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与中国

“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与中国

“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与中国

“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与中国

“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与中国

“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与中国

“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与中国

“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与中国

  “博弈论”大师

  约翰·纳什与中国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5月24日,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遭遇车祸身亡,享年86岁,同车去世的还有他82岁的妻子艾丽西亚。约翰·纳什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同时也是最富传奇性的数学家之一。与妻子携手相伴的岁月结束了,但纳什留下的理论仍旧出现在课本中,流传后世,影响世界。

  约翰·纳什在博弈论方面的成就广为人知,其均衡理论广泛影响着市场经济、计算、演化生物学、人工智能、会计、政策和军事理论。这位奥斯卡最佳影片《美丽心灵》的原型人物,因其在数学、经济学领域的天才造诣,以及从精神病痛折磨中走出来的传奇经历,受到全球瞩目。自2000年以来,约翰·纳什在15年时间里数度来到中国。

  对于纳什的离世,北京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张维迎25日亲笔悼念并表示,纳什为社会科学创造了全新的研究方法,贡献巨大。对纳什最好的纪念,是学会运用博弈论分析社会问题。张维迎在《博弈与社会》一书中称,纳什均衡是博弈论最重要、最一般化的均衡概念。它指的是这样一种组合:在组合中,给定其他参与人的战略,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改变自己的战略。换言之,构成纳什均衡的战略对每个人都是最优的。张维迎认为,纳什均衡对我们理解社会制度(包括法律、政策、社会规范等)非常重要。任何制度,只有构成一个纳什均衡,才能得到人们的自觉遵守。

  1

  传奇悲情故事

  被拍成好莱坞电影《美丽心灵》

  5月24日,约翰·纳什在美国新泽西州逝世。

  事发时,纳什刚刚在挪威领取了被视为数学界最高荣誉之一的阿贝尔奖,当天回到美国后,从机场返回新泽西州的家途中,夫妇俩乘坐的出租车失控,致使他们遇难。据当地警方描述,两人乘坐的出租车行驶在新泽西州的高速公路上,当时出租车试图超车,但是车体失去了控制,冲向防护栏,由于没系安全带,车上的这对老夫妇随即被甩到了车外,事后被确定当场死亡。

  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约翰·纳什1928年6月13日出生于美国。20多岁时就已有惊人的数学发现,却又在30岁时罹患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与病魔抗争30年,最终登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宝座。同样令人称奇的是,在得到学术认可之后,纳什又被罩上了好莱坞光环。纳什的故事在2001年被拍成好莱坞电影《美丽心灵》,该片在2002年第74届奥斯卡电影金像奖评比中获8项提名,并最终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4项大奖。此后,纳什变成了国际知名人士,甚至成了最有名的数学家。

  然而,纳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01年的那部电影对他的经历作了艺术加工。“这是一部制作得非常好的电影,而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我看过好几遍,不过,每次看的时候,我心里并不好受。但我还是认为这部电影有助于人们理解与尊重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另外,一点点的遗憾是,这部电影没有反映我30岁以前的生活,也没有反映我后半生的生活。”这是纳什对于以他作为原型的电影《美丽心灵》的评价。

  2

  “该生是个天才”

  纳什1928年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电子工程师,母亲是拉丁文教师。纳什从小就很孤僻,他宁愿钻在书堆里,也不愿出去和同龄的孩子玩耍。那时纳什的数学成绩并不出色,小学老师甚至常向他的家长抱怨纳什的数学有问题。纳什十分聪明,但他不是那种门门功课都得A的神童。他喜欢读书、下象棋、听音乐,“能用口哨吹出巴赫的所有曲子”。

  1945年,纳什进入卡内基工学院。他先选择了化学专业,后又转到数学系,只读了两年就拿到了学士学位。数学教授达芬记得,有一天,一个身材瘦长的小伙子来找他,说他解开了一道难题。达芬教授看了一眼那道题,不禁大吃一惊。原来那是一道有名的数学难题。他后来给纳什写的推荐信只有一句话:“该生是个天才。”

