿人快速摆脱贫困,被誉为“中国奇迹”;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成就大部分来自中国,在世界减贫史上铸刻“中国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握全局、运筹帷幄,对扶贫开发事业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不断推动扶贫事业向前发展。

  人类社会史无前例的减贫实践

  ——党中央把贫困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作为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同时也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开拓者,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确定国家重点扶持区域和人口,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

  “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就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扶贫开发事业提升至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高度,制定了两个中长期减贫规划,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区域开发战略,推动扶贫工作向前发展。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战略政策体系,扶贫开发从专项扶贫为主转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从政府为主转向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我国大扶贫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推进扶贫开发,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亿万贫困群众“中国梦”的实现。

  “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在当前扶贫攻坚的历史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将扶贫开发提升到全新的战略高度。

  跟随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的脚步可以发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的20多次国内考察,7次涉及扶贫工作:阜平、定西、琼海、湘西、临沂、兰考、喀什……通过这张蜿蜒曲折的扶贫路线图,人们可以体会到习总书记对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

  “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短短六七年时间,但我国仍有8000多万贫困人口,时限紧、任务急,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在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看来,中国扶贫如今已进入冲刺阶段。面对紧迫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对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一系列战略部署:制定今年减少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宏伟目标; 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管理体制; 推进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改革考核机制,建立约束机制,完善退出机制;开启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等扶贫新思路。

  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在党中央部署推进下,我国实现6.6亿贫困人口大规模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经验”

  1978年,我国贫困人口为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0.7%。在西方世界眼中,社会主义中国一度是“贫穷”的代名词,社会主义中国的农村一度是地球上最落后的地方。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决策部署下,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年到2010年,参考国际扶贫标准,近半数中国人摆脱贫困;在我国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的背景下,到2013年,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8.5%。

  “65年来,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不仅使中国彻底抛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而且为人类战胜贫困、为发展中国家寻找发展道路提供了成功的实例。”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5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地说。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在谈及中国成功减贫给世界的启示时说,中国的努力是使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减少的最大因素。

  短短30余年,6亿多人摆脱贫困,被世界银行称之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这样的“中国奇迹”何以发生,成为全球减贫事业的历史之问。

  两次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连续10年在“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中推出一揽子减免税费增加投入的惠农之举、号令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贫困省区,为近亿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向12万个贫困村派出驻村工作队……“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人为本,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扶贫特征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一大创举。

  中国独特的减贫经验得到国际组织的高度肯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指出,中国将她的人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贫困中脱离了出来,“我们呼吁各国分享中国的减贫经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跨越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谱写中国扶贫开发历史新篇章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减贫成就世界瞩目,但党中央对我国贫困现状的认识依然格外清醒:到2013年底,按照国家扶贫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8249万。特别是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最是难啃的“硬骨头”。

  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扶贫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个基本保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这个治本之策;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

  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不断推出。今年起,一项举世罕见、规模浩大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近1亿扶贫对象、12万个贫困村将逐步建立起“专属档案”。

  “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当地干部群众,做好基础工作,关键是要做到情况明。

  针对一些地区以贫困为荣的不良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特别是考核机制,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2013年底,在党中央的部署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6项扶贫开发工作创新机制,排在首位的就是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

  从“解决温饱”到促进发展,缩小差距;从数次扶贫攻坚行动到“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的强音,中国人民与贫困的战斗逐步走向“决战”之势。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洪流,以创新鼓起扶贫攻坚的风帆,就一定能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谱写我国扶贫开发的历史新篇章!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原标题: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实践)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云南晋宁征地冲突:施工方4人被烧死
  • 体育NBA中国赛篮网加时胜 奥尼尔解说秀中文
  • 娱乐赶绝张柏芝!曝王菲预备再生女黏紧谢霆锋
  • 财经股份行认贷不认房政策落地 未见7折优惠
  • 科技揭秘成人用品电商创业圈:从情趣到兴趣
  • 博客杨雪:我与汤唯合作拍戏趣事(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周末国际教育嘉年华门票秒杀 国考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