  1948年,纳什获奖学金到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普大当时人才济济,名家荟萃,堪称世界科学和数学研究中心。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理论基础的数学大师约翰·纽曼等都在这里任教。后者对纳什的帮助很大。

  纳什来到普大不久就表现出了他的才能,他发明了一种用六角瓷砖来打记号玩耍的游戏,一时风靡全校。这游戏后来就被大家命名为“纳什”。 纳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论文是他到普林斯顿的第二年完成的。“博弈论”的理论当时刚刚建立。纳什导师纽曼教授的贡献是关于纯粹竞争的理论,也就是在竞争中一方所得必为对方所失。纳什通过研究证明,在竞争中,还存在着双方都有所得的可能,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双赢”。

  3

  “纳什均衡”理论改变世界认知

  约翰·纳什创立的“纳什均衡”理论,有一个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博弈:两个小偷联手犯事被抓,警方将两人隔离审讯,政策是:若两人都坦白交赃,则证据确凿,均被判刑8年;若有一人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再加刑2年共判10年,而坦白者有功被减刑8年,立即释放;若两人都抵赖,则警方证据不足无法判偷窃罪,只能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各判1年。

  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因此都得到了被判8年的结局。这一案例反映了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纳什均衡”引出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会损人不利己。这一理论直接挑战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目的出发,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

  约翰·纳什证明,多人、非合作、有限策略的赛局都有至少一组平衡解。

  人生有时候就像一场博弈,充满意外与无常。在纳什热爱的数学、科学领域中,他留下了多个永世传颂的理论,约翰·纳什这个名字成为经济学和数学的一个名词,有纳什均衡、纳什谈判解、纳什程序等。

  在纳什之后,经济学家不再一门心思考虑不切实际的完全竞争市场模型,而是开始关注那些每个主体都需考虑对手行动的案例。他创造的“纳什均衡”概念,改变了我们对企业做广告或政府储备核武的看法。虽然这两项决定看上去可能都会造成浪费,但个体依然选择这么做,为的是应对他们脑海中对手将采取的行动。

  “约翰·纳什的‘纳什均衡’理论对于社会科学的意义,堪比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对于生物学的意义,”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罗杰·迈尔森说,“它是经济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4

  2002年,

  首次来到中国

  2002年8月14日,约翰·纳什等几十位学者来到青岛,参加由青岛大学承办的数学家大会,这是纳什首次来到中国。会议期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复,包括纳什在内的13位国际博弈论领域的顶级权威人士被聘为青岛大学名誉教授。

  青大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高红伟教授是会议的组织者之一,会议期间的三天时间里,一直陪在纳什身边。据他回忆,纳什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白净、清瘦甚至有些孱弱。“老人话不多,走路也不快”。

  高红伟说,约翰·纳什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人,经济上十分独立。在宴请他时,他还曾掏出信用卡想付自己的那份钱。高红伟回忆道,那是纳什来青岛第二天的晚宴,宴会正在进行当中,只见纳什从包里掏出一张信用卡,“他说自己在青岛已经免费吃了好几顿饭了,从来没有人找他收费,他觉得自己起码应该承担他和夫人的费用”。

  “他非常单纯,就像个孩子,但是到了讲台上讲起他的‘纳什均衡’,那种气势真是令人折服。”高红伟说,会议期间,纳什就他最擅长的博弈论进行演讲,并详细阐述了他创立的“纳什均衡”理论及新发现。高红伟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搞经济学的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都要涉及‘纳什均衡’理论,纳什可以说是该领域神一样的人物,看着纳什本人亲自讲授‘纳什均衡’,那种感觉真是享受。”

  纳什离开中国后,高红伟和他一直保持邮件联系。就在离开青岛返回美国的第二天,纳什给高红伟发来邮件,说青岛机场英文缩写QDA这几个字母的组合非常有意思,其中可能暗含着什么秘密。就在2014年4月15日纳什发给高红伟的最后一封邮件里,纳什提到他对香港一位博弈论学者最新论文的兴趣,称这一论文成果甚至可以解释当时发生在欧洲的冲突。 “他和我的邮件往来中,探讨的都不是学术问题,都是他平时的一些奇思妙想,我想可能正是这样开阔而跳跃的思维才让他创造出那么伟大的理论。”高红伟说。

  5

  把脉中国经济,

  认为中国汇率不应受外界干预

  2005年第八届北京科博会“中国经济高峰会”上,约翰·纳什与另外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詹姆斯·莫里斯共同对中国经济把脉。他曾表示,汇率问题如同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一样,都应该是中国自己决策的事情,不应该受到外来的干预和影响。

  当时,中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2004年,国内GDP增速为9.5%,2005年为10.2%,但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投资带来的煤电油运紧张,以及粮食价格变化引起的物价攀升。纳什在论坛中表达了对这一点的担忧,他说,中国经济的增长从短期来看是超过世界的,但是从长期来看,中国必须把自己的经济增长和世界的经济增长做一个平衡。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许会看到一些令人失望的现象出现。

  在高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与纳什有过简短会面。据媒体报道,那次会面中,周小川表示自己在很多年前就拜读过纳什的均衡理论,但并不是位好学生。这次交谈结束后,纳什称:“他(周小川)是一个经济学家,是一个处于改革浪尖上的人。”

  纳什在那届中国经济高峰会上的另一个观点是,中国汇率问题,如同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一样,不应受到外界的影响。

  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曾就汇率问题多次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2005年5月11日,时任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公开宣称,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并不会屈服于美国的压力。约翰·纳什赞同吴晓灵的这一观点,他表示,汇率问题,如同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一样,何时改变、如何改变都应该是中国自己决策的事情,不应该受到外来的干预和影响。他说,在中国,在汇率的制定方面,中国的决策仍然起到重大作用。

  2011年,纳什再度来到中国,参加当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北京论坛。这一次,他抛出了自己的“理想货币”理论。纳什认为世界需要创立一种新的理想货币。这种货币不会引起通货膨胀,而创造这种货币的机构应当是类似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者欧洲中央银行的功能,但前提是这种机构所在国的央行储蓄也应该由这种货币来定价。对于当时的中国,纳什表示,如果中国出手去救援正陷入欧债危机中的意大利,可能会产生一些有趣的后果,但这样的后果可能并不是理想的、科学的,不是依据经济学理论而产生的。

  朱绍杰

  (原标题:“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与中国)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苏荣口头禅暴露出什么?

苏荣说“叫纪委查你!”并不是说说如已,而是谁得罪了他,谁就真的可能被查。苏荣是省委书记,叫纪委查谁,纪委不可能不听,这是因为除了省纪委书记是中央任命,其他的省纪委领导都是省委任命,头顶上的帽子捏在他手上能不听吗?

拿什么拯救农民工养老?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数量已经逼近4700万,透支身体多年后,这群背井离乡的“爷爷辈”农民工必须要面对更为严重的生存问题——养老

别以“妖魔”心态对高考

这些口号不但夸张,也扭曲高考,让高考“妖魔化”失去人性,变为冷酷的竞技。每年这个时候,在社会舆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考生和家长都难免有焦虑和紧张情绪,也逐渐有把高考当“妖魔”的心态。

日本丈母娘没有对女婿的刚需

如果日本丈母娘“为了女儿”向女婿要房子车子,不仅会惊呆女婿,也会让女儿觉得母亲脑子出了问题:“我俩觉得没问题就可以了,你有什么发言权啊。”

  • 心理学家:我们为什么要归罪别人?
  • 乔志峰:到底是谁平均了我们的工资
  • 孙中山为何杀了唯一一位进士记者?
  • 中国哪几个地方的人口最会说话?
  • 《哆啦A梦:伴我同行》:我们都想静静
  • 决定爱情成败的12个餐桌礼仪
  • 土耳其两千年的温泉疗养中心(图)
  • 0